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以來,周邊一些國家在南海和東海等海域不斷向中國進行領土挑釁,其氣焰大有越來越囂張之勢。
在此形勢下,今年6月,中國政府打出一記重拳:在南海設立地級三沙市行政區。這一決定立即引起國際社會震驚和反華勢力的反彈。
日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暗指中國采取“單邊行動”,聲稱“如果繼續這樣做,將非常令人擔憂”,并影射中國試圖通過“脅迫”和“實力”處理南海爭端;美國一位要員則發表聲明,指責中國設立三沙警備區是“不必要的挑釁”,不符合大國應盡的責任……
對于三沙市設立的意義,國內也有不同版本的解讀。
有些專家認為,三沙市的建立跟目前南海的局勢沒有直接的關系,“不針對任何人”,“沒有任何軍事目的”,“三沙市的設立會完善我國在南海的黨政建制,但并無守衛軍事之責”。
解放軍少將、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則直言:“我們在自己的海疆邊陲設市,怎么可能沒有軍事目的?這是我們的國防前沿,是我們祖國的南大門。我們的針對性十分明確,就是針對一切敢于來犯之敵。保家衛國,天經地義!”
中國政府宣布設立三沙市,尤其是軍中一些強硬的聲音發出后,引起了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強烈反對及反應。越南外交部發言人稱,越南強烈反對中國設立三沙市,認為這一舉動比越南宣示擁有南海主權的《越南海洋法》更加嚴重。菲律賓一些政府人士表示:“這是一種蠻橫的態度。中國今后還會進一步加強在南海的示威行動?!?br/> 7月初,日本領導人發表關于“收購”釣魚島的相關言論,中國外交部立即發表聲明回應:決不許日方對釣魚島采取任何單方行動。解放軍少將、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更是強硬地表示:“在今天來看,我們僅僅就釣魚島跟日本就事論事,我認為小了,應該就更大的范圍來看,先討論整個琉球群島的歸屬,這個琉球群島到底是誰的?從歷史上看,日本是怎么樣把琉球強占的,從這個角度來打一個更大的結?!?br/> 對此,外媒紛紛評論說,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問題上越來越強硬。中國“鷹派”人士的聲音也越來越高了。
“鷹派”(War Hawk)一詞源于美國,直譯為“好戰分子”。后來,該詞被廣泛用于政治方面,用來形容那些主張采取強勢外交手段或積極軍事擴張的人士、團體或勢力。如今,它的另一解釋也逐漸為大家所接受——以強硬態度或手段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個人、團體或勢力,相對應的詞為“鴿派”。因為強硬往往和“非理性”、“蠻橫”等意思有關聯,許多人一直避免將這個詞用在自己身上。似乎只有羅援,近來高調表示,自己“欣然接受中國軍中‘鷹派’這個稱號”,他也被認為是中國軍方“鷹派”代表人物。
今年7月底,在位于北京北三環的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辦公室里,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對羅援進行了專訪?!拔抑詫Α椗伞@個稱號欣然接受,因為我認為軍人應有自己的語言風格和愛國情懷,軍人都應該是‘鷹派’,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所在。但我要在前面加一個定語,應該是‘理性的鷹派’,而不是‘莽撞的鷹派’”。
2010年,羅援到美國參加一個戰略對話活動。做自我介紹時,美方一位學者說:“羅援將軍,你不用介紹了,我們都在關注你的觀點,你是解放軍的強硬派代表。”羅援對他說:“我是個理性的強硬派,這是中國軍人的風格。你們美國軍人也不乏‘鷹派’,但我長了一雙鷹眼和一雙鷹爪,又長了鴿子的頭腦和心臟。”美國學者聽了此話,都為他鼓掌。隨后他又強調:“就像你們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的會徽圖案,一只鷹,左爪持劍,右爪握橄欖枝,我們中國也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作為軍人,我們崇尚和平,但也不懼怕戰爭?!?br/> 曾有外媒分析稱,周邊一些國家與中國的主權之爭日益激化,使得中國外交面臨“四面楚歌”的局面。軍隊等對外強硬派勢力抬頭,正是這種形勢的結果。最近,中國網絡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批評美國霸權主義、指責周邊國家妄圖染指中國海洋主權并力挺中國軍中“鷹派”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