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
哪里有魚哪里就有海鷗。在海邊、海港和漁場附近,成群的海鷗在覓食,海鷗除了以魚蝦為食外,還愛撿拾船上人們所拋棄的殘羹剩飯。所以,港口、碼頭、海港和輪船周圍,它們都是常客。船在航行時,也會有海鷗尾隨,在落潮的海灘上也有海鷗在撿食,因此,它們有“海港清潔工”之稱。
蜣螂(qiang lang)
俗名屎殼螂。蜣螂喜食牛、馬和駱駝的糞便,不但成蟲喜食糞便,蜣螂媽媽們也讓剛產下的小蜣螂以牛、馬和駱駝的糞便為食。在繁殖的季節里,雌蟲和雄蟲共同滾糞球,將糞球滾到合適的地點后,雌蟲會在上面產下卵,然后它們再挖個小坑將糞球埋上。幼蟲一出世,便可以糞球為口糧了。澳大利亞還專門從我國引進過蜣螂,去救助那里牛糞成災的草場呢。
禿鷲
這是一種專門以動物的腐肉為食的鳥。它們的視力和嗅覺非常靈敏,在空中盤旋時,老遠就能發現哪里有死尸。發現死尸后它們便立即飛上前去啄食腐肉,即使最后剩下的骨頭它們也要叼起來,從高空丟到石頭上,將其摔碎,再吃骨髓。如果沒有它們,草場將為動物的腐尸所污染。
蚯蚓
蚯蚓不僅能吃地下的垃圾,而且還能通過它自身的一系列處理,將垃圾變廢為寶,將垃圾變成了肥料。不僅如此,它們在吃垃圾的過程中還能疏松土壤呢。蚯蚓能處理很多天然有機廢物,比如生活垃圾、禽畜糞便、雜草樹皮、造紙和食品工業的下腳料等。近年來,有些國家就利用蚯蚓來處理垃圾,在一定范圍內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
黑蟻
黑蟻是食肉性昆蟲,專門以那些被遺棄或死在地面的動物尸體為食。它們自己吃飽了還不算,還要將吃不了的食物咬成小碎塊,運回巢穴內儲存起來,以備天氣不好,不能外出覓食的時候用。由于它們清除了地面上的污穢,因此被人們稱為“地面清道夫”。
吸食魚
吸食魚素有“水下清道夫”之稱。不論野生的還是人工飼養的吸食魚都以雜屑和清苔為食。人工飼養的吸食魚常常用它們那圓洞狀的大嘴吸附在玻璃或石塊上,從而吸食上面的清苔或其他魚吃剩下的餌料,這樣就能經常保持魚缸清潔如新了。
埋葬蟲
這是一種專門以小動物為食的小甲蟲,身體呈黑色,背上有幾塊紅斑,頭上有一對扁平狀的觸角。它們經常在地表面爬來爬去,只要嗅到哪里有尸臭味,就迅速地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不是忙著取食,而是齊心協力地將尸體下面的土挖松,使之陷入土中,埋葬起來,為即將出生的后代備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