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拍場大戲連臺
從9月到11月,從中國古代書畫到西方當代藝術,紐約拍場大戲連臺。經濟不穩定嗎?市場不景氣嗎?君不見紐約蘇富比、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專場勢如破竹,雙雙打破單場拍賣紀錄。君不見在此之前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中國藝術品同樣表現搶眼,兩大公司相繼收獲超過4,000萬美元。誰是市場中心?誰又是市場中堅?正所謂結果才是硬道理。
在為期一周的戰后及當代藝術專場拍賣中,紐約該季的總成交額為11.48億美元。其中,佳士得蘇富比當代藝術夜場3.75億美元,日場8,900萬美元;佳士得當代藝術夜場4.12億美元,日場9,600萬美元,沃霍爾專場1,700萬美元;菲利普斯當代藝術夜場7,990萬美元。
里希特、沃霍爾預熱紐約大拍
在紐約秋季大拍舉辦之前,里希特和沃霍爾已經提前為這季的拍賣熱身了。
10月12日,在倫敦蘇富比舉辦的當代藝術夜場拍賣上,里希特的抽象畫《Abstraktes Bild (809-4)》成為最受關注的作品。這件作品尺幅巨大、顏色鮮艷,被視為里希特抽象繪畫中可進入世界博物館級別的作品。
蘇富比當代藝術部負責人亞歷克斯·布萊希克(Alex Branczik)曾如此鼓吹這件作品:“是里希特抽象畫杰作之一,為收藏家提供了一次購買這位在世藝術家最重要作品的機會?!备鼮槲说氖牵撟髟鵀橐魳反髱煱@锟恕た巳R普頓(Eric Clapton)收藏。作品于2001年首次出現在市場上,克萊普頓在紐約蘇富比以340萬美元購得,這次,作品的估價已上漲至1,410-1,880萬美元,最終以3,420萬美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個人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也是目前在世藝術家中最貴的作品。
安迪·沃霍爾視覺藝術基金會為慶祝成立25周年,拓展對視覺藝術的支持力度,將基金會所藏的沃霍爾部分作品釋向市場。其中,受其委托,紐約佳士得首次沃霍爾專場拍賣于11月12日舉行,作品均為基金會珍藏?;饡团牡淖髌房倲党^二萬件,上拍的作品包括油畫、素描、攝影作品、版畫及印刷資料,其中部分作品的價位在百萬美元以上,但大多數為十萬美元以內,總估價約為1,000萬美元。這次拍賣被人稱作為“網上傾銷”,有人擔心大量作品流向市場會降低沃霍爾作品在市場上的價位。本次拍賣吸引了美國、歐洲、俄羅斯、中東、中國等地的買家。其中,兩件“瀕危物種”系列的作品位居本場拍賣前兩名,其中《Endangered Species: San Francisco Silverspot》以125.8萬美元成交,拔得頭籌,另一件以84.2萬美元成交。20世紀60年代創作的《杰奎琳》估價20-30萬美元,以62.6萬美元成交,其中,部分攝影作品及版畫高于估價成交,打消了拍前疑慮。
蘇富比夜場創268年歷史
11月13日,紐約蘇富比率先拉開“戰后及當代藝術”拍賣的序幕,當晚夜場實際上拍作品為69件,11件流拍,兩件臨時撤拍。拍賣總成交額為3.75億美元,刷新史上公開拍賣成交紀錄,成為該公司268年歷史以來,單場拍賣成交額的最高紀錄。
其中,對當晚成交貢獻最大的是西德尼·科爾(Sidney Kohl)及其妻子收藏的8件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的作品。這對夫妻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購買了這批作品,收藏至今,蘇富比全球當代藝術負責人托拜厄斯·梅耶(Tobias Meyer)如此評價這批作品:“是至今仍藏在私人藏家之手的頂尖藝術品,在最近的幾十年都沒有出現過?!?/p>
不負眾望,這組作品使得蘇富比當晚的專場取得決定性的成功,本場成交最高價為圖錄封面——羅斯科作品《一號(玫瑰紅與藍)》(No. 1-Royal Red and Blue),該作完成于1954年,這是羅斯科首次在美國美術館舉辦個展的作品,為8件展覽作品中的一件,該展對羅斯科之后的創作具有里程碑意義。作品估價3,500-5,000萬美元,在5位買家激烈而漫長的爭奪后,最終以7,512萬美元成交,該作由蘇富比“印象派及現當代藝術部”副總裁查爾斯·墨菲特(Charlie Moffet)競得,今年5月,他曾代表里昂·布萊克(Leon Black)買下蒙克的《吶喊》。
