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在2011年世界富首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他之所以擁有500億美元資產,而且連年保持增長態勢,主要是因為他有超人的創業智慧。
巴菲特很小的時候就有創業頭腦,他五歲擺地攤賣口香糖,七歲到高爾夫球場撿高爾夫球倒賣,上中學時就開始和人合伙做生意。
到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以后,巴菲特非常不滿教授講的空洞理論。一次,教授講到創業投資問題,說投入和產出成正比,沒有足夠的投入,就沒有足夠的產出。教授舉例說:“如果你想創業,我給你一元錢貸款和一萬元貸款,其結果是大不相同的,一元錢你什么也做不了,而一萬元錢會讓你有充足的創業空間?!苯淌谡f完,巴菲特就站了起來:“教授先生,你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一元錢也可以投資,它創造的價值不一定比一萬元創造的價值少?!苯淌诜浅阑?,他覺得巴菲特在跟他搗亂,當場拿出一元錢,說:“我給你一元錢,如果你能用這一元錢創造出一萬元的價值,我給你擔保,讓銀行給你無息貸款一億元!”巴菲特鄭重其事地拿起那一元錢:“那就一言為定!”
同學們認為巴菲特只是說說而已,沒想到他真的用那一元錢去“投資”了。他通過親戚關系找到了一位投資人,并說服他買下了郊外一個坑塘,建成了垂釣園。巴菲特和投資人談的條件是,坑塘里的魚歸投資人所有,坑塘里的水歸他所有,他交給投資人一元錢作為預付款,如果將來產生收益,他再向投資人上交收益的10%。投資人笑了,說:“坑塘里的水能做什么,你要用就隨便取吧,我不要你的錢,只要你不把水淘干就行。巴菲特不同意,一定要投資人收下一元錢,還正正規規地簽了協議。
垂釣園開張營業了,許多人都到那里去釣魚,因為那里有一種其他地方沒有的野生魚,肉質非常鮮美。開始的時候,垂釣者釣完魚就順便盛些塘里的水,把魚拿回家。后來,巴菲特在塘邊立了塊牌子:“塘水收費,每升一元。”開始人們寧愿從別處取水也不花錢買塘里的水,可是后來,人們紛紛買起了塘里的水。就這樣,每有一位垂釣者進園,巴菲特就賣掉兩升水,幾個月的時間,巴菲特就盈利一萬元。連那位投資人都覺得奇怪,塘里的水怎么能賣錢?巴菲特告訴投資人,他在說服投資人買下那個坑塘之前,就已經做了實驗,那個塘里的那種野生魚只能在那個塘里生存,離開那個塘就會死去,而且味道也不會再鮮美。正因如此,他才“投資”買下塘里的水。投資人立刻對巴菲特刮目相看,說他是個商業奇才。
一年之后,巴菲特找到教授,還了那一元錢,并說了自己用一元錢的創業投資經過。教授目瞪口呆,當場給銀行家朋友打電話,給巴菲特申請一億元無息貸款。
巴菲特一元錢創業的故事告訴我們,創業能否成功,不取決于創業資本的多少,而取決于創業智慧和對市場的洞察力。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能夠有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抓住未被別人發現的商機,即使投入很少,也能獲得最大成功。
(摘自《讀書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