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素有韓國政壇“冰公主”之稱的樸槿惠曾如此說。現在,她有了為國效力的可能性。8月20日,年屆花甲的樸槿惠當選為執政黨新國家黨的總統候選人,成為韓國首位女性總統候選人。作為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她能否最終成為首位女總統,這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初戀對象是趙子龍 1952年2月,在朝鮮戰爭的硝煙中,樸槿惠出生于大邱市三德洞,父親樸正熙時任韓國陸軍總部情報局第一情報課課長,母親陸英修是“沃川首富”陸鐘寬的次女。樸槿惠兩歲起生活在首爾(時稱漢城),在獎忠小學讀書,與現代集團創辦人鄭周永之子、新國家黨議員鄭夢準是同學。讀小學時,她特別喜歡讀《三國演義》,最喜歡的就是單槍匹馬沖殺于百萬軍中的趙子龍。后來她半開玩笑地回憶:“我的初戀對象可能就是趙子龍,他登場時我總是心跳得厲害。”
樸槿惠讀小學六年級時,父親當上了韓國總統。身為“公主”的樸槿惠,生活卻很簡樸。她在圣心女子中學的同學回憶,當年她經常帶大麥飯和醬土豆到學校,也沒有外國進口的文具。看到同學們手里的日本文具,她會羨慕地說“好漂亮啊”。但她成績很好,中學時代一直是班里第一名,初二時進行測試發現,她的智商達127,屬智商最高的10%之列。不過,當時她也給人留下“過于成熟”、“沉默寡言”的印象。
樸槿惠很有主見。考大學時,母親希望她學歷史,但她堅持要學習電子工程學,并在1971年考入韓國名校西江大學的電子工程系。讀本科期間,她的平均成績是3.82分(滿分是4分)。1974年春,她大學畢業,去法國留學。那時候,她的理想是當教授。當年8月,樸槿惠正和朋友一起旅行,韓國駐法大使館忽然通知她,必須馬上回國。她不知出了什么事,匆忙趕往機場。在一個報攤上,她無意間看到報紙上刺眼的標題:“陸女士被暗殺。”剎那間,她的心口好像被尖刀刺進,陣陣劇痛襲來。
母親陸英修是在8月15日光復節紀念活動上被人槍殺的。刺客的目標是樸正熙總統,但子彈打偏了,射進陸英修的頭部。6天后,22歲的樸槿惠承擔起了“第一夫人”的角色,陪伴在父親身邊。她在日記里寫道:“現在我最大的義務是讓父親和國民看到父親并不孤單。為此,我決定放棄灑脫的生活,放棄我的夢想,放棄所有的一切。”
樸正熙沒有再婚。樸槿惠成為他的助手,幫他處理各種事務,進而成為他的高參。1975年,樸正熙推動“新村運動”,由政府向全國所有村莊無償提供水泥,幫助農民修房、修路,又篩選出1.6萬個村莊作為樣板,帶動農民建設家園。這項政策就是樸槿惠力主推進,為韓國農村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人生無常,災難又一次突然襲來。1979年10月27日午夜1點30分,總統府秘書長金桂元給樸槿惠帶去噩耗:“閣下去世了。”在前一天的晚宴上,樸正熙被心腹、韓國情報部長金載圭開槍刺殺。
從“冰公主”到“選舉女王” 父親的死,讓樸槿惠見識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1979年11月,剛處理完父親喪事的樸槿惠,帶著弟弟妹妹離開被稱為青瓦臺的總統府,搬回新堂洞的老房子。她妹妹樸槿令說,當時姐姐坐在老宅客廳一側父親生前用過的舊書桌前,一一回復緬懷樸正熙的信件,以此消磨時光。有時,樸槿惠看到與父親相關的電視節目,便潸然淚下。因為壓力太大,她身上長了很多斑點,多年后才慢慢消失。
新政府上臺后,開始批判樸正熙的獨裁統治。樸家的親友們,這時候成了“批樸”的急先鋒。有一次,樸槿惠在首爾一家酒店的電梯里遇見樸正熙時期的一位部長。她高興地打招呼說“您好”,對方卻一點反應都沒有,直到出電梯,都沒有正眼看她。樸槿惠在日記里傷感地寫道:“誰敢說曾經溫柔親切的人,以后就不會變得利害關系分明呢?”慢慢地,她變得不愿與人溝通,不愿意輕易相信別人,總是冷冰冰的,人們因而稱她“冰公主”。她年輕時也曾有過喜歡的人,但特殊的家庭加上后來的巨大變故,最終讓她放棄了婚姻。這一時期,她主要負責管理旨在幫助貧困兒童的育英財團、正修獎學會等民間組織。
