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11月19日封面文章
幸存而非勝利
2012年總統大選中,奧巴馬獲得的選票比4年前少了近900萬張,可以說,這次連任對奧巴馬而言,與其說是勝利,不如說是幸存。如今,美國困難重重。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政府已經分崩離析。民主黨大力推行醫改和綠色產業,導致財政赤字過高,而反對派共和黨則只會一味唱反調。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聯邦政府極為不滿,信心不再。
過去4年里,奧巴馬本來應該在經濟蕭條時,全力以赴地拯救房市和銀行,然而他卻花大力氣通過極具爭議的醫療改革法案。這一次,他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現在,美國面臨的最大、最緊迫的挑戰是:失業率依然居高不下,年輕人和少數族裔尤為嚴重;相比于其他國家,美國的教育亟須改革,以適應全球化的競爭;美國的社保體系不斷變大,但在職人員卻在減少,州養老金缺口高達萬億,兩黨卻束手無策。因此,再次當選后,奧巴馬不應再許諾大膽的改革,相反,他應致力于減少赤字、改革稅制,以恢復美國的經濟。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11月17日封面文章
大解雇時代
如今,一場全球性的失業風暴正向各國蔓延。《東洋經濟周刊》文章稱,素以穩定著稱的日本企業也難逃一劫。經營者難以承受終身雇傭制帶來的成本壓力。索尼、松下等大型企業全年裁員計劃動輒上百萬人。文章稱,若發現公司近來頻換高層,股東變更,或是領導態度有變,分派任務減少等情況,要警惕是否已經上了裁員黑名單,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并且努力加強自身實力,以適應這樣的大解雇時代。
韓國《韓民族21》雜志11月12日封面文章
30歲最進步
《韓民族21》雜志對700名30多歲的人進行了名為“30歲政治意識和傾向”的調查。結果表明,雖然這些人表面上對政治不關心,但其實是社會最進步的一代。他們就業前后遇上了金融危機,在蕭條和不安中,他們深知政治參與的必要性,擅于民主化斗爭。雖然大多數都表示自己是中立的,但與其他年齡層的人相比,他們對大選和各黨候選人更為關注,還認為大選出現政權交替的話會更利于國家發展。
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志11月刊封面文章
快速變革
《哈佛商業評論》文章稱,如今世界瞬息萬變,傳統的上下級層級結構已不再是制勝法寶,企業需要建立一個靈活的網狀結構作為補充,以實現快速變革。這個網狀結構的工作人員由公司各部門的志愿者組成,沒有嚴格的上下級關系,并在8個原則指導下工作,即建立緊迫感,創建指導團隊,形成戰略變革愿景,探討交流,快速行動,及時慶祝短期成果,絕不松懈,以及將戰略變革思想融入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