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兒童閱讀推廣是墻上的標語和口號;是公共圖書館里不設兒童閱讀區,禁止兒童入內的冷漠;是300字閱讀筆記作為作業的強制手段……那么我們什么時候才能讓孩子與閱讀結緣?
快樂小陶子流動兒童圖書館,由志愿者隨身攜帶經典的繪本或玩具書,招呼偶遇的0~14歲的孩子與閱讀邂逅,是兒童的流動圖書館和流動兒童的圖書館。
流動是為了時刻分享
3333元啟動資金+2名核心志愿者+20次/年的閱讀活動+N顆為孩子奉獻的心=1座快樂小陶子流動兒童圖書館
2010年,發現農村兒童閱讀習慣欠缺、城市兒童被太多的教輔書淹沒、兒童閱讀推廣只是一紙空文的北京媽媽安慶華,想為兒童讀書做點事。正當她苦于不知道怎樣啟動項目時,一位朋友來向她要購書單,以便在每天上下班坐地鐵時給小孩子讀書,此想法給了她靈感。同年3月,“快樂小陶子流動兒童圖書館項目”啟動;僅一個月,該項目便得到天下溪基金的支持;接著,隨著閱讀活動的開展,小陶子圖書館遍地開花,發展到108個站點;2012年,在成立后的第三個年頭,小陶子圖書館與中華兒童慈善簽約,終得“名正言順”,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空間推廣兒童閱讀。
小陶子取名來自于陶行知的“陶”,小陶子圖書館踐行他的生活教育理念,自稱“陶子”的志愿者們讓閱讀變成一件可以在生活里隨時隨地發生的事。在社區站點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小陶子圖書館,以“小圈子”的形式進行。志愿者們拖著拉桿箱來到事先考察好的地點,鋪上防潮墊、擺好圖書、戴上統一形象的帽子、系上圍裙后,就可以招呼小朋友來看書啦。還可以邀請年紀稍長,又對閱讀有興趣的小朋友來擔任志愿者,因為同齡人的號召更具共鳴。為了推廣兒童閱讀,小陶子社區站點的申請幾乎沒有門檻,社區里任何愿意承擔起小陶子圖書館責任的居民都可以向小陶子項目總監發起建立站點的申請,經面試合格后,由項目組快遞價值3333元的裝備,接下來志愿者們只要結合社區特點開展讀書活動就可以了。
如果不方便召集志愿者們浩浩蕩蕩地組織閱讀,也可以選擇“單兵行動”的方式來推廣閱讀活動,變成一個人的流動兒童圖書館。個人申請成為志愿者后,帶著項目組提供的裝備,給偶遇的兒童讀書。這樣,無論你是在下班途中、散步的路上甚至旅行的路上,都可以給有需要的小朋友提供書本。
變閱讀為“悅讀”
“當我們在社區里開展讀書活動的時候,讀書變得有趣、時髦起來,孩子和家長更容易融合進來,慢慢地對閱讀有了很多期待。”
小陶子圖書館的吉祥物是一只可愛的長頸鹿,據志愿者介紹,當初之所以選擇長頸鹿是因為它是哺乳動物界最高的奔跑能手,對應讀書可以讓你站得高、跑得快的意義;長頸鹿雖有聲帶卻不發聲,因為它把發聲讀書給小朋友聽的機會贈給了志愿者。這只時刻都在微笑著的長頸鹿在表達閱讀的快樂,“快樂”二字也正是小陶子項目對自己的衡量指標。
為了實現快樂閱讀,小陶子始終在堅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給孩子選擇好書;提倡親子共讀。為了營造環境和氛圍,讀書活動是在鳥語花香的戶外,是志愿者帶領孩子們童一起閱讀,而不是留孩子一個人在家里默默地翻閱;為了閱讀好書,小陶子選擇的是集知識與趣味于一身的優質繪本和玩具書,而不是壓抑個性的教輔圖書;為了促進親子共讀,小陶子開發了閱讀存折,發起“我與媽媽一起讀”等活動。另外,小陶子的特色站點——地鐵讀書,為搭乘地鐵的小朋友讀書,讓原本枯燥無聊的車程變得歡愉。
正是這些堅持和微笑長頸鹿的相隨,才真正讓閱讀變成了“悅讀”。
小陶子的希望
最近安慶華在策劃一個“陶在行知路”的支教包項目計劃,免費提供圖書給支教人員,由他們將兒童閱讀推廣帶到廣大鄉村去。安慶華說做小陶子圖書館以來,她結識了太多的愛孩子愛閱讀愛奉獻的站點志愿者,每一天都她都被他們感動。所以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這項事業。今年小陶子的目標是建立100個活躍的社區站點!而對于未來,小陶子希望:
當孩子們看到長頸鹿時,想到讀書!
每一個中國孩子居住的社區,都有一家童書館!
每一個中國孩子在睡覺前,都有父母給他/她讀書!我們為每一個(城鄉)社區培養一位專業的親子閱讀老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