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女人是軟弱和順從的代名詞,沒有社會地位,嫁了男人便要屈從、服從男人和男人的家庭一輩子。現在,女人們不光能和男人同工同酬,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得比男人還要出色。于是,女人們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們希望自己可以更加獨立,更加自信。新時代女性宣言在香港被改寫,提出了新“三從四德”,向男人喊話,向女人呼吁。你是如何看待新三從四德的?你會不會遵照新三從四德?你覺得新三從四德意義何在?
新三從四德VS舊三從四德
舊三從四德:三從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新三從四德:新的三從是指從世界、從愛、從己;新的四德是指,文德武德、言嫻淑德、品學兼德、修身立德。
平生最恨“三從四德”
周欣(女) 34歲 媒體人
我家特民主,從小就教育我“女人能頂半邊天”,我自然也是一路優秀又彪悍地長大,談戀愛的時候,有男人說我沒有傳統美德啦沒有順從男人的意識啦,我都毫不客氣給他嗆回去:“都什么年代了,你還要找什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伺候你吃喝拉撒的女人?本姑娘拿的錢不比你少,腦瓜子也不比你笨,性格就這樣,你愛追不追。”
閨蜜們聚會時聊起家長里短,單身的往往抱怨“爸媽下了最后通牒,過年前不管怎樣都要嫁出去,我現在正和相親對象不咸不淡地處著,估計就和他結婚了吧”,已婚的不是講“我老公回家后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結婚這么多年了,除了倒垃圾什么也不做,我一抱怨他還說中國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就是說“我小叔子沒個正經事情,我婆婆跟我老公說,一定要讓我把他介紹到我們公司去”……
我聽得瞠目結舌,不明白她們為什么對這些不合理的要求全盤接受,一問起來,閨蜜們既無奈又無助地回答:“他們是長輩啊,不聽他們的怎么辦?”“老公是一家之主啊,賺的錢又比我多。”
追根溯源,女人們有這種思想都是被“三從四德”洗了腦,就像波伏娃所說,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被造出來的。別看神州八號都上了天,可現在依舊是男權社會,“三從四德”的思想仍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每個人,夸你一句“賢妻良母”,其實就是說你符合封建審美要求呢。
《BLOOM》:這么多年我們都一直在推崇女性獨立。經濟上的獨立許多女性都可以做到,更需要做的是精神和情感上的獨立。雖然現在許多女性的工作能力和經濟收入都不差,但一旦成家,還是會對老公有不同強度的依賴感,有了孩子的就更甚,有問題首先肯定是想到犧牲小我成全家庭。把孩子和家人的付出擺在第一位而忽略了自己。
男人抗拒女強人
林琳(男)44歲 部門經理
雖然很多人覺得舊社會的“三從四德”是封建糟粕,但它也不是完全不可取的。比如“四德”是對女人有“德言容功”的要求,我們就不能單純地把它當作約束女性的教條來看,想想看,社會要求一個女人品德良好,言行準確,儀態端莊,而且有一技之長,難道是錯誤的嗎?
當然,隨著時代發展,舊社會的“三從四德”自然是不能提倡,但我挺贊成香港推出的“新三從四德”,覺得它說得挺在理。
雖然毛主席解放了廣大女性,但女人還是得對自己有要求,社會也要對女人有要求,也就是說,女人還是得要個女人樣子,社會才能陰陽協調。
我們公司一個四十多歲的單身女領導,雖然能干得很,但無論行動還是談吐都和男人沒兩樣,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談起生意來讓人膽寒,罵起下屬來聲色俱厲,一點兒女性的溫柔嫻淑都沒有。大伙兒常常在背地里議論,說她就是做到國家主席了,估計也沒有男人敢娶她,太沒女人味了啊!
女強人雖然很風光,但男人喜歡的還是嬌媚可人、溫柔體貼的小女人,這也符合千百年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而不論是新舊“三從四德”,小女人都是非常符合的典范。
現在社會工作崗位很多,我覺得女人沒必要和男人一樣選擇難度很大的工作而弄得不男不女,比如教師啊秘書啊這些輕松的文職,不是既能為社會做貢獻,又有時間兼顧家庭,而且還可以發揮女性細心溫柔的優勢嗎?
另外,現在也有不少見利忘義、好逸惡勞的女性,如果推廣這個新“三從四德”,也能對社會風氣起到約束作用。
《BLOOM》:現在聽到“女強人”這個稱謂已經不是當初對女人的一種褒獎,多少有點“這個女人有點強勢”的意思在里頭。不論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是更傾向于和顏悅色,寬容講道理的人。所以女性并不需要把自己武裝到牙齒。柔性更有力量。
男人也要“三從四德”
谷粒多:我不反對香港提出的新“三從四德”,但這不應該是對所有人的規范嗎?難道女性就必須按照這些規定做,男人就可以不善良不溫柔不知書達禮了?
