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頭不聚頭
終于,在時隔十年之后,兩個大西洋賽區的老鄰居于今年東部半決賽相遇了,這已經是他們在季后賽里第19次交手。
波士頓和費城都是美國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而這兩座城市也恰好擁有NBA里最具歷史意義的兩支球隊——波士頓凱爾特人和費城76人。凱爾特人和76人都是白1949年NBA建立就存在于聯盟的老牌球隊,前者更是在BAAl946年成立時的元年球隊。不過,費城76人當時既不在費城也不叫76人,它坐落在美國東北部的城市錫拉丘茲,擁有一個富于感染力的名字——民族。直到1963年,民族隊遷至費城,并將隊名改為76人。
凱爾特人和民族首次在季后賽中上演遭遇戰發生在1952—53賽季,那年常規賽東部賽區的競爭異常激烈,凱爾特人和民族均以一場之差落后于尼克斯,兩隊不得不加賽一場來決定誰是東部第二,結果民族以72比68取勝。
但到了在季后賽首輪,凱爾特人以2比0淘汰了民族,其中在波士頓花園舉行的第二戰,雙方共打了驚人的四次加時。這是一場足以載八史冊的比賽,鮑勃庫西得到了50分,其中的30分是通過罰球取得的(兩支球隊在整場比賽中加一起共有107次犯規),事實上這也是凱爾特人隊史上第一次取得系列賽勝利。
上世紀50年代,整個NBA聯盟只有十支左右球隊,所以同在一個分區的球隊,經常在季后賽碰面并不奇怪。凱爾特人和民族就是這樣,1953-54賽季他們再度于東部決賽碰面,這一次贏得勝利的是民族,但他們在總決賽上以3比4輸給明尼阿波利斯湖人,成為喬治麥肯時代湖人王朝最后一次奪屜的注腳。
1954—55賽季,NBA聯盟迎來偉大的變革,民族老板比阿桑尼用進攻24秒時限規則將走入困境的賽事從無休止的犯規中拯救出來,造就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職業籃球比賽。與此同時,麥肯的退役也宣告湖人王朝的結束,NBA權勢的天平開始向東部傾斜,事實上也就是倒向凱爾特人和民族。這一年東部決賽,民族3比1擊敗凱爾特人,接著在總決賽上擊敗韋恩堡活塞,隊史首度加冕總冠軍。
民族在隨后的1955—56賽季因為核心球員受傷等因素陷入了困境,常規賽上他們和尼克斯同為35勝37負在東區墊底,依靠加賽民族以82比77擊敗尼克斯,這才勉強擠進季后賽。他們在季后賽首輪再次遇到凱爾特人,在波士頓王朝呼之欲出之前,民族又一次取得了勝利,但隨后他們就輸給勇士。
1956—57賽季對于凱爾特人具有特殊意義,它標志著一個劃時代王朝的開始。這支球隊原本已經擁有鮑勃·庫西和比爾·沙曼這樣偉大的傳球手和得分手,新秀比爾拉塞爾和湯姆·海恩索恩的加盟又為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防守、籃板和蓋帽。凱爾特人在隨后的13年中11次奪冠,創建了職業體育史上最偉大的綠軍神話,對此民族只有忍耐和旁觀。其中有三年(1957、1959和1961年),民族都在季后賽上充當了凱爾特人王朝的鋪路石。
1963年春天,兩位費城商人科洛斯洛夫和理查曼從比阿桑尼手中購得民族隊。同年5月22日,NBA批準民族遷至費城。為了挑選一個合適的新隊名,俱樂部向球迷們發起公開征集活動,最終一位名叫斯塔伯格的新澤西球迷從500多人中勝出。之所以命名為“76人”,是為了記念費城在美國歷史中的獨特地位,177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正是在費城的獨立大會堂宣布獨立。
