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新加坡特約記者林素冰:新生水的前途
敢喝回收處理后的廢水嗎?恐怕很多人不敢嘗試。不過,新加坡正在推廣一種新生水,即把廢水和污水進行再循環處理后,供人飲用的水。這種水凈化過程十分復雜:首先通過微過濾系統把污水中體積較大的雜質除去,再用高壓濾出較小雜質,最后再利用紫外線消毒。新生水嘗起來甜甜的,清潔度比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國際飲用水標準高出至少50倍。最可貴的是,其生產成本只有淡化海水的一半,價格也比自來水便宜至少10%。
如今,新加坡已有4家新生水水廠,新生水供應量占新加坡總供水量的30%,不過,它主要還是用于工商業,只有約6%的新生水和天然水混合后送往自來水廠,經處理成為飲用水。雖然大多數民眾對新生水持接受態度,但對于直接飲用還是有些疑慮。“想想是污水變的,心里總有些不舒服。”一位市民說。
駐泰國特派記者孫廣勇讓老年人上廁所更方便
6月中旬,泰國衛生部部長發表聲明稱,該國公廁內的蹲便器將全部換為坐便器,以適應老齡化加快的趨勢。據統計,早在幾年前,泰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已經達到10%,進入老齡化社會。據聯合國預測,到2015年,這個比例將達14%,2050年將接近30%。
記者在泰國各地看到,雖然大多數大廈的公廁已安裝了坐便器,但不少餐廳、加油站仍然保留蹲便器,尤其在曼谷以外的欠發達地區,大部分還都是蹲便器。這讓一些腿腳不靈便的老人在上廁所時面臨困難,政府因此下決心改造廁所。針對老齡化,泰國政府近兩年還采取了其他多項措施,包括去年3月啟動的國家養恤基金,用以擴大退休金普及范圍;還有諸如在醫療、住房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以保證老年人能更好地生活。
駐英國特約記者王鳴蔚:奧運期間在家上班
倫敦奧運會越來越近,為了避免奧運期間交通混亂,英國政府近期公布了一項政策:數以萬計的政府公務員和一些公共機構工作人員奧運期間可以不用來單位,改為在家辦公。從奧運會開幕前6天開始到9月9日殘奧會結束,大約有7周之久。
公職人員開心了,很多社會團體卻不樂意。他們紛紛批評這樣的政策太“危險”,因為這是在縱容人們不上班;而且政府“休假”近兩個月,大量工作會因此擱置,辦公效率可能嚴重下降,這樣的話,原本已經衰退的經濟形勢恐怕會變得更加糟糕。
不過,許多人倒是十分看好這一措施。英國人力資源協會的一項研究稱,這或許能改變英國人的工作方式,為檢驗“靈活工作政策”提供一個絕好的機會。要是效果不錯,說不定有些企業會將這種工作方式永久化。
駐法國特約記者畢軻:古老高考應取消
每年6月,法國會舉辦類似中國高考的高中畢業會考,難度不亞于中國高考,是學生們邁入大學門檻的重要一關。但近期,法國掀起是否應該取消這一考試的全民大討論,因為這項始于1808年的古老考試在開展200多年后,內容已漸漸背離選拔優秀人才的初衷。這從今年的哲學試題就可見一斑:“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什么?”、“信仰是否總是與理性相悖?”……這些考題雖然深刻,卻缺乏時代特色,與現實生活脫節。法國國家學術研究中心學者費茲就表示,應“賦予其現代性”。
在今天的法國,88.2%的中學生都可以進入高等教育學府,畢業會考的選拔性被大大削弱,這也成為很多人支持取消考試的原因。人們期望舉行真正的大學入學考試,提高學生競爭力,不過“真正”的考試究竟什么樣,尚無定論。很多人稱,最后恐怕還是“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