MONEY
empire
“從我一開始踏入NBA,我就已經是個商人了。”這是詹姆斯成為英超足球隊利物浦股東后的真言。在全世界所有運動員中,詹姆斯的確是一個優秀的商人,他清楚地明白身在這個并非單純的只有籃球的聯盟里,懂得經商是多么重要。不止在NBA,整個世界體育都是一個金錢構筑而成的商業帝國。
英國散文家查爾斯蘭姆曾說過,“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的一份護照;同時,它也能向我們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東西。”從社會發展進入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從來就沒有減少對金錢的追求。即使“錢不是萬能”的那句老話一直激勵著我們要為錢以外的東西而活,但是不要忘了在這句話后面人們還會加上“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在一切向“錢”看的當世,體育也已經無法和金錢斷開聯系。
現代奧林匹克創始人顧拜旦先生創立這個大型運動會的初衷僅僅是希望世界人民能因體育變得更加團結、和平。而起初各個運動的產生和各種聯盟的建立也沒有摻雜太多的金錢觀念。但是技術革命不但發展了社會,也發展了所有人對金錢的向往。聯賽組織、球隊、球員漸漸將金錢看得大于榮譽,勝負不再只是一種滿足,也成為了他們賺取更多鈔票最直接的方式。如今,世界上所有的體育聯盟中,越是有錢的球隊越容易獲得幸福感和榮譽感。同樣,工資高的球員也比那些普通球員過得更舒適。現在,體育中金錢的投入與成績聯系得過于緊密,“體育”這個原本只是為了強身健體的詞匯已經變了味道。拿到高薪的球員們在享受著球迷們支持的同時,還有花不盡的鈔票。我們很難定義那些因為金錢而獲得的幸福與榮譽是否值得我們追求。但金錢已經徹底改變了體育的一切。
30個運動收入高的運動員
英國倫敦奧運會有28個大項、302個小項,將全世界最優秀的各個項目的運動員聚集于此。在奧運會取得成績的運動員是不會在組委會得到獎金的,前三名戴著獎牌載譽回國已是無上的榮譽。但這些獲獎的運動員現在回國后都能獲得可觀的報酬,比如國家獎勵和廣告代言。在所有奧運會30個運動項目收入最高的運動員排行中,籃球的科比·布萊恩特位居榜首,他去年的年薪是25,244,000美元,但他的這一收入卻在所有體育項目中僅排在第五位。世界第一運動足球的最高收入是曼聯的魯尼,他去年的年薪為20,821,300美元,排在世界第六位。經統計,世界前十位收入最高的運動員中,只有三個出自奧運項目,除了籃球和足球外,剩下的一個就是網球選手德約科維奇(由于奧運會中的拳擊項目只允許非職業選手參加,所以收入位列第一的拳王帕奎奧不能參加奧運會),籃球、足球加上網球這三個項目在奧運會中的金牌數總共只有9枚,而在我們列出的世界收入最高的前30名運動員中,從事奧運項目的只有9人。這種現象真夠悲哀。
毫無疑問,優秀的拳擊手依然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員,梅威瑟可以憑借一場比賽的勝利就獨攬4000萬美元。在去年由于多進行了一場比賽而成為了世界上收入最高運動員的帕奎奧曾創造過更高的記錄。2008年12月7日,他在與德拉霍亞的比賽中獲勝,最終攔走了6500萬美元的獎金!而就連輸掉比賽的德拉霍亞也拿到了3500萬美元的獎金。一場比賽1億美元的總獎金也遠遠超過了1997年泰森與霍利菲爾德創造的6500萬美元總獎金的最高紀錄。但遺憾的是這些世界上最優秀的拳手都不能參加奧運會。
從這份世界最高運動員收入榜的排名中你可以看出,美國的確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在收入最高的前五位運動員中有三個來自美國的職業聯賽(NFL、MLB和NBA),而美式橄欖球和棒球都不是奧運會項目,僅僅在美國國內知名的查爾斯-約翰遜和羅德里格斯的年薪都達到或超過了3000萬美元。
令你感到意外的是,有許多運動項目也許你連它的比賽錄像都沒看過,但他們卻能拿到超高的收入。比如德國小伙海因茨,他只需要在一年里幾次坐在桌子前,利用手中的撲克牌和大腦,就能拿到887萬美元的獎金;飛鏢名將英國人菲爾-泰勒揮揮手臂也能拿到近94萬美元;凱文-范達姆只要在釣魚精英賽中悠哉地釣到比其他選手都重的魚,也能得到了70多萬美元。而肯尼亞人穆塔伊不停地參加各項馬拉松比賽,卻只在一年里得到88萬美元;馬來西亞人李宗偉不停地用各項賽事的冠軍保住羽毛球世界排名第一,也只是在上賽季拿到了26萬多美元;鐵人三項名將阿利斯泰爾一次次地挑戰自己的體力極限換來的只有一年16萬美元的獎金。