凱爾特人的綠色王朝仍在進行時,76人想到了對付綠巨人的惟一方法,他們在1964—65賽季中段迎回了費城最偉大的球星威爾特張伯倫,戰力迅速提升。這年東部決賽,76人和凱爾特人打滿七個回合,最后一場僅以109比110惜敗。次年兩隊再次相逢于東部決賽,凱爾特人這次以4比1勝出。
1966—67賽季,張伯倫主動放棄成為得分王,而將重點放在籃板和助攻上,有了這樣的改變,76人迎來了隊史榮耀時刻:費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常規賽戰績(68勝13負)殺入季后賽,東部決賽以4比1擊敗了凱爾特人,讓波士頓的綠色王朝止于八連冠,并最終輕松奪冠。
1967—68賽季,費城的表現依舊搶眼,常規賽62勝20負高居全聯盟第一。東部決賽連續第四年在凱爾特人和76人之間展開角逐。前四場比賽76人就以3比1領先,而且剩下的三場比賽中,有兩場都是費城主場,凱爾特人似乎看不到有任何反抗的機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在接下來的比賽中連續扳回兩局,3比3。第七場比賽過程十分驚心動魄。下半場,凱爾特人調整了對張伯倫的防守策略,結果后者下半場僅出手兩次。比賽還剩34秒時,凱爾特人97比95領先,然后,拉塞爾接管了比賽,他罰中一球,蓋掉了對手的投籃,搶下籃板,最后送出一記助攻保住了比賽的勝利。凱爾特人以100比96凱旋而歸。“在這一時刻,這是我職業生涯最令人滿足的勝利。”拉塞爾賽后說,他無疑想起前一年正是76人終結了凱爾特人的八連冠。
1968—69賽季,凱爾特人開始逐漸失去了王者的霸氣,76人因為把張伯倫送到湖人后實力也大打折扣,但這一切并未影響兩隊在季后賽上書寫冤家史——東部首輪,凱爾特人以4比1擊敗76人。這個賽季后,比爾·拉塞爾和薩姆·瓊斯宣布退休,波士頓王朝落幕。巧合的是,76人此時也經歷了從盛到衰,在1972-73賽季,他們甚至打出9勝73負的史上第二差戰績(本賽季的山貓在勝率上為歷史最差)。
1970年代后期,籃球史上第一位飛人“J博士”歐文、“閃電手”莫里斯奇克斯和“籃板王”摩西馬龍先后加盟76人,費城再度組建起一支可以沖擊冠軍的球隊。波士頓那邊,拉里伯德、凱文-麥克海爾和羅伯特·帕里什也在波士頓聚首。不可避免,凱爾特人vs76人的恩怨史開啟了新篇章。
絕對仇恨
上世紀80年代是凱爾特人和湖人、“大鳥”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東西對峙的年代,這種說法不假,但并不全面。事實上,從1980年到1985年,凱爾特人和76人之爭更引人注目,這期間雙方幾乎是年年爭東部冠軍的老冤家(先后四次在東部決賽相遇),球場內外都有說不盡的恩怨情仇。
時間回到1984年10月的波士頓,秋意微涼。古老的波士頓花園客隊更衣室,在“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的授意下,冷氣令人不寒而栗。這天來這里打比賽的是76人。幾個月前剛被費城選擇中的新秀查爾斯·巴克利很快感受到了隊中老球員的異樣。平時沉默的鮑比瓊斯和奇克斯此時像兩塊堅冰般冷涼;以往在更衣室活躍無比,愛捉弄人的摩西馬龍同樣沉默不語,若有所思;而平時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J博士”歐文,像一頭暴怒獅子,敲打著更衣柜,怒氣沖沖地對所有人說“我們決不能輸給波士頓這幫家伙!”