波洛克1951年完成的作品《第四號》(Number 4),畫面由紅色、藍色、黃色、綠色、桃紅色和金色等顏料組成。在過去的20年,只有8件波洛克的點滴畫作品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大部分作品被各大國家級博物館收藏。這件上拍的作品完成于1951年初,是20世紀50年代藝術家點滴畫成型時期創作的,雖然尺幅不大,但彌足珍貴。作品估價為2,500-3,500萬美元,以4,040.2萬美元成交,打破波洛克的個人拍賣記錄(前一次拍賣紀錄是今年5月在紐約佳士得2,300萬美元成交的《第28號》;個人成交紀錄則是2006年11月在蘇富比私人交易中以1.4億美元成交的《第五號》)。
2011年11月9日,克利福特·史蒂爾(Clyfford Still)的4件作品領銜紐約蘇富比“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成交總額為1.141億美元,《1949-A-No.1》更是以高出兩倍估價的6,168.2萬美元成交。在當晚專場上,其作《1948-H》估價1,500-2,000萬美元,場內買家以遠遠低于最低估價的988.2萬美元輕易收入囊中。
此外,該組作品中,德庫寧的《抽象畫》估價1,500-2,000萬 美元,以1,968.2萬美元成交;哈夫曼的《涅槃》以456.2萬美元成交;弗蘭茲·克蘭(Franz Kline)的作品《謝南多厄河》(Shenandoah)估價650-850萬美元,以932.2萬美元成交,創下藝術家個人作品最高拍賣紀錄。
弗朗西斯·培根于1954年創作的作品《無題(教皇)》(Untitled-Pope),這是他的“教皇”主題其中的一件,也是他最為人熟知的一個系列,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于西班牙藝術家委拉斯貴支的著名肖像畫《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在這次拍賣之前,這幅畫已被藏家藏在家里近40年,這位藏家于1975年在倫敦蘇富比買下這件作品,當時的價格是7.15萬英鎊。現在,這件作品估價1,800-2,500萬 美元,最終以2,976.2萬美元成交。培根的另一件作品《伊莎貝爾·羅斯松肖像寫作》(Study for Head of Isabel Rawsthoren)估價900-1,200萬美元,最終以933.2萬美元成交。
里希特作品有4件上拍,其中專場的第四件拍品《抽象畫》(Abstraktes Bild),最終以1,744.2萬美元成交。
日本藝術村上隆1998年的作品《丁丁的城堡》(The Castle of Tin Tin)以422.6萬美元成交。送拍買家于1999年,作品在美國洛杉磯的Blum Poe畫廊首次展出時,以2.5萬美元買下。
在當晚拍賣中,沃霍爾的作品一共有7件上拍,其中,其紙上作品《自殺》(Suicide)估價600-800萬美元,最終以1,632.2萬美元成交,遠遠超出沃霍爾之前紙上作品519萬美元的紀錄。之后的兩件紙上版畫作品也取得不錯的成績:《吻》(The Kiss)以926.6萬美元成交;《Cagney》以657.8萬美元成交。而之前期待較高的作品《綠色事故(兩次綠色事故)》(Green Disaster -Green Disaster Twice)反而成交一般,以1,520.2萬美元成交;估價300-400萬美元的《Martinson Coffee》流拍。
在前半場的重品拍賣之后,該專場成交價逐漸在估價范圍內,而且流拍作品增多。安德魯·古斯基、杰夫·昆斯、理查德·普林斯等人的作品也在流拍之列。
佳士得連破紀錄
雖然紐約蘇富比的成績讓人振奮,但紐約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更讓人瘋狂。當晚實際上拍作品73件,克利福特·史蒂爾的《PH-915》臨時撤拍,僅6件流拍,成交率高達92%,成交總額為4.12億美元。6件作品成交價在2,000萬美元以上,11件作品超過1,000萬美元,67件作品成交價超過百萬美元大關。“在過去6年,佳士得引領當代藝術單一專場第一次跨過2億美元、之后是3億,現在越過4億美元大關?!奔咽康脩鸷蠹爱敶囆g全球總裁布雷特·格爾維(Breet Grovy)如是評價當晚的拍賣。
紐約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首件作品就讓人激動,克里斯托弗·沃爾(Christopher Wool)于1988年完成的作品《無題》(Untitled)以遠遠高于估價的193萬美元,巴黎藝術商John Sayegh-Belchatowski將其收入囊中。接著上拍的是考爾德的作品《警察》(Policeman),估價120-180萬美元,最終以422.6萬美元成交。