從事奧運會項目的運動員恐怕在短時間內都要承受著經歷更艱苦的訓練卻得不到可觀的報酬的現實,在這里并沒有對非奧運會項目的運動員獲得高額收入或獎金的懷疑或鄙視,他們能在所從事的項目中成為一年中的首富和佼佼者,背后必然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訓練的痛苦。只是與他們相比,其他項目的運動員或許并沒有得到與付出相適應的回報。
年薪最高的球隊,
談錢不傷感情這句話同樣適用于體育界,如果你能夠給球員足夠高的年薪的話,他們就能為你帶來高效的回報。
在世界球員年薪的較量中,NBA近幾年從來都不曾戰勝過其他職業聯賽,不可不談的因素是由于美國職業球隊的經濟實力在隨著美國經濟危機而逐漸下降。雖然我們看到近些年NBA的多支球隊還在用高額的年薪吸引大牌球員的加盟,但不論是熱火、尼克斯還是快艇,他們的年薪放在全世界范圍內與其他聯賽比較都是小巫見大巫的投資。只有傳統強隊湖人一直能穩定地停留在世界球隊年薪榜單的前10位,這也是許多NBA球員最希望來到洛杉磯的原因之一。這里不但是經濟、時尚之城,讓你享受不曾體驗到的曝光率,還能同時賺到比其他球隊更多的美金。
ESPN近期對全世界七種體育項目,10個國家,14個體育聯盟,278支職業球隊中的7925名職業運動員做出了最權威的球員平均年薪的調查,這其中足球聯賽的球隊占據了榜單前十中的7席,另外三支是NBA的湖人隊和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紐約洋基與費城人隊。這7925名運動員的年薪總額達到了驚人的157億美元。
惟一殺入排名前十的NBA球隊是湖人隊,而他們的座次也相對穩定,去年第四的他們今年排名第五。湖人隊的薪金總額雖然只有8789萬美元,僅排名世界第63位,但分攤到每個球員身上的平均年薪卻有627萬美元,比在NBA中排名第二的馬刺隊的平均年薪高出了82萬美元。而MLB的豪門紐約洋基隊排名的下降也客觀上證明了美國經濟危機對體育的影響,去年他們是榜單的第三位。雖然今年在薪金總額上以1.98億美元排名第二,但由于棒球的球員人數眾多,今年他們的平均年薪下滑到了第六位。
去年夏天NBA的勞資糾紛讓球員和球迷失去了16場常規賽,而老板們也紛紛表示他們一直在做著虧本的買賣,但實際上本賽季仍然有許多NBA球隊的老板加大了對球員年薪方面的投資。比如馬刺隊,他們去年在這份榜單中只列第43位,今年卻一步跨越到了第12位,平均年薪也達到了545萬美元。你不得不承認本賽季馬刺隊常規賽和季后賽成績的優越與球員年薪的增加有關。而蟬聯常規賽冠軍的公牛由于羅斯新簽下的大合同,也從去年的第42位上升到了第14位。擁有“三巨頭”的熱火在失去冠軍之后加大了引援的力度,今年平均年薪526萬美元的他們排在第17位,上升了41位。從這三支球隊排名的躥升再加上本賽季的表現,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他們的常規賽排名會名列前茅了。
另外,最直接的證明成績與金錢掛鉤的是奧蘭多魔術隊,上賽季他們的平均年薪排名高居全世界榜單的第五位,今年卻掉到了第28位,而本賽季的事實證明,魔術隊的成績也符合球員們所獲得的薪金水準。
當然,任何事物總會有例外,今年的NBA中不符合這個規律的球隊就是步行者隊,他們是30支球隊中球員平均年薪最低的,只有338萬美元,卻能在常規賽排名東部第三,在季后賽也殺入東部半決賽并給熱火制造了很大的麻煩。所以伯德獲得最佳總經理這個獎項也是實至名歸的。
在足球界,本世紀初當皇家馬德里揮金如土組建豪華的“銀河戰艦”的時候,他們幾乎成為了全民公敵。縱使齊達內、羅納爾多、菲戈和勞爾等人擁有眾多粉絲,也阻止不了其他球隊和球迷對他們的痛恨。但是成績是不爭的事實,你不得不承認豪門慷慨的散金攬星計劃成功了,而這也開啟了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各豪門之問的軍備競賽。就像我們的中超聯賽,廣東恒大的老板許家印小到每場幾百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大到幾千萬元的引援,讓恒大僅用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從甲級聯賽到中超聯賽冠軍的轉變,恒大的成功證明了金錢刺激法確實是最有效的動力。而在許家印的影響下,其他中超球隊也紛紛效仿,申花老板朱駿將阿內爾卡招致麾下,最近甚至要將剛剛在歐冠賽場上大放異彩的德羅巴收下,至此中超聯賽的外援競賽大到了高潮。還處于事業巔峰期的德羅巴若能降低身份在34歲的年紀就來到中超,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阿布拉莫維奇只愿意付給他10萬英鎊的周薪,而朱駿愿意把這個數字再乘以2甚至更多。
