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世界上的哪個地方出了事,美國總統首先問的一句話是:“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里?”的確,航母是美國力量的象征,執行海外任務的強力工具。
目前,全世界9個國家共有20艘現役航母,其中美國有11艘,占有絕對優勢(其余8國為意大利2艘,英國、法國、俄羅斯、西班牙、印度、巴西、泰國各1艘)。可是美國并不滿足,美國國防部6月初披露,新一代福特級航母的首艦——“福特”號的研制費用將達到150億美元。在美國經濟不振的今天,耗費巨資打造這樣的“超級航母”,令全世界感到震驚,但美國《世界戰艦研究指南》編輯海姆的解讀卻非常到位:“建造‘福特’號就是建造美國霸權。”
新技術扎堆 美國海軍現有的11艘航母中,1艘為企業級,10艘為尼米茲級。“福特”號是新一代核動力航母,于2007年1月開始建造,預計2015年交付軍方使用。從2007年美國海軍與諾·格公司簽署的一系列合約來看,當初的預算為137億美元,目前這艘航母的成本還在上升。毫無疑問,“福特”號已成為美國乃至世界海軍史上造價最高的航母。那么,這艘超級航母究竟貴在哪里?
“福特”號全長333米,寬40.8米,擁有巨型飛行甲板,排水量約10萬噸,載員2500到2700人,堪稱“超級航母”。與上一代尼米茲級航母相比,福特級有多項創新,比如在艦島、飛行甲板方面都采用全新設計,甲板使用面積加大;艦島在充分考慮視野、指揮、雷達和通信需求的基礎上得到了改進;融入隱形化理念,突出部位專門敷設了雷達吸波材料。
在動力方面,“福特”號采用新型A5W壓水堆核動力裝置,功率比尼米茲級增加25%以上,使用13800伏的配電系統,可產生3倍于尼米茲級航母反應堆的電力。在“福特”號預計50年的全壽命期內,A5W型壓水堆不必更換堆芯。這種新型核動力技術,雖然一次性投資較大,但大大延長了動力系統的壽命,使單位價格變得相對低一些。
“福特”號的指揮系統將采用更先進的C4ISR系統技術(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監視、偵察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全面支持美軍的網絡中心戰能力,可與其他武器和軍種間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并將廣泛采用電腦顯示器、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等替代操作人員目前所使用的手冊和參考資料,以方便操作人員日常保存、查找等使用。由于它大量采用無人操作裝備,艦員的個人生活空間將會有所增大。
航母上提高戰斗機起飛速度、縮短滑跑距離的裝置,被稱為起飛彈射器。“福特”號徹底摒棄了以往航母的蒸汽彈射器,啟用電磁彈射器。這種彈射器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艦載機日出動量將大幅提高,每日正常出動飛機可達160架次,高峰時可達270架次,遠高于現役航母每日正常120架次、高峰時220至240架次的出動量。此外,“福特”號將大量裝備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將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執行精確打擊任務。
“建造一艘航母不亞于建造一座城市” “福特”號的超級,還體現在它的設計和加工過程。在諾·格公司的造船廠里,每天都停放著將用來建造“福特”號航母的大批零部件:艙壁、管道、船體……看似亂糟糟的一大堆,但諾·格公司工作人員知道每一部分的準確存放位置,以及把它們連接起來時的準確順序。
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