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研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能夠引起商品的價格變化開始,通過進一步分析能夠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及其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認為商品的價值和價格都是外因通過內因作用引起變化,商品的價值和價格都是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決定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價格論。
關鍵詞:生產 水平 價值 價格
中圖分類號:F0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0-288-03
筆者在2012年第3期《經濟師》發表的文章中定義了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生產力的量和商品內在差別這個內因,在整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這個外因的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價值是由外因和內因共同決定的。”定義了商品的價格:“商品的交換價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生產力的量和商品內在差別這個內因,在市場中通過影響價格的諸外因作用下形成的,商品的價格是由內因和諸外因共同決定”的之后,再就幾個重大問題進行探討。
一、價格理論中的哲學問題
1.商品的價值是什么創造的·我們從商品是什么來探討這個問題,商品首先是財富、商品是人們在商品社會用來交換的財富。商品是財富這就說明商品的價值是代表商品本身在商品社會中財富量的多少——即商品的價值是財富量多少的表現。商品的生產是人的勞動和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共同結果或產物,在商品的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同人的勞動一樣具有創造商品價值的作用,區別只是人的勞動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創造,生產資料是無主觀能動性的創造,這一點我們不能忽視。比如:一粒小麥掉在土壤中第二年就可生長出上百粒小麥,生產工具能夠代替人的勞動、擴延人的勞動、提高人的勞動效率等等,這些都說明了生產資料在生產商品創造價值中有著人的勞動不可替代的(如同大自然一樣具有神奇的創造性)創造作用。我們只強調勞動者人的勞動是創造商品的價值的唯一性,而忽視了生產資料在創造商品價值中的創造作用,只承認人的勞動種出的小麥才有價值,才是財富,而不承認用耕牛或拖拉機種出的小麥也一樣有價值也是財富,就等同于忽視了大自然創造了人和萬物的作用一樣,是不全面或是片面地看問題。通過討論我們可以回答商品的價值是生產商品消耗了的社會生產力創造的。
發展生產力是硬道理,滿足勞動者人的發展需要是我們人類生產活動的目的,發展增長生產資料物質財富是手段、是基礎,勞動者人和生產資料在生產商品過程中要同樣重視他們的作用,二者的統一結合才能創造更多的商品——財富。我們要學會養雞取蛋,不能殺雞取蛋,革了哪一個的命都要犯錯誤,這也是我們應該認真總結和吸取的一個教訓。
2.商品的價值為什么不能用勞動的價值來決定·商品的價值、勞動的價值都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決定它們的是客觀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其一是說人類社會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發展,人們勞動的成果從沒有富余到有了富余,從出現了實物交換到商品貨幣交換,商品和勞動成為商品的產生及其商品的價值和勞動的價值都是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比如:在一定的生產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