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肩部疼痛為持續(xù)性,常常夜間明顯。
2.肩部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明顯。嚴重時肩處于內(nèi)旋位,肌肉萎縮明顯。
3.肩關節(jié)前、外、后方均有壓痛,以肱二頭肌長頭腱部壓痛最為明顯。肩峰下及三角肌止點處也有壓痛。肩關節(jié)僵硬,主動、被動活動均受限。
二、防治
1.中醫(yī)治療法:
(1)中藥。將具有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功效的膏藥貼在患處可緩解疼痛。
(2)拔罐。拔罐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天宗等穴位。
(3)刮痧。刮痧常選用的經(jīng)絡有:手臂外側(cè)的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每周可刮1~2次。
(4)針灸。針灸治療肩周炎常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隅、肩前、肩貞、大椎、曲池、外關、腕骨等穴位。選用1~1.5寸針灸針,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膚,刺入穴位,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
2.運動療法:
(1)端肩。先做左肩的端肩動作(向上聳),然后再做右肩的端肩動作,左右交替進行,每次做20下以上。
(2)爬墻。正面趴在一堵空墻上,雙臂緊貼墻上,手指帶動手臂逐漸向上做爬墻的動作。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和不動,盡量讓雙臂向上爬得高一些、更高一些,直到疼痛不能向上。
(3)劃圈。每隔一兩個小時就做一下手臂劃圈的動作。上下左右方向劃圈或者前后方向劃圈都可以,順時針、逆時針交替進行。可以一只手叉于腰部,另一只手臂劃圈,也可兩只手臂同時劃圈。劃圈時動作一定要緩慢深長。
(4)梳頭。雙手交替由前額、頭頂向枕后、耳后繞頭一圈,如同梳頭動作。每次做20下以上。也可做抱頭動作:兩足站立與肩同寬,兩手交叉緊抱后腦;兩肘拉開,與身體平行;兩肘收攏,似挾頭部,反復交替至少做20下。
(5)搓背。患臂從背后下側(cè)摸背,好臂從背后上側(cè)去拉患臂,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肩周炎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3.偏方療法:在熱姜湯里加少許鹽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shù)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張變弛、舒筋活血,緩解疼痛。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zhèn)計生站 任秀芝 郵編: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