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了學生在聽、說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初步交際能力,提高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
【關鍵詞】 技校英語教學 教學難點 學習興趣
擔任技工學校英語教學已經多年,深深地感覺到技工學校的英語教學正處于嚴重的尷尬期。技工學校的學生對英語的認知已經早已度過萌芽期,從小學到初中,而大部分學生已經對英語采取了完全放棄的態度,認為技工學校只是學習技術的地方。但是現在的用人單位在要求雇員掌握技能的同時也希望他們的知識是多元化的,所以英語就成為多元化知識的首選。那么怎樣才能使得同學們對英語這門課程“死灰復燃”呢?我認為還是要培養他們的興趣,養成他們學習英語的習慣,為他們開啟一扇門。
新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相聯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續不斷。教師應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設計每一節課,都使其有趣味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盡量多揚少抑,哪怕這個學生僅僅取得一點進步。幫助學生成功。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是幫助所謂的“后進生”制訂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幫助他們達到目標并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
許多學生感到聽英語困難,他們不會從語流中去理解意思,而試圖聽懂講話人所講的每一個詞。當他們聽到一個不熟悉的詞,或聽到詞的連續、弱化和簡縮說法的時候,往往不是繼續往下聽,而是抓住那個詞不放。這樣就對后面的內容顧不上聽,以至于不能整句或整段地理解句意,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訓練學生跟上講話人的語速,在聽的時候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詞要照常聽下去,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然后我讓學生學會預測和取舍技能。聽具有很強的未知性、隨機性和時限性。因此,最好先讓學生瀏覽一下題目及選項,做些預測性的心理準備,如出現數字、人名、地名,應引起重視;要特別注意關鍵詞、暗示詞、過渡句等,對上下文將要發生的事情及結果,做出符合邏輯的推斷,最后抓住結束語。因為結束語通常表達說話人的結論、態度和觀點。
當學生能聽清教師或磁帶所講的英語時,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就會提高,學習興趣就會愈來愈濃,對英語的好奇心也隨之越來越強,在課堂上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后,我每周進行一兩項聽力練習,內容包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謎語、聽英文歌和一些簡單的新聞和短評。聽完之后,及時做是非判斷練習,選擇題或問答題,然后立即公布答案,及時獲得反饋信息。經過一段時問的訓練后,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使許多學生慢慢習慣了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節目、聽英語講座,由此提高了聽的質量與效果。幫助學生創新思維。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新異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對策,并能夠獨特地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從思維的多向性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創見。
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可以培養學生對日常英語的興趣。英語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一種文化載體。課堂教學中,在學生?進行功能話題的交際中,結合教學內容,擴展交際情景,滲透有關英美文化的內容,可提高學生的文化差別意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的使用語言。應正確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多地了解西方人的文化和習俗,要作到這一點,教師在課堂上應注意延伸,不應只局限與練習其特定的語句而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在起始階段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材是相對固定的,但教學情景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情景下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對教材進行修正、開發和創造。現在的課堂要成為一動態、發展、富有創造化的過程,課堂不能僅限與教參提供的知識,還應有教師個人的知識和師生互動產生的知識。教師和學生在話語層次上認知、區分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正確使用語言,鼓勵學生使用交際策略。
教師除了教會學生掌握常用的詞匯和句型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英語為母語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比如,當有人夸獎你某事做得好時,按照中國的語言習慣會說:“我做得不好。”以示謙虛。又如,你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人們會說:你今天很漂亮。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你會按我國的傳統習慣說:沒什么。而按照英、美人的習慣.則應說:Thank you.或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以表示欣賞和感謝對方的贊美。我們在路上遇到了熟人。為了表示禮貌,我們經常要問:“您去哪兒?”如果在中午,就要問一聲:“您吃了飯嗎?”但是如果我們在路上遇到一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我們如果問他 Where are you going?他會很不高興,認為你在干涉他的私人生活。他們習慣說:What a lovely day, isn’t it?如果你問他 Have you had your lunch?他會認為你要請他吃午飯。如果我們的朋友買了一件東西,按我國的習慣,我們常會問他/她所買的東西的價錢多少。在我國和人交談時,問對方掙多少錢,似乎沒什么不可以,但對英、美人來講是絕對不可以的。
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了學生在聽、說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初步交際能力,提高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秀梅.淺談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J].中國輕工教育, 2003,(04).
[2] 方莉.中職任務型英語教學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07,(08).
[3] 季淑紅.中職學校英語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簡論[J].職業教育研究,2006,(04).
[4] 鐘桂香.基于中職學校英語教學困境中的新課導入技巧[J].衛生職業教育,20.
(作者單位:黑龍江技師學院基礎部英語教研室)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