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新世紀,新一屆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等多次訪港,他們走進普通香港市民家中,送上中央政府的關懷與慰問,大大拉近了內地與香港同胞之間的情意。
冒雨了解民生訴求 2012年6月29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赴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這是胡錦濤第三次蒞臨香江。
6月29日中午,胡錦濤乘專機抵達香港。當天,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大漲2.19%。16時左右,胡錦濤前往石崗軍營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由陸、海、空各軍種部隊組成的15個方隊,共計3000多名駐軍官兵,在雄壯的軍樂聲中接受了胡主席的檢閱。當天下午,受臺風“杜蘇芮”的影響,香港時時風雨大作,但在銅鑼灣一帶,當大屏幕播出胡錦濤檢閱駐香港部隊的新聞時,行色匆匆的人們還是停下了腳步,駐足觀看。
6月30日上午,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胡錦濤視察了香港啟德發展計劃。該計劃是香港十大基建項目之一,包括新郵輪碼頭、公共房屋(簡稱公屋,即廉租房)、香港鐵路沙田至中環線、多用途體育場館、都會公園醫院等。10時30分許,胡錦濤身穿便裝、頭戴安全帽來到啟德新郵輪碼頭工程工地,仔細聽取了港方有關啟德發展計劃、九龍東計劃和新郵輪碼頭建設情況的介紹,并與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筑工人交流。離開時,胡錦濤走到了媒體區前,對記者們即席講了一番話。“剛才看的這個項目,是香港的十大基建項目之一。從他們的介紹來看,這個項目既考慮到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考慮到改善民生的需求,同時在建設過程當中也充分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這個項目還是很有意義的。”胡錦濤說,“我剛才也講了,希望他們要保證工程進度,保證工程質量。更重要的,要重視工程的安全。”
隨后,胡錦濤前往啟德公屋建設現場,這牽動了眾多香港市民的心。近年來,香港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需求旺盛,申請公屋者眾多。啟德公屋發展項目包括15幢住宅大廈,建成后可為約3.3萬人提供居所。在施工現場,胡錦濤詢問了項目建設、公屋租金等情況,隨后走進幾個公屋的樣板間,仔細察看房屋的布局、設施。
視察中,胡錦濤還表示,時隔5年再次來到香港,我感到很高興。從昨天到現在,時間還比較短,我想更多地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香港的發展與進步,了解市民的心聲。
這些視察活動在香港引起熱議。粵人“以水為財”,不少香港市民認為,胡主席選擇啟德發展項目并冒雨視察,顯示了中央政府重視港人房屋、就業、環保等民生訴求,“是個好兆頭”。
7月1日上午9時許,在胡錦濤的監誓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率主要官員宣誓就職。
與碼頭工人話家常 1999年6月29日,香港回歸兩周年之際,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第一次訪港。乘汽車從深圳抵達香港的當天,胡錦濤就馬不停蹄參觀了香港聯合交易所。交易大廳里,900個交易柜位整齊地排列成四個梯形。胡錦濤一行穿行于交易柜位之間,不時停下來詢問上市公司和恒生指數的情況。參觀結束時,聯合交易所主席利漢釗向胡錦濤贈送了標有“8383”號的紅馬甲,胡錦濤當場穿在身上,大廳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上午,胡錦濤來到中銀大廈8層的外匯中心參觀。他詢問員工:“在這里交易的貨幣有多少種?”“20多種。”“每天的外匯交易量是多少?”“大約300多億港幣。”在二層營業柜臺前,胡錦濤拿起一份“按揭貸款計劃”仔細看起來。這時,中銀港澳管理處主任劉金寶介紹說,香港各家銀行都爭著做這種貸款,因為壞賬率很低。胡錦濤笑著對隨行的董建華說:“董先生,應當鼓勵他們多做一些,這也有利于香港‘居屋計劃’的落實。”
當天下午,頂著炎炎夏日,胡錦濤戴上安全帽,出現在維多利亞港西北角的葵涌7號貨柜碼頭,和工人聊起家常。“今年多大了?”胡錦濤問一個高個子工人。“30多歲了。”“有孩子嗎?”“有。”“工作還滿意吧?”“滿意。”“好,祝你工作順利,并向你家人問好!”在場的工人也紛紛祝胡錦濤副主席“一路順風”。
走進“基層市民”家 2007年6月29日,香港回歸10周年時,胡錦濤第二次踏足香江。抵港才3個小時,他就脫下西裝、摘下領帶,換上淺藍色便裝走到香港市民中間,連續參加了4場各具特色的活動。
第一站,他來到烏溪沙香港體育學院。在綜合健身館,曾獲得自行車世界錦標賽冠軍的香港著名運動員黃金寶正在訓練。“主席,這位就是黃金寶。”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李家祥向胡錦濤介紹。胡錦濤走上前,笑著對黃金寶說:“你是比黃金還珍貴的寶貝。”引來現場一陣大笑。隨后,胡錦濤觀看了兩名小運動員的乒乓球表演,還拿起球拍一試身手。發球,推擋,連續扣殺得分,胡錦濤的球技贏得一片掌聲。結束對練后,胡錦濤摟著小運動員趙頌熙的肩膀問:“你多大了?”
“13歲。”
“練習乒乓球幾年了?”
