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據博物館對安防系統的具體要求,介紹博物館安防系統的組成、設計各子系統等內容。
關鍵詞:博物館 技術防范 入侵報警 閉路電視監控 出入口控制 供電與防雷。
中圖分類號:TU8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b)-0036-01
博物館是國家重要的文化基礎。館藏文物是人類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及科學等無形的價值,根據博物館的發展趨勢及現狀,國家在建設大量的博物館,尤其是在2008年3月實行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更加體現文化資源的魅力得以展示,為了確保文物安全,安全防范系統作為文物保護的技術防范措施,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運用電子技術手段,設計合理、完善、穩定、可靠的安全防范系統。
1 人防、物防(實體防范)
人力防范和實體防范是傳統的防范手段,是安全防范的基礎,實體防范就是物體防范,在不影響布展、使用及總體設計的前提下,把周界防護設施、門、窗、展柜做的堅固,不留給犯罪份子任何機會。展柜最好是采用防爆玻璃、加膠玻璃或加裝防暴膜。中心控制室的實體防護也非常重要,并具備獨立衛生間。
2 技術防范
貫徹以“預防為主,防打結合,防范于未然”的方針,以物防、技防和組織管理防范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全方位防護”的指導思想,將犯罪份子控制在防護區域之外或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為打擊犯罪行為提供有利條件及取證,使防范目的得到充分的發揮,實現防盜、搶及延遲犯罪行為、安保人員出動配合等作用。既要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信技術和智能圖形顯示技術,又要結合博物館的特點,從實際使用功能、陳列布展設計及需求出發,采用先進、成熟、可靠的電子技術,對每個子系統實行監測、控制及管理,并與其它相關聯的系統進行有效的結合,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使其最大的發揮功能及效率。
2.1 入侵報警系統
(1)周界報警。
周界防護是入侵報警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它能第一時間為值班人員處理警情提供有力的依據,目前國內常用的周界報警設備為:主動紅外對射探測器、振動電纜、泄漏電纜、電子圍欄、高壓防護網、視頻移動報警等產品。目前多數采用的泄漏電纜通,是一種室外周界入侵探測系統,通過對活動金屬物體或人以及動物探測報警。細致寬泛的靈敏度調節功能可依據環境變化任意設置,從而具備防寵物誤報功能可以將小動物、如小狗、小貓等在防區移動的干擾濾掉,杜絕了漏報,誤報等現象,完美的適應性不受環境溫度、濕度、風雨煙塵、樹木晃動等變化影響。
(2)通道報警。
通道報警是指公共區域的防護,出入口、窗戶、通道,是入侵報警系統的第二道防線,目前常用的探測器種類有:被動紅外探測器、微波探測器、雙鑒探測器、幕簾式紅外探測器、紅外柵欄、門磁開關、振動探測器及玻璃破碎探測器等。如安裝位置及環境晃動較利害,最好不要采用門磁開關,根據地區氣候變化不同,應該采用具有耐高、低溫功能的室外探測設備。
(3)空間報警。
入侵報警系統的第三道防線是室內空間防護,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產品有:被動紅外探測器、雙鑒探測器、微波探測器、視頻移動報警等產品,空間防護設備的選型、使用及安裝都是因地而宜,根據風險等級的不同采用相應的探測手段(原規定是使用三種以上技術),選擇探測設備應該考慮具有防遮擋、防拆卸功能的探測器,根據溫差變化選擇具有耐高、低溫功能的探測設備。
靈敏度較高的探測設備,相對誤報率較高。雙鑒探測器克服了單一技術探測器的缺陷,目前使用比較廣泛,其原理是將兩種不同技術原理的探測器整合在一起,只有當兩種探測技術的傳感器都探測到人體移動時才觸發報警的探測設備。
(4)展柜報警。
展柜報警是入侵報警系統的最后一道防護措施,目前常用的探測設備為:多維駐波探測器、存在式探測器、紅外式幕簾探測器、壓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等,密閉的獨立展柜及中、小型展柜及采用多維駐波探測器效果較好,大型展柜采用存在式探測器效果較好,也可采用壓力傳感器與紅外式幕簾探測器相結合效果也非常好。對于裸展文物及名畫、雕塑等可以采用圖像報警或存在是紅外探測設備,同時可增加現場語音聯動進行提示設備。
(5)報警控制系統。
入侵報警系統的心臟是報警控制系統也可稱為控制中心報警系統,一個報警控制系統的標準反映時間不能大于2s,系統越大反映時間越長,如果一臺主機承載報警點過多,能做到2s以下的系統很少。針對報警點位多的單位,可增加報警主機,分區域承載避免報警反應時間大于2s。
2.2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作用有三種,其一是報警時進行圖像復核,其二是圖像數據的存儲,為以后的查詢與檢索事件的發生經過提供真實的依據,其三是管理,開館期間掌握館內觀眾的參觀情況,發現警情時便于指揮與調度。攝像機的安裝位置及數量是根據各博物館的實際情況結合陳展布局而配置。最好是開放地區全覆蓋,但要保證攝像機夜間能夠呈現有效圖像,最簡單的方法是設置輔助燈源、報警后聯動現場燈光或紅外一體化攝像機。但是采用紅外補光設備時要充分考慮紅外燈壽命的問題。
2.3 出入口控制系統
出入口控制系統也叫門禁控制系統,根據風險等級,對需要控制的各類出入口,按各種不同的通行對象及準入級別,對進、出實施實時控制、管理及監督。系統具有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聯動的功能。
博物館為了加強對重要部位出入口的安全管理,對庫房禁區通道入口及各庫房、展廳等重要出入口等安裝感應讀卡器或者密碼鍵盤,控制人員出入。并根據不同的場所選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如庫房采用進出雙向控制的方式和多重控制的方式。每次有效進入,系統都會自動存貯進入人員的相關信息,在進入時間,進出口的編號等,并能每天進行有效的統計,記錄和存檔,系統應具有對設備運行狀態和信號傳輸線路各種自診斷和故障檢測功能,具有防破壞報警功能。
2.4 供電系統及防雷
技術防范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取決于供電系統的穩定與安全,對博物館安防系統進行設計時,首先要考慮集中供電方式,進入控制室、設備間的供電線路不易被人為破壞,前端設備的供電通過控制室集中供電,入侵報警系統應該考慮8h~10h的蓄電池備電。
防雷是保證技術防范設備正常運行的附屬設備,博物館的控制室供電系統要考慮電源防雷,室外設備要考慮視頻、電源、數據的防雷,古建博物館及室外設備所有的信號傳送都要考慮配置防雷措施。
3 結語
博物館安防系統是以人防、物防為基礎與技防相結合,技防是以入侵報警系統和門禁系統為核心,以聲音復核、圖像復核與視頻監控、通訊與對講、巡更系統為其基礎組成部分,把每個子系統進行有效地結合,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及控制下,實現各種功能。從而構成一個自動化、智能化程度高、功能設置完善、綜合防范能力強的現代化安全防范體系。
參考文獻
[1]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S].GB50348-2004.
[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S].JGJ16-2008.
[3]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S].GA2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