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薩科齊近日到一個工地視察,一路談笑風生,全程被工人們簇擁,只差胳膊沒被友好的工人們一左一右地摟著。這么官民水乳交融的畫面,經傳媒放大后,不啻就是一出大選廣告攻勢。可誰料,不受政府控制的媒體,卻揭露出薩科齊花錢雇傭工人,一起演了這出戲。
只要是“戲”,一定是“假”的,但這種“假”與假牙一樣,沒有了就啃不動政治這根骨頭。所以,政治戲要全身心地投入扮演,否則就會“失分”。
至少奧巴馬的亞利桑那州之行是“失分”的,因為奧巴馬顯然忘記了自己是在演戲。話說奧巴馬2012年1月25日飛抵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總統(tǒng)駕到,州長來迎,并非慣例,可亞利桑那州女州長布魯爾卻偏偏獻殷勤,徑直到機場迎接奧巴馬。
女州長手捧一封信,稱是給總統(tǒng)的邀請信。有什么樣的邀請信需要當面給總統(tǒng)?數(shù)日后公開出來的副本顯示,這是一封邀請總統(tǒng)訪問邊境線的信。信中說,州長邀請總統(tǒng)一起到邊境走走,午餐自理。
亞利桑那州接壤墨西哥,是非法移民涌入的重災之地。該州擁護共和黨,原因是共和黨主張嚴格對待移民,收緊移民口,打擊非法移民。兩年前亞利桑那州通過了《移民法》,授予警察廣泛的拘捕和搜查非法移民的權力,這被奧巴馬領導的聯(lián)邦政府指為違反憲法。兩人從此心存芥蒂,此番女州長邀請總統(tǒng)到邊境走走,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機場上,奧巴馬原本期待的可能是一束鮮花,不料得到的卻是一封不知寫了什么內容的信。而女州長又急于在第一見面時間與總統(tǒng)探討治州之策,奧巴馬卻打起了“太極”,愉快地回憶起一年前女州長到訪白宮時與總統(tǒng)的會談。
奧巴馬顯然是想趁著機場的迎客氣氛把以前的那一“不愉快”來個當面化解,卻不料女州長與其爭論起移民、經濟等政策來。一張機場傳來的圖片顯示,女州長手指總統(tǒng)鼻子,嘴張得很大,讓人一看,就是一個“張口大罵總統(tǒng)”圖。
至于“口角”或“罵”了沒有,雙方事后也沒有確認,奧巴馬這一方只是說因為還有很多人等著與總統(tǒng)握手,總統(tǒng)就匆匆從州長身邊走開了,而女州長這一方則說,總統(tǒng)在她話還沒說完時就走開了,是很不禮貌之舉,是對她的不敬。
亞利桑那州的民主黨支持者要求女州長因“手指總統(tǒng)鼻子”向總統(tǒng)道歉,而女州長及共和黨的支持者則稱女州長向來說話時就有豎起手指的習慣,與禮數(shù)無關,倒是奧巴馬拋下民選州長的做法,顯然是忘記了自己也是民選出來的,并不是皇帝。
這一場爭執(zhí)發(fā)生在共和黨的地盤上,一個民主黨總統(tǒng)踏上共和黨領導的州,一個高明的會演戲的總統(tǒng),一定會在“禮數(shù)”上做盡功夫,想想,一個女州長纏著總統(tǒng)不放,最后演戲失敗的必然是州長而非總統(tǒng)。但奧巴馬顯然忘了這是在演戲,他提前出戲,憤然甩手離場,丟掉了本可掙下的政治分。
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一下澳大利亞的女總理吉拉德。女總理也與奧巴馬一樣,被一個反對黨領袖所邀請,到土著地區(qū)搞一個儀式,不料土著人對這個反對黨領袖恨之入骨,聽說她來了,就群起抗議,土著人沖擊儀式,女總理慌亂中,跑丟了一只鞋。
女總理干脆就扮演“狼狽戲”,一頭鉆進高大保安的懷中,由保安抱著沖出包圍。事后,土著領袖全部“負荊請罪”,均認為冒犯總理為愚蠢和不敬之舉,總理跑丟的鞋子也“完璧歸趙”。
奧巴馬的“被罵戲”與女總理吉拉德的“狼狽戲”,均是在無數(shù)個攝影攝像的鏡頭前上演的,此時強勢的領導人“示弱”與“謙卑”,無疑是博取人們同情心的最好機會。
角逐今年總統(tǒng)大選的法國社會黨熱門候選人奧朗德,正在為一場競選造勢活動發(fā)表演講,豈料,一名其他黨的反對人士突然跑到前臺,潑撒了他一身面粉,奧朗德立刻變成“雪人”。在事后回答記者提問時他說,他不會因此更換安保人員,稱被反對者用各類方式抗議,是不可避免的“職業(yè)風險”。以前曾有一名年輕人隔空對罵在街頭視察的薩科齊,薩科齊氣不過,大喊那名青年別縮在樓臺上,“有種就下來”和他單挑獨斗。法國式的入戲與出戲,還真有點浪漫味。(摘自《世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