球員年薪的高低在足球界也決定了球隊成績的高低,國際米蘭和切爾西屬于其中成功的典型例子,尤其切爾西在阿布入主之后不停的進行大手筆的運作讓他們在幾年之內就拿遍了英倫的所有冠軍,今年又終于將大耳朵獎杯帶回了倫敦。俄羅斯人把一個負債累累的中游球隊用金錢把他們送上了歐洲之巔的高度,甚至成為了新的歐洲豪門。如此成功的經驗現在也被曼城效仿,不論你怎樣瞧不起他們這種用錢買成績的做法,但球隊歷史上的首座聯賽冠軍是不爭的事實,即使最后一輪的奪冠過程有些驚險。同樣,西甲聯賽的皇馬也屬于這一類,近幾年他們一直被巴薩踩在腳下,但是重金打造的新“銀河戰艦”加上“魔力鳥”穆里尼奧的到來終于讓他們在去年的國王杯和今年的聯賽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雖然巴塞羅那度過了一個讓人失望的賽季,而且在印象中他們似乎一直是在用自己培養出來的球員作為球隊的主干力量,而非用高額的轉會費得到某些優秀的球員,但或許會讓你感到意外的是,巴薩是個從不缺錢和吝嗇的球隊。也許正是因為他們自己的足球培養機制不停地在為成年隊輸送優秀的球員蒙蔽了你的雙眼。盡管梅西、哈維、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和普約爾等球員都是出自青訓練營,但是當他們成才之后,巴薩也必須用高額的薪金將其留在球隊,所以他們在轉會費的付出上從來不曾超過皇馬,但是在球員年薪的排行榜上,在最近幾年里一直壓制著宿敵。本賽季初,巴薩的薪水支出總額是2.17億美元,球員的平均年薪是870萬美元,差不多比排在第二名的皇馬高出了100萬美元。皇馬的平均年薪是780萬美元,薪水總額是1.95億美元。這兩支西甲豪門連續第二年蟬聯了這份榜單的頭兩名。英超擁有最慷慨的兩位老板的曼城和切爾西一躍躥升到第三、四位,尤其是曼城,他們去年的排名僅是第十位。
不過從總體上來說,各個聯賽球隊的好成績還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指望著像巴塞羅那一樣去從小培養球隊的人才早已不現實,如上所說,就連巴薩自己都要用高額的年薪留住那些優秀球員。這一點早在被稱為“兵工廠”的阿賈克斯那里就被證實過了。當然,在NBA的道理也是一樣。雖然年輕球員多數是通過選秀得來,但是在三年后,越是優秀的新秀越需要母隊用美元留下,你不能指望一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會為了一支只培養了他三年的球隊放棄利益而選擇忠誠,“大將軍”早就讓勇士隊吃過了苦頭,所以才有了“阿里納斯”條款。而本賽季如果沒有“羅斯條款”這項新規定,或是公牛隊不想給羅斯一份頂薪合同,那么即使是出生并成長在芝加哥的羅斯或許也會選擇離開家鄉。想要留住好球員取得好成績,就要用金錢把他們留下。體育聯賽本來就是由一幢幢生意組成的,這就是現實。
NBA球星的商業帝國
從上個世紀的“魔術師”約翰遜、喬丹,到如今的姚明、詹姆斯,這些在賽場上無所不能的球星在賽場之外也是呼風喚雨,球隊付給他們的年薪和商業廣告費不足以滿足他們對于利益的追求,在努力讓自己的球員生涯達到巔峰和一定高度的同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跨界進入商業圈進行發展,構筑著自己的商業帝國。喬丹是商業授權的楷模,他的品牌涉及球鞋、球衣、休閑服和正裝等多方面。否則喬老板如何能投資2.75億美元買下一支負債1.5億,年虧損3000萬的山貓隊。
說到姚明的投資,球迷們自然會聯想到“姚餐廳”。但事實上“姚餐廳”并不太賺錢。姚明最為成功的投資是北京合眾思壯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2010年上市的合眾思壯股票最高曾達到113元,而姚明作為該公司第5大股東,擁有67.5萬流通受限股。
“小皇帝”是少有的在球場上和商業領域都是個早熟的天才。西雅圖的運動餐廳、克利夫蘭的房地產、坎農戴爾自行車公司……他都有投資。而詹姆斯最為過人之處是建立了LRMR營銷公司,代理眾多NBA球員。去年成為利物浦小老板也有著附加收獲:LRMR公司和FSG體育集團公司成為了市場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