當晚的成交再次彰顯了沃霍爾在當代藝術市場上的主要明星價值。其作《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以4,376.2萬美元成交,成為當晚專場成交價最高的作品。而其絲網版畫作品《馬龍·白蘭度》以2,371.4萬美元成交,難怪有人形容作品“透出了一種未經修飾的性感和強大的氣場”。該作由藝術商及紐約現代美術館藝術總監唐納德·布賴恩特(Donald Bryant)送拍,購買這件作品的是倫敦藝術商海利·吶哈德(Helly Nahmad),他之前關注的主要是印象派繪畫及現代藝術——這一交易也許象征了市場的一種轉變。另一位競拍輸了的買家是喬斯·摩嘉比(Jose Mugrabi),實際上,他曾在1997年于紐約蘇富比以165.2萬美元買得這件作品,在2003年又將作品在紐約佳士得以504.7萬美元賣出,買家就是布賴恩特,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樁非?!吧衿妗钡慕灰住?/p>
此外,沃霍爾的《5位死者》(5 Deaths)以814.6萬美元成交,在拍賣之后,沃霍爾作品藝術商喬斯·摩嘉比難以置信地搖頭說道:“現在的市場真是太神奇了,我記不得曾經看過比這場更好的拍賣。”在當晚的拍賣中,布賴恩特還參與了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的《無題》(Untitled)的競拍,該作最終以1,016.2萬美元成交。杰夫·昆斯的《郁金香》(Tulips)以3,368.2萬美元成交,刷新昆斯的個人作品拍賣紀錄。之前拍賣紀錄為2011年5月10日在紐約蘇富比以1,688.2萬美元成交的《粉紅豹》(Pink Panther)。
弗蘭茲·克蘭在這個秋拍的表現可謂紅得發紫,1957年創作的作品《無題》(Untitled)為紐約佳士得重點推出的拍品,拍賣公司將其作為夜場圖錄的封面。作品估價2,000-3,000萬美元,最終以4,040.2萬美元成交,這一成交價打破藝術家剛剛在紐約蘇富比開創的紀錄。在此之前,克蘭的最高成交價為2005年5月在紐約佳士得上拍的作品《Crow Dancer》,成交價為640萬美元。其另一件作品《德·美第奇》(De Medici)估價500-700萬美元,最終以1,105.8萬美元成交。另一件作品《無題》以646.6萬美元成交。
羅斯科和里希特的抽象作品表現同樣出色。羅斯科的《黑色條紋(橙色、金色和黑色)》(Black Stripe-Orange, Gold and Black)估價1,500-2,000萬美元,成交價為2,136.2萬美元。里希特的《抽象畫779-2》以1,531.4萬美元成交。
在2012年上半年的拍賣市場上,巴斯奎特的作品連續兩次打破紀錄(之前的最高紀錄為2012年6月在倫敦佳士得取得的2,010萬美元的成交價)。在當晚,其1981年創作的作品《無題》也是該場亮點之一,作品最終以2,640.2萬美元成交,再次打破藝術家個人作品成交紀錄。這件作品曾在1988年以11萬美元成交。
理查德·迪本科恩(Richard Diebenkorn)的《Ocean Park # 48》,估價800-1,200萬美元,以1,352.2萬美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前一次拍賣紀錄為2011年5月11日在紐約佳士得以769.8萬美元成交成交的《Ocean Park 》)。法國Fran?ois-Xavier Lalanne的《Moutons de Laine', Un Troupeau de 24 Moutons》以568.2萬成交,創個人最高排名成績。
此外,另外幾位藝術家本次成交的作品也創下個人作品成交紀錄: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Schulhof’s Curve》以288.2萬美元成交;馬克·格羅特雅(Mark Grotjahn)的《無題(紅色蝴蝶II)》(Untitled-Red Butterfly II),估價200-300萬美元,以417萬美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作品的拍賣紀錄(之前紀錄為今年5月9日在紐約蘇富比以209.8萬美元成交的《無題(黃色蝴蝶III)》Untitled-Yellow Butterfly III);喬治(George Condo)的《The Manhattan Strip Club》以131.4萬美元成交。
深挖井 廣撒網
顯然,歐洲危機也無法阻止當代藝術的瘋狂前行。佳士得副總裁,也是負責當晚拍賣的專家Koji Inoue在拍賣之后表示:“太讓人驚訝,當代藝術已成為市場上的藍籌股,我想,我們只是看到了開端。”其對手蘇富比也表示了同樣的喜悅之情,梅耶在拍賣會無法抑制激動之情:“蘇富比今晚大獲全勝,如果你想談論市場正在健康地發展,這就是例子。”
