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致使整個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那么企業的風險也就不斷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業務也就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因素也不斷增多,研究企業經營項目的不確定性更為重要,如何處理好這些不確定性事項成為會計界更為關注的問題。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會計中存在的一些不確定性,并結合實踐經驗,總結了一些會計不確定性問題的處理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 不確定性會計 原因 原則 方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市場經濟越來越復雜,在這種環境下,企業財務信息使用者對財務信息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那么會計信息的不確定性也就被給予更多的關注,所以,如何減少、處理會計信息的不確定性日益成為國內外會計界關注的重要問題。
1. 會計信息存在的不確定性
1.1從外部環境來看會計信息存在的不確定性
1.1.1與外界進行經濟業務的不確定性。經濟的企業業務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個是經濟業務的結果本身很難準確地測量確定性,如無形資產的攤銷,每個數字是很難準確計算攤銷。二是經濟業務是復雜多變的不確定性引起的。尤其是一些創新經濟業務,如金融工具的創新主要是一個沒有被執行或合同的性能。由于金融市場金融工具從每分鐘不同,合同簽署后,往往存在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其他風險。三是經濟業務的結果在時間進入未來,從現在的(資產負債表日期)看到經濟和商業結果常常是不確定的,如或有項目等等。
1.1.2外部環境對企業經濟業務產生的不確定性。外部環境的變化是由于會計系統輸出(會計信息)與不確定性的一個重要原因,稅收和會計規則的變化,會計政策的變化將影響會計系統,會計信息的不確定性。
1.2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分析會計的不確定性
1.2.1會計要素的不確定性。會計元素是特定對象的會計。這種不確定性的因素主要表現在:首先,使用有限的靜態會計要素反映動態資本運動運轉和重新開始,將指向的臉,因為過度泛化結果反映出不確定性(不真實的經濟活動,復制整個外觀和本質);第二,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定義,比如會計資產和負債在美國,FASB在SFAC在未來經濟效益定義(資產未來經濟利益,負債的未來經濟利益犧牲),并確認第一個標準的定義是一致的。由于經濟效益在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這個定義的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和測量不確定度。
1.2.2會計的基本原則帶來不確定性。會計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準則。會計原則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第一,矛盾的原則使會計操作本身不知道課程采取,比如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原理原則,充分披露原則和原理的重要性;第二,基本會計原則如權責發生制,聲音是應用于人工估計和判斷,這必然會帶來會計不確定性。
1.2.3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帶來不確定性。比如現行的具體會計準則以及會計實務操作指南。具體標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要是在同一經濟業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允許使用不同的方法所引起的不確定性。
1.2.4企業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所引起的不確定性。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主要指的是,不同的會計人員由于技術水平、職業道德是不同的,同樣的業務處理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的問題。這不僅包括技術原因,也有管理壓力,會計人員的欺詐、合理的誤差原因。
2. 常見不確定性會計事項的處理措施
一般來說,企業的不確定性經濟業務主要表現在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當然經濟業務本身依然確立在權責發生制的基礎上,同時考慮到了未來發展的經濟利益和風險損失,在衡量和估算的時候還要考慮業務的相關性以及可靠性,不過實際上,從實際業務操作來看,可靠性應該給予更高的關注和重視。
在判定不確定性經濟業務及其實際計量時,最主要的也是難度最大的便是對“可能性”的正確判斷。不確定性經濟業務按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可分為很可能、有可能和極小可能的經濟事項,也可將檔數分得更細一些,比如五檔(基本確定、很可能、有可能、未必可能和可能性極小等),可能性一般可按概率來進行表述,如“有可能”的概率為50%等。\"可能性\"可采用眾數概率法、累計概率法和加權概率法進行評估。
從計量的角度來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對影響不確定性經濟業務結果的各種因素進行正確、合理地估計,同時,還要先確定好一種合理的計量屬性。從多年的實踐經驗來看,一般在進行不確定性會計事項計量時大都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在企業會計核算實務中,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具體操作簡述如下:
2.1對商譽的處理。一般而言,自創商譽存在于那些長期具有超額獲利能力的少數企業中。它既可以通過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確定,又可以通過股票市價總額與其凈資產重估價進行比較來確定。就現實來說,自創商譽可分兩步確認:①表外披露;②表內確認。作為企業無形資產與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并在若干年內進行分攤,計入損益中。
2.2對應收賬款的處理。企業通過計算其應收賬款以相應概率為權數的加權平均數,可得到比較準確的應收賬款額,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這樣做可以提高報表數額的可信度,向使用者提供真實的企業資產的信息。
2.3對或有事項的處理。對貼現應收票據、應收賬款讓售、新金融工具資產可能引發的企業利得或損失,同樣可采用概率估算結合多種方法揭示。但目前,對或有事項的控制、確認,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基礎工作:①完善法律法規。即要用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的行為,要加大對有不合法規。即要用法律法規規范企業的行為,要加大對有不合法規、欺詐行為企業的制裁力度。②發展信用擔保及社會公證行業。③進一步加強企業與社會、公眾的信息交流。
2.4對新金融工具的處理。對于確認與計量新金融工具,我們要把握好三點:①突破實現原則,允許在收益表中確認“交易中證券”的未實現收益。②突破傳統計量原則,允許按公允價值計量在交易中和可供銷售的兩類證券價值。③充分揭示風險,防止錯誤誘導。
研究企業不確定性會計是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可靠性的根本需要,以企業會計核算中不確定性事項為研究對象的,最終目的就是衡量不確定性經濟業務對一個企業的實際影響,扣除這些影響,為企業的相關利益人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數據,所以,我們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國家宏觀調控我們不能控制,但是作為財務人會和企業的領導人,要站在企業發展壯大的立場上,不斷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和會計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作者單位:龍煤集團雙鴨山分公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