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土地開發整理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按照土地的利用總體規劃或者城市建設規劃所確定的用途和目標,并采取法律、行政、工程技術以及經濟等有關手段,對土地利用的現狀進行改造、調整以及綜合治理等措施,從而不斷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利用率,改善生活、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的過程。但是在實際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必須引起重視。
1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1.1 土地開發整理體系不健全
土地開發整理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工程涉及面比較廣,如果單獨一個部門是無法完成的,目前在貴州地區由于各個地區各個部門的開發整理規劃不統一,標準也有很大的差異,政策各異,從而造成了項目重復、資金管理混亂,土地開發整理混亂的局面。
1.2 工程設計不合理
由于設計人員對項目區的土地利用現狀、社會經濟以及環境條件等沒有進行詳細的調查,從而導致部分的規劃設計脫離實際,并且在土地開發整理過程中,大面積進行土地平整,石坎工程,工程量統計不準確,在水利工程方面缺乏設計的依據,工程量統計不準確,設計混亂,從而導致計算和設計的結果不合理,造成很多的浪費,并且不能有效達到提高生產力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1.3 投入資金不足
目前,由于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畝均投入有幾千元,因此如果想要達到綜合整治的目的,實現優質的更地要求是很難做到的,尤其是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工程,并且目前的耕地開墾費用是很難滿足實際的需求的,由于投資的資金不足,從而導致在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過程中,出現輕質量、重數量;輕整理項目,重開發項目的現象。
1.4 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和《土地承包法》相沖突
在實際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過程中,如果想要實現土地開發整理,滿足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需要,必須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區域內的村、田、橋、渠等進行綜合的整理和統一規劃,因此這就必然會打破土地承包經營權界限和土地所有權界限,但是在《土地承包法》中的第九條規定:“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權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由此可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和《土地承包法》之間有沖突。
2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建議
在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工作中,為了保證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工作能夠有序、健康、規范的開展,在具體的工作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建立健全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體系。
為了保證土地整治、土地整理規劃a2047b1674b3fa898f1f0189ab12c07b02073f46f7b1a8b50980c716ed545e2d工作的順利進行,所以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建立土地開發整理規劃領導小組對整個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全權負責,同時,應該按照各個部門的職責,將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工作的任務落實到各個部門、鄉鎮,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從而可以將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工作明確目標,落實責任,使各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合力攻堅,從而保證整個項目工程有效的開展。
(2)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地開發整理規劃。
土地開發整理規劃是一項工程設計要求極高,并且也是一項理論性、科學性和技術性極高的工程,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制定科學合理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并且應該注意農田水利的規劃、林帶的規劃、居民點規劃、道路的規劃,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劃等,在工程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做到以科學數據為依據,遵循理論性、科學性以及技術性的原則,從而保證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科學,促進土地的可持續利用。
(3)加強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投資。
土地開發整理規劃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資金是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關鍵。所以應建立資金保障體系,保證資金的合理運用。可以建立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資金,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籌集和使用土地開發整理規劃資金。并且可以組織群眾人民投資、投勞,并按照誰整理誰受益的原則進行吸引廣大群眾的投資。還可以利用金融部門貸款,可以根據土地抵押債券可靠性、穩定性并且償還周期長等特點,從而促進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具有充足的資金來源,促進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工作的進行。
(4)加強土地開發整理規劃項目管理。
在進行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項目的建設后,應該加強項目工程的前期和中期的管理,并且應該有項目承擔單位負全部責任,對項目竣工之后,可以將項目實施新增加的耕地有國家進行統一的管理,然后再采取對外公開招標,并且同時還可以將土地開發整理規劃過程中進行投資建設防護林,并且還可以進行聯合耕地發包的收入為工程項目長期有效的管理費用,從而可以保證土地開發整理規劃項目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周鵬.淺談貴州省土地開發整理規劃設計存在問題及建議[J].吉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