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7月2日封面文章
蘋果在中國的喜與憂
過去幾年,蘋果公司在中國發展迅猛。2012年4月,公司收入達到392億美元 (1美元約合6.3元人民幣),其中79億來自中國市場。而3年前,中國市場銷售額僅占其全球銷售額的2%。盡管它在中國大陸只有5家零售店,投放廣告也不多,但它擁有狂熱的“粉絲”群。“蘋果產品代表了一種有個性的西方生活方式。我們喜歡與眾不同的東西。”一位中國年輕人說。
《時代》周刊文章認為,蘋果的成功也歸功于公司和中國的關系。中國是蘋果公司產品的主要生產地,盡管其在華供應商富士康工作條件惡劣,自殺事件頻發,中國的年輕人仍愿意為蘋果工作。另外,蘋果與中國的關系也表明,經濟全球化能提供機會,也會帶來困擾。蘋果公司當前面臨的問題就是,隨著企業銷售規模越來越大,中國政府可能會出臺征稅等相應措施,對它進行限制。蘋果必須考慮,為了適應中國,它還要作出多大改變。
美國《大西洋月刊》7/8月號封面文章
被政治逼走的女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尼—瑪麗?斯勞特是公認的成功女性。3年前,她出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司司長,成為唯一擔任該職的女性。那時,斯勞特每周一趕凌晨5點半的火車從普林斯頓到華盛頓上班,會議和報告充斥著她的生活,周末才能和家人團聚。最終,她厭倦了,辭職回到大學當老師。斯勞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讀者,傳統觀念和職業生活對女性有更嚴峻的要求,想在家庭和事業之間找到平衡太難了。
日本《鉆石周刊》6月30日封面文章
濫用的巨額救濟金
猜猜每年日本政府需要向低保人群發放多少救濟金?3.7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8元人民幣)!而且,這數字還在快速攀升。救濟金原本是為了照顧缺乏勞動能力的老人,但隨著經濟下滑,各大企業裁員減薪,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加入申領救濟金的隊伍。一個四口之家如果都申請救濟金,其家庭年收入可達500萬日元以上,比有些上班族賺得還多。評論指出,救濟資格審核的漏洞,讓大量資金被浪費,滋養了一大批寄生蟲。如不加強管理,受苦的將是普通國民。
德國《明鏡周刊》6月25日封面文章
如果歐元崩潰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漸漸成了歐元危機。德國《明鏡周刊》封面文章認為,如果歐洲各國領導人不能就化解危機達成一致,歐元很可能會出問題,那無異于撼動了歐盟的基石。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很可能會引發多米諾效應,最終,歐洲創建一個密切國家聯盟的愿望將破滅,歐洲人習以為常的高福利和優越的生活恐怕都得改變。此外,一旦歐元危機影響到法德等主要經濟體,全球經濟都將受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