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韓、俄日、中日圍繞島嶼爭端不斷升溫的時候,美國卻趁火打劫,美國“戰略之頁”網站聲稱,利用日本與鄰國的緊張關系,美國正加緊將日本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手段之一就是向日本出口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號稱能搜索中國先進潛艇的P—8A“海神”反潛巡邏機(以下簡稱“海神”)成為美日維系同盟的重要紐帶。
該死的“大鳥” 如今的釣魚島海域,日本與中國的海上對峙進入一個新階段。日本當局“挾美自重”,迫切希望美國提供更多尖端武器,形成“日美共同抗華”的局面。據悉,鑒于中國海軍新銳艦艇一再進出沖繩附近的國際水道,日本海上自衛隊希望大量引進航程超過8000公里的噴氣式反潛機,完善美日軍事同盟體系中一項最重要的合作——構筑西太平洋聯合反潛網,防止中國海軍突破“第一島鏈”。對于日本的需求,美國早已心知肚明,波音公司為美國和印度海軍生產的“海神”已開始交付,如日本下定決心引進,在兩年內就能交貨。
最近,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2012”演習中,美軍飛行員駕駛的“海神”風光了一把。曾與該機對抗的加拿大潛艇兵說:“這只該死的‘大鳥’(指“海神”),總比我們先到一步。”
整個演習中,加拿大皇家空軍準將胡德史無前例地當起所有參演國空中力量的指揮官,由美軍駕駛的“海神”也不例外。反潛戰是此次演習的重點之一,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兩艘潛艇扮演“紅方”,試圖對“藍方”艦隊進行突襲,可是屬于“藍方”的“海神”就像幽靈一樣在可疑水域盤旋。一名美軍“藍方”機組成員回憶,在模擬對抗的幾個小時里,飛機就是盤旋在目標水域上空,高度保持在60米左右(這是美軍航空反潛的傳統高度),不時地投放聲吶浮標,操作員們則埋頭于傳感器顯示屏上的點點線線,從中勾勒出“紅方”潛艇的航跡。“紅方”潛艇每每以為“海神”離去而試圖上浮觀察時,總是落入“海神”事先設計好的圈套里,難怪自詡為“海底神兵”的加拿大水兵們牢騷滿腹了。
“空中凱迪拉克” 美國及其盟國現役的航空反潛主力仍是40多年前問世的P—3渦槳飛機。P—3是美軍現役最老的飛行平臺之一,飛機平均壽命已經有30年。該機一般在海面上空幾十米的高度活動,潮濕、多鹽的惡劣環境令該機老化、磨損嚴重,故障率急劇上升,這位“冷戰老兵”已無法堅持下去了。美國海軍負責研制的部長助理約翰·揚承認:“鑒于P—3過度使用的情況,我們必須用新型飛機來代替它,這種需求已越來越緊迫了。”
基于這一考慮,在2000年6月,美國海軍就以“大范圍海上監視”為名,向多家軍火商招標下一代多用途海上飛機,由于潛在金額高達百億美元,各大軍工公司都竭盡全力地進行爭奪。P—3的老東家洛·馬公司試圖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向美軍推銷相對廉價的“升級版”P—3。經驗老到的波音公司則反其道行之,決心拿技術成熟、內部容積大、速度優勢明顯的波音737客機作為基礎,發展出大型多任務反潛巡邏機。
在2004年第二季度的決標中,波音公司代表特意安排民航駕駛員來操作“波音737版反潛機”,前來考察的美軍將領驚詫于內部寬敞的操作空間、可以折疊的休息鋪位、自助式飲料機,甚至連一直被飛行員詬病的狹窄衛生間也大幅拓展,正是這次試乘之后,有關波音造出“空中凱迪拉克”的名氣就傳開了。
更重要的是,“海神”作戰能力比P—3有根本性提高。“海神”采用節能噴氣發動機,速度比P—3渦槳飛機快兩倍,而且耗油量兩者差不多,在空中執勤的時間可顯著延長。波音公司還竭力使“海神”的安全性無懈可擊,例如飛機原設計的翼尖形狀是向上彎曲,但后來改成斜削式翼尖,因為這樣的翼尖與機翼其他部分處于一個平面,有利于飛機機翼結冰后更快融化。“海神”還可以使龐雜的雷達天線和電子設備盡可能分散地安裝,這樣它們工作時產生的電磁波就不會相互干擾,也意味著“海神”能獲得更精確的敵方目標位置和距離信息,并能搜集到更低頻的信號。
緊盯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和南中國海 “海神”的武備,美軍也頗為欣賞。該機采用雷錫恩公司提供的升級型海上監視系統,雷達能監視陸地目標并形成清晰圖像資料,還能進行遠程搜索水面艦艇和目標跟蹤、精確定位、艦艇成像和區分,600公里內的陸地與海洋目標都將在它的監視范圍之內。
諾·格公司為飛機提供了磁場異常探測器,它能確定地球磁場中反常的磁力變化現象,而這個現象大多是由水下潛艇造成的,飛機將根據這一異常對水下目標進行搜索探測定位和確認。同時,飛機還儲存美國海軍技術中心提供的全球已知潛艇的工作聲音資料,飛機通過投放高靈敏度的聲吶浮標獲取聲響信息,經過計算機數據比對,美軍就能很快清楚目標的型號,據說這套系統能探知水下800米深處航行的潛艇,此距離是目前技術條件下的最大探測深度。而常規潛艇下潛深度一般為300米左右,頂級潛艇也只有600米左右。
波音反潛機優越的性能,使美國海軍最終一邊倒地達成共識,于2008年正式訂購,并賦予其“海神”的名號。據估計,“海神”的最終購買量將達到108艘,大部分將部署到美國太平洋艦隊,重點活動區域與現在的P—3巡邏機相同,緊盯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等熱點地區。由于美國國防部面臨新一輪削減軍費的壓力,波音公司害怕美軍會中途減少訂貨,為保證贏利,便把下一個銷售對象鎖定了日本。波音公司駐日代表曾向自衛隊保證,如果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海神”部署到沖繩那霸基地,可在20分鐘內抵達釣魚島、宮古海峽等敏感水域,完全符合日本當前軍事轉型的需要。
有關專家指出,關注“海神”在亞太方向的擴散,核心問題是美國加緊在亞太方向構筑一張針對中國海軍的反潛大網,其主要幫手就是日本。日本拓殖大學客座教授江謙介曾說,美國基于“戰略分工”的考慮,促使日本在戰時封鎖“第一島鏈”承擔更多的任務,特別是分擔反潛戰重任。他認為,針對中國機艦自2000年起不斷進出“第一島鏈”,美日反潛聯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而未來的維系者就是“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