從隊里幾位領袖球員反常的表現來看,巴克利知道了費城打波士頓的比賽具有特殊意義。在年輕的查爾斯看來,波士頓這個老舊的球館里,的確充滿許多傳奇,看看天花板上飄著的那些號碼,但那一切都屬于過去,雖然凱爾特人是衛冕冠軍,那又怎樣?費城會怕帕里什和麥克海爾的內線組合?還是丹尼斯·約翰遜和丹尼安吉的后場?都不是,只有兩個人才是今天這支綠衫軍的靈魂——伯德和K.C.瓊斯。“大鳥”是全方位引領綠衫軍成為冠軍的核心,而主教練瓊斯,則將老凱爾特人的歷史優越感帶到這支球隊。
1983年10月——一年前這個時候,瓊斯到凱爾特人新官上任,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和費城的季前賽中的小花招。那時費城是衛冕冠軍,摩西馬龍傲氣十足的“FO!FO!FO”余音繞梁。瓊斯讓手下這群略顯軟弱的弟子打一場強硬的季前賽。這一反常舉動讓費城人既奇怪又大為光火,于是在馬龍帶領下反攻波士頓,場面一度失去控制。
伯德對費城前鋒馬克·埃瓦羅尼大打出手,后者也不甘示弱,兩人扭打到一起。然后雙方在比賽中開始角斗,麥克斯韋爾在一次上籃時被摩西·馬龍粗野放倒。最為戲劇性的場面是“紅衣主教”沖下看臺和摩西·馬龍對罵,場面一度混亂。來自ESPN著名專欄作家比爾·西蒙斯筆下,這場沖突的最后,“66歲的‘紅衣主教’用手指著摩西馬龍的胸口,威脅要把馬龍,這個當時聯盟最強壯的中鋒扔出去……花園里的每個人……他們都在為‘紅衣主教’干掉摩西歡呼。幸虧一些球員把主教拉回來,才沒出什么事。但你知道嗎?我依舊相信‘紅衣主教’當時會打出一記好拳,摩西馬龍真走運。”
從這一舉動表明,這是一次從上而下的波士頓陰謀,媒體的解讀是奧爾巴赫和K.C.瓊斯想徹底扭轉比爾-費奇給波士頓上下帶來的遺留風氣。同時告訴第一敵人費城,康寧漢姆的球隊再也不能輕易地吃定波士頓。康寧漢姆當球員時連年在東部經歷被波士頓掃地出門的痛苦,如今他終于熬到了主教練位置,76人卻依然需要年年與凱爾特人殺得你死我活,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愛將重復自己的歷史。
1984年11月9日,同樣是在波士頓花園,常規賽上費城做客波士頓。當天伯德打了30分鐘就得到42分,防到“J博士”只得6分,“大鳥”得理不饒人,不斷向“J博士”挑釁:“42比6,42比6”,又或“我過你猶如過清晨的馬路般隨意。”終于“J博士”大怒,第三節末,他和伯德老拳相向。巴克利看到老大哥動手,自然第一時間加入戰斗,兩隊其他隊員一擁而上,球場亂作一團。等裁判撥開人群時,伯德已經被“J博士”打到血流滿面。事后NBA心急慌忙,各打五十大板,合計罰了兩隊諸色人等37萬美元了事。
一個多月后凱爾特人客場打76人,媒體都聚焦“J博士”和伯德是否受上次打架的影響,一向不愿在世人面前丟失形象的“J博士”,出人意料地來到客隊更衣室,和伯德寒暄說笑。但一切都是假象,“J博士”就是伯德要打敗的對象,用“大鳥”自己的話說:“在我職業生涯里,沒有比擊敗76人更令我興奮的事了。”
如果只算季后賽的話,伯德一共經歷過兩次“最興奮的事”。1981年東部決賽,凱爾特人1比3落后76人,結果綠衫軍在這個系列賽的第五和第六場比賽中均以兩分險勝對手。搶七大戰,雙方比分持續緊咬,最后關頭拉里-伯德成為凱爾特人的救世主,他在終場前的跳投幫助他們以91比90笑到最后。另外一次是1985年東部決賽,伯德球隊這一次以4比1輕松過關。
可以肯定,“J博士”心里想的也是“沒有什么比打敗伯德的球隊更爽的了”。1980年老辣的“J博士”在東部決賽輕松收拾了初出茅廬的“大鳥”。然后是1982年,費城和波士頓再次在東部決賽短兵相接,這次七場對決甚至牽出了“Beat LA”口號的誕生。搶七大戰最后幾分鐘,76人終于確立了贏球的優勢,總決賽也開始向他們招手。就在這個時候,一件令人嘖嘖稱奇的事情出現了。波士頓花園的球迷在沒有受到任何鼓動或帶領的情況下,開始自發地齊聲喊叫:“Beat LA!Beat LA!”喊聲從一開始的零星幾句演變成最后全場球迷都齊聲呼喊,一時間“Beat LA!”的聲音沸騰了整個波士頓花園——在這個令人心碎的敗北之夜,凱爾特人球迷只能期待自己第二討厭的球隊擊敗自己最討厭的球隊。
自從1985年后,凱爾特人同76人在季后賽上的交手不再頻繁,他們甚至才有過兩次碰面,除了今年就是2002年東部季后賽首輪,保羅·皮爾斯和安東尼·沃克帶領凱爾特人3比2擊敗了艾弗森的76人。長時間季后賽不曾相遇,也讓他們的恩怨消減了不少。但在今年,兩隊再度奉上了一次七回合大戰,時光似乎也回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