英國《電訊報》以《金涌未來藝術大師》(Gold Rush for 'Old Masters of the future')為題報道了紐約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文章開篇講道,“當超級富豪去購物時,沃霍爾或者羅斯科似乎是列入他們清單的必需品?!?/p>
在鑄就沃霍爾、波洛克、羅斯科等戰后藝術家天價市場的同時,這幾家拍賣公司不斷加大當代藝術市場的后續跟進力量,將有利可圖的版塊挖深挖透。在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中,去年大力推出斯蒂爾作品,今年又主推克蘭的作品,價格迅速提升。巴斯奎特、里希特也是最好的例子。巴斯奎特在今年連續3次打破個人拍賣紀錄,難怪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國際專家羅塞·高杰(Loic Gouzer)自信滿滿的表示,“巴斯奎特的才華逐步被市場認可,他已成為與沃霍爾、德庫寧和波洛克比肩的大師級人物?!?/p>
然而,達明·赫斯特在這季的拍賣中出局了。自從其2008年蘇富比為其舉辦個人拍賣專場之后,赫斯特的市場行情一直呈現下降趨勢。盡管泰特現代美術館在2012年為其舉辦規模最大的個展,高古軒曾將其所屬的13家畫廊在年初全部展出他的作品,但對赫斯特來說,今年的市場仍舊沒有起色。
“因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形勢不容樂觀,我們變得越來越嚴肅了?!奔~約蘇富比當代藝術部負責人亞歷克斯·羅特(Alex Rotter)如是說,“在2007-2008年出現的一些天價作品現在已成為明日黃花,收藏家的心態傾向更為保守,他們從大量的作品中精挑細選,慎之又慎。買家更為傾向于純手工創作的藝術品,而不是‘藝術工廠’批量生產的那種。”
口味發生轉變的原因還在于這個時代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藝術品,促使買家去購買。“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購買藝術品的節奏非常緩慢,現在,藏家不斷通過各種藝博會和拍賣,接觸新的藝術品,他們積累藝術品的速度就要快得多。”藝術咨詢家 Lisa Schiff表示,這些買家在5-10年時間,就會重新審視自己購買的藏品,所以市場上才會更多更頻的出現最近成交的藝術品。
雖然在本季拍賣中,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新晉買家的購買熱情并不高。但拍賣場上仍舊不乏亞洲買家的身影。蘇富比大中華地區及南亞地區主席黃林詩韻受電話委托,參與競拍羅斯科的作品。而華爾街日報報道,一名中國男子以72.2萬美元購買了一件利希騰斯坦的雕塑作品。與現代藝術與印象派的營銷不同,蘇富比、佳士得以更大的力量構建當代藝術的全球消費市場,網羅全球買家。羅斯科作品在近年來價格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俄羅斯和中東買家的參與。
而里希特更是這種策略獲得成功的最好例子。從2011年秋季開始,多家重量級美術館共同舉辦名為“格哈德·里希特:全景”的作品回顧巡回展,確定其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在Artprice2011年全球藝術家作品成交最高的名單中,里希特當年的作品成交總額高達1.75億美元,躋身前十名,而且,在排名前十的藝術家中,他是唯一一位在世藝術家。2012年9月前,其出現在拍賣場上的作品成交總額已達到1.57億美元。雖然在本季拍賣中,作品價格上升的步伐有所減緩,但其市場前景,仍舊值得期待。進入2012年以來,在拍賣市場上,里希特的作品成交價超過1,000萬美元的已有十余件,更為重要的是,里希特的藏家遍及全球,后市交易流通性更大,歐洲各國、美國、中東、日本和韓國都有他的藏家。俄羅斯富翁藏家阿布拉莫維奇就曾在2008年以1,520萬美元買下里希特的一件抽象畫作品。
正如藝術市場分析專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Clare McAndrew)所言:“當代藝術是一個受供求推動的市場,這些藝術家在10年前還不值一文,但他們在藝術史上確立了一席之地,所以他們并不是冒險的賭注,這些真實成交的作品會在未來50年更受歡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