彩色氣球:這規定弄得人挺討厭的,推出新“三從四德”的還是個女人呢,她自己這樣做了嗎?她丈夫這樣做了嗎?男人女人都遵守才公平。
企鵝的夏天:這是對女性的新歧視,我會嚴格要求自己,但沒必要遵守這個條條框框。男人如果要求我做到新“三從四德”,除非自己也嚴格遵守。
飛翔的蘑菇:女人本來就是弱勢群體了,還又給安一個條條框框,怎么沒人對男人提出要求?男權社會的悲哀!
《BLOOM》:當男人學了新“三從四德”,他能面對工作表現自信、面對生活呈現優雅、面對家庭展現美德。他會能用愛化解家庭、工作、社交中的沖突,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準確定位,能凡事從他人角度著想,提高品位增添魅力,也會更珍惜和心疼女人。
就當它是“五講四美”吧
高麗菜:其實我們不用戴著有色眼鏡去看新“三從四德”,它并不是要女人順從男人失去自我,而是讓自己的各方面素質有一個提高,換句話說,它和“五講四美”是一個性質。
貢丸一枚:平時我們提倡女性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其實新“三從四德”也說的是同樣道理,我相信能做到新“三從四德”的女人,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女人。
姍姍:身邊受人尊敬的女人,都有著品德出眾,待人接物溫和大氣的共同點,我覺得她們是符合新“三從四德”的。既然是好的道德規范,我們為什么不能以此為標桿呢?
芬芳草地:有這樣一個規范挺好的,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了,太多人都推崇金錢至上,而忘了怎么樣去好好做一個人。
《BLOOM》:新“三從四德”讓女權主義柳眉倒豎,其實大可不必望文生義,它所表達的思想是,希望女人以自己的才智和優勢為社會做貢獻。雖然現在的社會現實決定,大部分女性無法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力和均等的發展機會,但女性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放低對自己的要求,只有做到更獨立自主,才能離真正的男女平等更接近。
綜合調查:現代女性社會地位分析
女性平均收入增長了63%
《福布斯》雜志稱,過去三十年時間里女性的平均收入已經增長了63%,現在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職業婦女的收入高于她們的丈夫。文章列出了女性收入最高的20個崗位,指出女性正越來越多地從事高收入的專業崗位,與男性之間的收入差距正在縮小。但在某些男性占據著傳統的主導地位的崗位上,女性與男性的差距仍舊很大。
42%女士掌管著家中財富
就女性財富管理方針,香港富達國際首次進行調查,共訪問了517位未婚及已婚女士,年齡介乎25至54歲,月入在1萬7千至1萬9千元。結果發現,女士踏入30歲后,財富增長加快,22%年齡介乎35至44歲的受訪女士擁有100萬港元或以上的流動資產;42%受訪女士實際上掌管著家中財富;而25至34歲受訪女性擁有100萬港元流動資產占5%。
45.7%全職女性“首選升職”
零點調查集團調查顯示:面對升職與生孩子的沖突,45.7%全職女性“首選升職”,還有18.9%表示“說不清”。這個結果與晚育率上升相呼應,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04年30-34歲女性生育率為29.8‰,09年達到41‰。
本專科女大學生達到49.8%
目前女性就業的人口已經占總就業人口的45%以上,公務員當中女性也占到40%以上。現在本專科的女大學生占大學生的比例達到了49.8%,碩士生已經達到了48%,博士生也達到了34.7%以上。
另類男版三從四德
網上流傳的男版三從四德:老婆出門要跟“從”, 老婆命令要服“從”, 老婆講錯要盲“從”, 老婆化妝要等“得”, 老婆花錢要舍“得”, 老婆生氣要忍“得”, 老婆生日要記“得”。 新版本的“三從四德”由此也成了新好男人的衡量標準。雖然是玩笑之談,可也不乏看出,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在逐漸的提高。
《BLOOM》觀點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義務助理黃冰芬這樣解釋新三從四德,從世界:應從宏觀角度看整個局勢的發展。從愛:應該用愛去化解家庭、工作、社交中的沖突。從己:人貴有自知之明,避己所短、揚己所長,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坐標準確定位。文德武德:社會競爭大,雖然不至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要見多識廣、培養專長。言嫻淑德:凡事從他人角度著想,口出慧言,用女性的溫柔言語打動人心。品學兼德:善良的品格增加人緣,品位增添魅力;不斷學習,追求進步,才能越來越美麗。修身立德:發掘、善用女性細膩、溫婉的特質,面對工作時表現自信、面對生活呈現優雅、面對家庭展現美德。
表面看來新三從四德是對過去女性歷史地位的翻篇和改寫。可實際上卻處處透露女人自尊自立自強的訊息。這不是要和男人爭奪那半邊天的挑戰,也不是女人強勢自大的表現。它是在呼吁和鼓勵所有的女性,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完美,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成就自己和他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進步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