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經歷了金融危機,民眾開始懷念樸正熙時期經濟的高速發展,希望出現一位帶韓國走出危機的領導人。當時的民意調查中,樸正熙名列榜首。作為樸正熙長女的樸槿惠,開始重回公眾視線。1997年,她加入大國家黨,次年當選為國會議員,此后連續5次高票當選國會議員,被政界人士稱為“選舉女王”。
樸槿惠確有王者之氣。2004年3月,大國家黨推動彈劾時任總統盧武鉉失敗,支持率大跌。樸槿惠臨危受命,擔任新黨首。她立即召開記者會,向民眾道歉,并推出改革舉措。當年4月的國會選舉中,大國家黨一舉奪得121個席位,遠超預期。從那時起,人們真正把她看成政壇新星而不是“前總統女兒”。2006年5月,在一次地方選舉的助選活動中,樸槿惠突遭一男子襲擊,臉部被其用刀劃出長達11厘米的傷口。樸槿惠只是用手捂住傷口,并無驚慌之色,甚至想繼續演講。這一頗有大將風度的冷靜表現,讓民眾一片喝彩。
黨內恩怨與青瓦臺之夢 2007年,樸槿惠開始向青瓦臺沖擊。當時,她的對手是時任首爾市市長李明博。兩人在黨內激烈爭斗,樸槿惠一方一度提出李明博有操縱股價等非法行為。最后的勝利者是李明博。他入主青瓦臺后,大力提拔李在五、李方鎬等“親李”黨員,“親樸”的黨員則被排除在外。李明博與樸槿惠的矛盾加深。到2008年,韓國舉行新一屆國會議員選舉,兩派斗爭進一步升級,部分“親樸”議員因遭“親李”派排斥而一度脫黨、另組新黨。但國會選舉結果是,多數脫黨的“親樸”派當選議員,而“親李”派的李在五、李方鎬等人均落選。在樸槿惠的斡旋下,脫黨的“親樸”派議員全部重新加入大國家黨,使樸槿惠在黨內勢力大增。
在新行政首都世宗市的建設、李明博親信受賄等問題上,樸槿惠多次對李明博政府提出批評。2010年8月22日,李、樸二人密談95分鐘,此后兩人矛盾有所緩解,大國家黨也避免了分裂。但此時,該黨地位已岌岌可危。次年12月,黨首洪準杓被查出曾在當年10月議員補選時,找黑客攻擊韓選舉委員會網站、企圖影響選情。此事令輿論嘩然。樸槿惠再次臨危受命,任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2012年2月,她主持將大國家黨正式改組為新國家黨,并進行一系列改革。兩個月后,新國家黨在國會選舉中出人意料地贏得152個席位,保持了第一大黨地位。
此時在黨內,已沒有人能阻擋樸槿惠的步伐。她以84%的得票率奪得黨內總統候選人,出馬參選總統是眾望所歸。不過,她最終能否贏得大選,還充滿變數。韓國SBS電視臺和《中央日報》最新民調顯示,樸槿惠的支持率為40.8%,無黨派的首爾大學教授安哲秀支持率為30.8%,民主統合黨的文在寅支持率為13.9%,樸槿惠領先。但如果安哲秀代表在野黨與樸槿惠進行一對一的對決,則樸槿惠的支持率為45.3%,安哲秀的支持率為50.5%。
韓國政治分析人士稱,樸槿惠要贏得大選,首先要制定不同于李明博的政策。目前,她雖提出了一些經濟政策,但與李明博的政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如何重振韓國經濟,縮小貧富差距,是樸槿惠不能回避的話題。其次,她要加強溝通能力。樸槿惠平時不愛說話,給人留下不善與人溝通的印象。加上新國家黨屬典型的保守黨,受韓國50歲以上民眾普遍支持,在年輕人中卻缺乏人氣。而她的對手安哲秀則備受年輕人喜愛。其三,韓國的國際關系如何定位,也是她必須要考慮的。李明博執政時期,韓朝關系日益惡化,韓日關系也因領土紛爭陷入低谷。至于韓中關系,要好于前者,韓國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政治學博士李泰桓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樸槿惠如當選,兩國關系會進一步發展。李泰桓還說,樸槿惠十分了解中國,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也曾多次出訪中國,對中國很有感情,會對韓中關系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當然,由于韓中關系十分重要,無論是誰最終當選,兩國關系都會朝著好的方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