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問題,是體育理論界的一個重要課題。初中體育在體育教學領域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學生個性的內涵出發,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原則,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并提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發展學生個性的方法,希望為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初中體育 個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8(a)-0177-01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外教育界日益重視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個性。我國目前也很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尤其是在學校體育方面。鑒于初中體育在教育領域的地位,那么為什么要強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學生的個性?這是非常使得深思的問題。
1 個性的概念
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個性,對于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競爭精神以及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都有積極的意義。個性,在心理學上亦稱“人格”,指個人穩定的心理品質。它包括兩個方面,即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動機、興趣和信念等,決定著人對現實的態度、趨向和選擇;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氣質和性格,決定著人的行為方式上的個人特征。這兩方面的有機結合,使個性成為一個整體結構。
2 初中體育中培養學生個性的原則
2.1 認真識別、承認每個學生的個性
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首先要善于發現和辨認學生的個性。青少年的個性常常被隱藏起來,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出學生的不同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加以引導和教育。
2.2 鼓勵不同的個性
由于學生的背景不同,受教育方式存在差異,因此自身形成的個性也各不相同。體育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強求,不能搞一刀切,對于個性鮮明的學生,應該給他們提供一個平臺,保留那些顯得不合群、不合拍的特點。
2.3 采取合適的方式去引導
體育教學是一門藝術,體育教師要懂得因材施教,認真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差異后,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在教學中能向更加成熟、完整的方向發展。
2.4 培養學生興趣,并加以引導和發展
初中學生的個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一點,創設輕松和諧的體育情境,讓學生在其中自由的發揮自己的個性,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3 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
教育作為一項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必須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的需要,必須適應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轉軌,社會對人才的多方面需求,給教育帶來了很大挑戰,教育要能夠培養出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多樣化人才,為受教育者的個性充分發展提供良好的舞臺;作為受教育者,由于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知識、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教育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消除這些差異,相反,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因材施教地培養與發現人才。
我們認為,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并不矛盾,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需要指出的是,全面發展不等同于個體的各方面都平均發展,它是在各方面都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礎之后,形成地和諧有機發展。缺乏個性發展的全面發展,很難說是全面的發展;而缺乏全面發展的個性發展,則可能是一種畸形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過程是促進個人社會化的過程。社會發展決定個性發展,個性發展促進社會發展。不能片面的追求的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共性和個性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對共性追求過多,就會扼殺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要用全面、科學、辯證地眼光去審視和把握個性和共性的關系,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個性發展的教學環境,為社會培養一大批多樣性的人才。但需要強調的是,這里涉及的學生個性發展,是指不要抹殺學生的個性,應該尊重并引導不同的個性發展,多鼓勵培養和發展那些良好的個性品質,而并非學生所有的興趣與愛好。
4 發展學生個性的方法
4.1 尊重學生,發現個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一般個性發育還不太成熟,對于他們,我們既要遵循學科的基本規范對學生實施教育,也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及其發展要求,使學生個性中的獨立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展,努力營造出適宜學生個性發展的條件與氛圍,培養出個性充分發展的多樣性人才。不僅要追求學生體質的整體增強,而且要更重視每個個體的健康水平,在自身原有基礎上有新的提高。對于有個性的學生,體育教師不能忽視他們,也不要扼制學生的個性發展,要善于深入他們的生活,了解并分析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新時期的體育教師必須平等對待學生,尊重每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做學生個性發展的引導者。
4.2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構成新型教學體系
新時期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學上的授受關系、人格上的平等關系、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系。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創造輕松活潑的人際關系。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們的體育教學無論從教育目的、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無不強求一律,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似乎是一個模式鑄造出來的,這嚴重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我們應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構建科學、先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為豐富學生知識、優化知識結構、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4.3 創建個性、休閑、快樂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
個性、休閑、快樂一體化體育教學的基本含義是:以一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為保障的,是一個不斷完善與發展的綜合體育教學模式。它遵循“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思想,把發展學生個性和享受運動的快樂有機結合起來,并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4 強化自我意識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激發其自我活動的能動性,并給予充分信任和尊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變學生被動參加體育活動為主動追求。
4.5 引入心理訓練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不斷變化外界條件,使學生的身心狀態能經受勝利、失敗、挫折等順境與逆境的不同承受力,從而達到能自我調控程度。
5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個性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很多方面。只有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探索求知的欲望得到充分調動,才可能發現新問題,從而孕育出真正的創造性。新世紀的體育教師要樹立多樣性的思想,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為學生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的發揮提供適宜的土壤和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對體育學科教學中學生個性發展的研究[J].宿州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