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醫藥商業企業是醫藥產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四大體系”能夠按預期發揮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政府需依靠醫藥商業企業對于藥品分銷通路和藥品銷售終端的透徹了解及在推動步驟上的配合。如果忽略了醫藥商業企業在藥品供應鏈上的關鍵作用,將加大新醫改方案的實施成本。
【關鍵詞】 醫藥商業 企業 發展思路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的出臺,對于國家在推動新醫改新政的步驟和目標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
1. “一個目標”將成為構筑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長期指導思想和基本國策
“一個目標”,即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制度為總體目標,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醫療衛生服務,讓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這一目標必將成為我國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長期指導方針,其全面貫徹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醫藥市場消費結構,打破各區域中心城市、重點醫院對藥品和其他醫療資源的絕對壟斷局面,實現醫療資源在全國城鎮、鄉村全體公民范圍內的均等化導向、合理化配置。
對于醫藥商業企業而言,未來的發展戰略將面臨巨大的方向性調整,面向城市區域中心醫院等傳統的第一終端市場,不可能再占有市場拓展和售后服務、資源配置上的絕對優勢。為了維護大型醫藥商業企業在區域內的強大影響力和市場領導地位,企業必須向數量眾多、位置分散、規模集約程度小的城市社區醫院、縣鎮衛生院進行資源上的傾斜,這將使得大型醫藥商業企業采取的集中優勢資源開拓高端市場、迅速爭奪和鞏固市場份額、實現高額產出的資源配置策略不再靈驗。
相反,優勢資源在面對被稀釋的目標市場,如何科學配置,確保從第一終端到第三終端市場,在市場覆蓋和市場占有上不斷發展、突破,是醫藥商業企業在新的醫改方案實現持續、和諧、穩健和快速發展必須破解的戰略命題。
目前可預測的是,在第一終端,雖然大型具有區域強勢的醫藥商業企業仍具有不可動搖的優勢,但是醫院的醫藥消費能力不可避免地會由于醫改逐步到位,使患者分流,出現增長趨緩甚至負增長,第一終端對醫藥商業企業的增長貢獻呈下降趨勢;而在第三終端,限于市場拓展成本和配送成本效率上的困境,大型醫藥商業企業更多地選擇目標機會市場,不僅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市場培育,而且在加大企業整體運營成本、承擔資金運營風險的考驗下謹慎前行,收獲市場拓展的成果仍需假以時日。
2. “四大體系”是“一個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和具體表現方式
“四大體系”,是指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和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大體系為我國的醫藥商業“市場”組成結構勾勒出明確的輪廓,也為醫藥商業企業制定市場營銷策略、開拓第三終端市場指明了方向。醫藥商業企業圍繞國家在“一個目標”基礎上對“四大體系”的醫改思路,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促進國家醫改目標的實現,適應新醫改帶來的醫藥市場變局,是贏得新的發展機遇的關鍵所在。
2.1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方面。醫藥商業企業可利用整合上游供應商產品資源的優勢,開發疫苗產品線和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慢性病等藥品供應渠道,建立突發衛生事件對藥品的緊急配送服務預案,滿足政府疾病預控中心對公共衛生疾病的救治預防。醫藥商業企業可發揮終端網絡覆蓋優勢,協助政府疾病預控管理部門在加強健康、醫藥衛生知識的傳播方面對社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專題輔導宣傳,擴大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促進對社區終端網絡的市場開發,成為政府建立分工明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互動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合作伙伴。
2.2在醫療服務體系方面。醫藥商業企業可利用經營中藥系列產品的優勢,加強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和中醫院建設,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大力推廣中醫藥適用技術,支持中醫藥的發展;促進中醫藥的繼承和創新,搭建同生產廠家合作的渠道,傳遞產品研發信息,積極發揮通道增值作用,提升對中醫院的客戶服務能力。另外,還可利用開拓農村終端醫療衛生網絡的成果,協助城市中心醫院對口支援農村實施醫療衛生工作制度,使大型中心醫院在制定對口支援決策方面有的放矢,確保成果,在提升商業覆蓋農村終端網絡產出效能的同時,鞏固和持續增進同中心醫院的合作關系。
2.3在醫療保障體系方面。國家提出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體現了政府關心民生的決心,揭示了醫改的最終目標,這正好是國有傳統強勢醫藥商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藥品供應主渠道作用的關鍵時刻。因此,在開發農村終端網絡上,尤其是支持偏遠和貧困地區的農村兩網建設方面,國有醫藥商業企業要站在戰略的層面上,犧牲部分利益、履行社會責任,為政府實現全覆蓋的目標分憂解難,成為政府實現民生目標的得力助手。這樣從長遠看,必將贏得政府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從而為企業適應新醫改帶來的市場變局,持續快速發展、鞏固企業的領導地位奠定基礎。
2.4在藥品保障供應體系方面。國家的基本藥物制度成為實現“四個體系”發揮職能機制,進而實現新醫改目標的基本載體。作為大型醫藥商業企業,擁有藥物目錄全部藥品資源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因素,這些藥品資源并非市場化的結果,絕不能通過市場競爭去獲得,只有積極發揮企業的核心作用,成為政府推動新醫改方案的排頭兵,才有機會贏得政府賦予企業在基本藥物目錄內的藥品資源。
3. 新醫改為通過“八項支撐”,實現“一個目標”和確保“四大體系”預留了較大的探索空間。
“八項支撐”,即建立協調統一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高效規范的醫藥衛生機構運行機制、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可持續發展的醫藥衛生科技創新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使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建立健全醫藥衛生法律制度。從“八項支撐”對推動新醫改的步驟和達成的具體目標看,還未提出細化方案,更多地是對原則和把握醫改方向的描述;也未從醫藥產業供應鏈角度,提出如何實現產業上下游共同努力,探索新醫改方案深入推進的有效聯動機制。
深入推動新醫改需關注的環節主要是:
(1)從醫藥產業供應鏈的角度,確認實施新醫改方案的思路,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從我國目前的醫藥市場經營環境看,整個醫藥產業供應鏈是以公立醫院作為藥品主要銷售渠道,通過市場化交易維護自身利益,而在運行和行政管理方面依附于政府,形成了一個畸形的市場化供應鏈。在醫療體制改革過程中,需要醫藥商業企業擔負滿足醫院藥品需求的重任,在滿足人民群眾求醫問藥的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方面,同醫院共同承擔著神圣的職責。
(2)從提升我國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角度,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對于使用高端新藥特藥給予必要的考慮。我國醫藥產業的創新能力、藥品研發能力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在考慮基本藥物的同時,不能缺少對于新藥研發和高端藥物市場的培育,否則新醫改的實施將會成為制約推動醫藥產業升級的無形阻力。必須從政策上為高端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空間,培育良好的目標市場環境,促進國家醫藥產業鏈各環節同國際接軌,構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實力。
(3)從實施醫、藥分業的角度,解決公立醫院的醫療衛生問題。雖然公立醫院已實行產權改制,但是其物權、財權和人事權還歸政府管理,事實上管辦難以分離。只有醫、藥分業,才能徹底切斷醫院在藥品收入上的利益鏈,才能保障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完全實現。實施新醫改方案如果不能解決醫、藥分業問題,將對零售藥店形成致命打擊。如何解決全國零售藥店面臨的經營困境將成為新醫改的難題。
(作者單位:哈藥集團醫藥有限公司)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