“8年了。”
“你已經是個老運動員了。” 胡錦濤贊嘆著,在兩名小運動員的球拍上簽名留念。
第二站,胡錦濤抵達烏溪沙青年新村大禮堂,參加在那里舉行的“京港同心慶回歸迎奧運”青少年交流會。一名同學起身問道:“胡主席,我們做了一棵‘心愿樹’,上面寫下了我們的心愿。我能邀請您也留一個心愿嗎?”“完全可以!”胡錦濤大聲回答。他在同學們制作的心愿卡上寫下“愛香港、愛祖國”6個字,題上自己的名字,再將“心”形紙片掛到心愿樹上。接著,胡錦濤對同學們幽默地說:剛才我看到你們在人民大會堂前照的集體照片,那張照片非常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我,也沒有曾特首,因此借這個機會我想彌補一下,請同學們一起,我們再照一張“合家歡”。
第三站,胡錦濤來到新界沙田區的馬鞍山錦豐苑,走進“中產人士”趙錫明的家,詳細了解趙先生一家四口的生活情況。趙先生10歲的兒子即席彈奏了兩支鋼琴曲,8歲的女兒則展示了自己的幾幅新畫作,均受到胡錦濤的熱情贊揚。胡錦濤將一臺32寸內地產高清電視機送給趙家,鼓勵他們好好培育子女。
第四站,胡錦濤來到頌安邨小區一處公屋單位,看望“基層市民”梁志星一家。52歲的梁先生在一所中學當校工,雖然收入不高,但熱心公益。他反映住宅附近有一片荒地,因為少人清理,所以有不少蚊蟲。胡錦濤笑著表示,曾蔭權特首聽到了你的意見。在旁的曾蔭權隨即承諾,一定會解決問題。梁先生有兩個女兒,其中大女兒梁泳淇在香港理工大學修讀時裝專業,胡錦濤勉勵她多到外面看看,有機會可以去內地發展。梁泳淇激動地說:“希望將來能在您的身上看到我設計的服裝。”胡錦濤贈送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給梁家,梁家則回贈了一幅維多利亞港夜景立體畫。從梁家出來,胡錦濤還來到樓下等候的大批市民中間,和他們握手交談。
渡過非典難關 今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很想再去一次香港,到淘大花園看看那里的居民”。淘大花園業委會聯會主席葉興國看到報道后,給溫家寶寫信說:“總理先生日理萬機,憂國憂民,但仍掛(念)著淘大花園當年受世紀疫癥非典侵襲的慘況,實感萬分激動。”這封信由當時的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赴京接受任命書時,交給了溫家寶。4月15日,溫家寶給葉興國回了一封親筆信:“見信思人,9年前非典期間到淘大花園的往事歷歷在目……”
2003年4月,非典疫情最嚴重時,胡錦濤在廣東考察時會見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對董建華說,你回去后,缺什么東西開一個單子來,中央政府一定全力支持。不久,港澳辦接到香港特區政府送來的物質清單。胡錦濤和溫家寶親自批示,要求一周之內,保質保量,全部無償照單供給香港。
2003年6月30日上午,一身便裝的溫家寶在沒有事先公布的情況下,忽然出現在香港淘大花園 E座的郭善雄家中。淘大花園是香港非典疫情最嚴重的社區,僅E座就死了22人。郭善雄的妻子懷孕期間感染了非典病毒,在剖腹產下不足3 磅重的男嬰后不治身亡,留下兩個孩子。溫家寶一進門,便輕輕抱起在襁褓中就失去母親的嬰兒吻了兩下。坐下后,他安慰郭善雄:“小孩一出生就經歷了磨難,相信將來會是有出息的人。”郭先生6 歲的女兒郭名慧為溫家寶演奏了一首鋼琴曲。離開郭家后,溫家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為了撫慰小名慧喪母的心靈創傷,鼓勵她奮發向上,他馬上托人買了一些學習鋼琴的書籍,在書上題字“送郭名慧小朋友留念”,贈送給小名慧。
在探訪完住戶后,溫家寶下樓看到早已在此等候他的小區居民們。曾經,這個社區讓世人談之色變;如今,溫家寶的來訪對這里的居民來說,有無法言說的感慨。數百位居民爭相與溫家寶握手:“總理辛苦了!”“總理,我們歡迎您!”
“來到這里,我心里很難受,淘大花園的居民因受非典感染死了42人,單是 E座就死了22人,我心里很難受。”溫家寶一邊握手,一邊不忘詢問暴發疫情的源頭下水道情況是否有改善。
人群中,一位和溫家寶握過手的香港婦女熱淚縱橫,她的丈夫被非典奪去了生命。按著激烈起伏的胸膛,她哽咽著:“我不舍得松開總理的手,他的關懷給了我很多力量……”
送上經濟“大禮” 溫家寶2003年訪港,實實在在為香港經濟送上了一份“大禮”——《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下簡稱《安排》)。
早在2001年,中央就有了建立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系的構想。但此事涉及領域廣、部門多,既要考慮香港的最大利益,又要符合世貿規則,還要顧及對內地可能造成的沖擊,以及第三國或地區的反應。非典暴發后,中央和特區政府全力以赴優先應對疫情,很多香港商界人士認為,有關《安排》的磋商很可能會中斷。不料,胡錦濤和溫家寶多次指示加快磋商步伐。2003年6月29日,溫家寶出席了《安排》簽署儀式,他說:“真正的‘大禮’是:我帶來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決心。”
溫家寶代表中央政府闡述了《安排》的核心內容——基本目標是逐步取消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步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在貨物貿易上,盡快實行零關稅;在服務貿易上,對香港提前實施內地對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所作的部分開放承諾,涉及服務業17個領域;在貿易投資便利化上,對貿易投資促進等7個領域簡化手續,提供便利。
溫家寶說,《安排》是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和世貿組織框架內做出的特殊安排,反映了中國作為主權國家與香港作為單獨關稅區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經貿關系。
回首幾十年來,歷任國家領導人都給予香港特殊的支持和愛護,在向香港同胞展現個人風采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對中央政府的信心。這一切,也印證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說過的一句話:“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