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網購癮,只享受買的樂趣
許多人都覺得名人很有錢,就算拼命購物也是正常的,其實,她們在網購中享受的不是買到的東西,而是網購本身的心跳感。
小威廉姆斯——從躲粉絲開始上癮
美國網球明星小威廉姆斯,在網購方面癮很重,沒有比賽的日子她往往會花上五六個小時進行網上購物,即使有比賽,她也要每天花上兩三個小時網上“血拼 ”。起初她是為了避免在公共場合出現引起眾人圍觀,買的通常是衣服和鞋子。現在,常常忍不住購買欲望而血拼一大堆,很多衣服買回來,卻一次也沒穿過!
網購成癮分析:粉絲壓力導致
自我痊愈可能:別總把自己當名人
帕尼洛普·克魯茲——每月5萬美元網購賬單
當年,帕尼洛普與湯姆·克魯斯在一起的時候,很被大家看好。然而,彼時的帕尼洛普其實內心壓力很大,患上了“網上購物癥”,每天都會花6 至7 小時瀏覽網頁選購禮品,而且專向古董家具、花瓶、陶瓷等價值不菲的名貴精品下手,每月的網上簽帳額高達5萬美元。
而阿湯哥其實是個很節儉的好青年,也許,這是帕尼洛普沒能成為“新湯嫂”的重要原因。
網購成癮分析:自我壓力消解
自我痊愈可能:分手就痊愈
林心如:瘋狂網購指甲油
林心如說,“第一次網購的時候很小心,只買了一點指甲油,沒想到很順利,東西送到家里很滿意,后來在家里就會上網瀏覽,結果越買越多。”她在網上購買的指甲油“幾輩子都用不完”。如今已是“網購老手”的林心如,對于網購有自己的“三不原則”:不買衣服,因為擔心尺寸不對;不買奢侈品,因為“一想到要把一大筆錢交給一個陌生人就不安心”;不在網上轉賬,盡管那很方便。
順便說,林心如的網購是跟她的助理學的!
網購成癮分析:不用擔心狗仔隊
自我痊愈可能:不夠紅了,就逛街了
范冰冰:網上淘衣服到凌晨3點鐘
范冰冰說:“我連某些活動的衣服都是網購的,主要是衣服和化妝品之類的。尤其是買衣服,第一天我在網上淘衣服就到凌晨3點鐘……”
范冰冰在鏡頭前都是一副女王架勢,其實到了網購領域,和普通小女生也差不多。
網購成癮分析:爺愿意!
自我痊愈可能:爺正常!
網購成癮的心理快感——虛擬的擁有感
根據美國臨床心理學領域享有盛名的賴特學院(the Wright Institute)的一項調查,現代都市人群中,60%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網癮。作為軟癮的主要表現,其中拖延、網購成癮等項目在調查中名列榜首。據科學機構調查,成癮行為其實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它是個人不能很好化解生活壓力與煩惱的消極表現。
針對成因,解救網購成癮
網購成癮原因之一:金錢敏感度降低
紐約是購物狂的天堂,不過,即使是《生活大爆炸》中的佩妮那樣的拜金女郎,也知道,想購物先得賺錢打工。因為網購都是通過網上信用卡之類的方式付款,就像日常使用信用卡一樣,對金錢的敏感度容易降低,在不知不覺中就花了很多錢。所以,許多在現實生活中,牢記不要帶著信用卡出門的人,在網上,卻擋不住自己!
網癮成因分析:
網購成癮的主要是女性,其心理原因可以說與商場購物成癮是一樣的。而且,因為網絡購物空間的極大極便捷,給精神的空虛,以加速的釋放速度。普通購物狂,要走遍一條街,看上百件商品,需要一天。網購,想瀏覽一千件商品,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
所以,網購的本質快感,是快速的買!而不是買到了什么。
網癮解救指南:
首先,要消解自己的心理壓力,比如與心理咨詢師聊天,或者和朋友多進行交際活動。
如果還是迷戀購物,至少,請恢復逛街購物的習慣,會降低你的購買速度,來慢性釋放壓力。
網購成癮原因之二:低廉私密是陷阱
金融危機之后,出現了許多購物傾向新特征,網購者就是其中一種,在網上尋找自己想買的低價產品,而且,會把買到便宜貨作為一種成功感!另外網絡的私密性,讓許多平時不好意思涉足的商店也可以大大方方光顧。
網癮成因分析:
最初網購的原因是為了省錢。習慣網購之后,甚至會以“省錢”為借口,來鼓勵自己買得更多。即便不實用,頭腦一熱就下單,看到便宜就下單!
網購成癮是強迫癥的前兆,一旦演變成了強迫癥,就需要相關的治療。
網癮解救指南:
還是培養一點真實的成功感比較好,其實,許多人的網購成癮是源于空虛。如果給自己設定一個需要為之奮斗的目標,就不會那么空虛。比如,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做一些志愿者工作,你就會發現,那種流汗的樂趣,欣賞陽光的感覺,讓別人歡笑的溫暖,都比購物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