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峰是濟南市市中區萬壽路附近的一家名叫“味吉美兔肉店”的經理。他開的這家兔肉專賣店是在濟南開業的首家兔肉店,專營熟兔肉制品。別看張世峰今年才25歲,可在兔業界已經頗有名氣。這來自于他獨到的兔產品經營思路——只做并且做好、做強濟南周邊市場。
養兔:成立合作社,輻射濟南周邊縣區
張世峰的兔場位于濟南市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大西村。張世峰認為:“做任何事情,思路都很重要。”他說:“以前我養兔只求數量多,現在卻求質量好。”因為受土地、資金等制約,張世峰轉變觀念,于2009年成立了富民家兔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為龍頭,帶動發展濟南周邊縣區社員216戶,輻射平陰、章丘、濟陽等地,現存欄家兔6萬多只。
張世峰了解到,目前濟南周邊大規模養兔的很少,成立了合作社,貨源有了充足保證,這樣無論銷售商品兔還是開發兔產品,都有一定優勢;而且,因為社員離得近,兔子的運輸費、損耗費等都能節省不少。所以濟南市場的開拓空間很廣。
兔肉產品:打入濟南市場,發展連鎖店
為了解決合作社兔肉的銷售問題,張世峰專門調查了山東省的肉兔市場,他發現山東省兔子存欄量不少,但兔肉消費量卻極低,兔肉店更是屈指可數。兔肉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即蛋白質、礦物質含量高、消化率高,脂肪、膽固醇含量低,熱量低,被認為是保健肉,但在當地市場卻難被人們接受。張世峰認為,市場的嚴重缺失和兔肉的良好品質,說明兔肉大有文章可做,于是開拓濟南兔肉市場成了他的目標。
張世峰專程跑到四川、廣東等地學習兔肉燒烤、加工技術,回來后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第一家兔肉店在他的精心籌劃后開業了。在店里,烤兔、兔腿、兔頭、鹵兔等系列產品制作精良,價格也較高,抱著嘗嘗看的心理,不時有消費者光顧。張世峰說:“這是合作社的第一家兔肉店,開業之后看看效果,如果消費者需求量大,市場認可,那么將來再發展第二家、第三家連鎖店。”
來自河北搞兔子養殖和皮革加工的李經理在考察了合作社的養殖場、兔肉店后認為,利用合作社發展養殖,然后進行兔肉深加工打造周邊市場的做法,很值得學習,他也打算嘗試開家兔肉店。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山東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養兔研究室主任姜文學在參觀合作社時表示,養殖、屠宰、產品深加工一體化,并只瞅準濟南市場做活、做好、做強肉兔產業,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
(山東 張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