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區人家”開欄語
最難回答的問題,也許是“什么是幸福”,但對于真正經歷過不幸的人來說,探討什么是幸福,也許是最膚淺的事情,他們只知道,努力享受現在的生活。在又一個5·12到來之際,本報“家話”欄目特別推出“震區人家”系列專題報道,采訪親身經歷過那場大地震的家庭,聽聽他們在地震之后,如何生活,如何快樂地生活。
經歷了那場地震后,這一家人明顯變得跟從前不一樣了,但你又說不出他們究竟不一樣在哪里。也許,是他們臉上那種平靜的笑容,讓你感覺不到背后可能藏著的那些故事的力量。
場景1 最熟悉的陌生人
周捷在小區門口接到了記者,笑著一把拉過去,從小區門口一直到家門口,她攬著記者胳膊的手就沒松開過,一點都不見外。相比很多人總會覺得記者是一個對自己生活的窺探者,周捷卻是例外的,這其實還只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剛進門就聽到樓上敲敲打打的聲音,“不好意思哈,在裝修。”男主人王勇一邊解釋著,一邊把我讓進門,不過這可不是在搞普通的裝修,是王勇自己設計的家庭影院,“我在頂樓弄了個家庭影院,正在施工,不過快弄好了。”聽到他的介紹我頗為吃驚,雖然有生活情趣的人不少,但這樣充滿技術含量的“情趣”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來的。看著王勇忙上忙下地跑著,周捷去廚房燒水準備沏茶,小女兒王靜瑤在樓梯上偷偷打量著我這個陌生人,想過來又有些害羞的樣子。一幅最普通的家常生活場景在記者面前徐徐展開,看起來這么寧靜幸福的一家人背后,會有怎樣的故事?
水燒好了,端著泡好的茶,記者坐在沙發上,開始傾聽一個有點傷痛又不乏幸福的故事。
場景2 當時害怕嗎
2008年5月12日,7歲的王靜瑤正在成都某小學的教室里上課。
“地震了,同學們快點跑出去!”在老師的組織下,王靜瑤和同學們都被疏散到了操場上。人生第一次跟地震近在咫尺,王靜瑤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站在操場上,開始有女同學小聲抽泣,原本已經忘了哭的王靜瑤似乎被這細小的聲音提了個醒,跟著哭了起來。
(“當時害怕嗎?”記者聽周捷講到這里時,扭頭問正在一旁傾聽的王靜瑤。小姑娘微仰著頭,用孩子特有的認真表情思考了一會兒,說:“不知道,開始不是很怕,但是后來有的同學哭了,我也有點害怕了,但是也不知道是怕什么,就有點想我媽媽。”幸好外公很早就趕到了學校,在地震發生之后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王靜瑤從學校接走了。)
場景3 我們還是按時下班的
與此同時,32歲的周捷正在成都市區某銀行里上班。
雖然從來沒有經歷過地震,但是成人的反應畢竟要快一些,發現是發生地震之后,辦公樓里的人都匆匆跑到街上相對開闊的地方。
“在街上站了一段時間,感覺地震好像過去了,我跟同事又回到工作崗位,因為我們的工作不比其他,必須要把事情都處理好才可以離開,我們還是按時下班的,絲毫沒有因為發生了地震就全都跑光了。”回到銀行,周捷繼續著地震發生前未完成的工作,一直到銀行的運鈔車來了,才算下班。但是此時她心里很惦記家里的人。
(雖然時隔4年,再說起當時的情形,周捷好像仍有點著急,原本抓著王靜瑤的手攥得更緊了,好像回到了4年前的那個下午。“我不像其他很多家長那樣對孩子要求特別高,我覺得不需要,她有她自己選擇的自由,我只想讓她無憂無慮地成長就夠了,因為每個人都要去享受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背著別人的包袱在自己的生活里艱難前行,那樣對她來說不公平。”如果不是體會過災難發生時自己對女兒的擔心,周捷可能也是一個望女成鳳的母親,跟所有的家長一樣。)
場景4 唯一的想法是早點到達
2008年5月13日,凌晨,天未亮,王勇開著裝滿食物和水的車前往都江堰。
不顧家人的反對,他就這樣出發了。因為地震導致公路垮塌,加上成都的出租車都在支援都江堰的路上,想從正常的道路上以最短的時間趕到目的地已經是不可能了,于是王勇做了一個自己也不知道是對還是錯的決定——抄小路。
讓王勇這么不管不顧的,是遠在都江堰的干媽一家人,能夠早點到達目的地,對他來說就是當時所有的希望。“路已經沒有了,沿途看到了很慘烈的景象,一棟7層樓高的網吧就只剩下5層了。”
(說到這里,王勇似乎再次被那些慘不忍睹的景象襲擊了一樣,沒有繼續往下說。)
場景5 最好的是沒有失去信心和希望
終于到達,幸好,干媽一家人在自己房子前的空地搭了一個棚子,雖然房子塌了,但是沒有人員傷亡,只是受了些驚嚇。
做了一些簡單的安排后,干媽家的人一部分上了王勇的車子,暫時前往成都安頓,一部分留守都江堰。接到了親人之后,王勇又載著他們往回趕,因為還要趕到北湖和周捷匯合。
(“干媽家沒有人員傷亡,算是萬幸,但是有的房子塌了,當時也是嚇得不輕,不過現在都好了。你說不害怕肯定是假的,但是最好的就是沒有失去信心和希望,現在他們的房子已經重建了,生活早就恢復正常了。”王勇一邊回憶著當時的情形和心情,一邊把裝修家庭影院的材料幫著往樓上遞。)
場景6 生活的真諦在于過程
記者一邊聽著這些故事,一邊跟他們踱步走向頂樓。
原本躍層的戶型,在這一家人的設計下,搖身變成了4層,而且每層都有自己獨特的用處。一樓是客廳和廚房,二樓用做臥房,三樓則是一個小型的家庭娛樂室。“我還沒弄好,就把格局和沙發弄完了,其他的等家庭影院弄完了我再慢慢來。”王勇帶著我一層一層向上走。
(這一家人這種享受生活的態度,也許正是從經歷災難的過程中領悟出來的。“以前總覺得走得快,拿得多就是好的,現在發現其實生活的真諦在于過程,雖然地震過程中比較幸運,沒有經歷親人的生離死別,但是深切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才是最想要的東西。”王勇說。)
場景7 最飽滿的果實
3樓的露臺,除了一塊有模有樣的假山石,幾盆剛開始怒放的花兒也奪人眼球。
給工人師傅打下手的王勇說,自己確實發生了很多變化:“對生活的態度算是最大的變化吧。”現在的王勇學會了“慢”下來。
“以前會比較急功近利,經歷那件事之后覺得人在大自然面前還不如一只螞蟻,所以心態平和是最大的財富,我感覺我們一家人都有這個心理上的變化。從前就會忙著工作,忙著奔波,忘了生活本身,現在發現好好享受現在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奢求太多。”現在王勇沒事就在家里陪周捷和女兒,很少像以前那樣經常出去應酬,在他心里,事業、家庭、生活應該也有了重新的排位:“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不像以前總覺得自己擁有的太少,要追求的太多,我對我現在擁有的生活有一顆感恩的心,很滿足,不奢求。”
(如果說一定要用時間和事件來證明這一家人發生的變化,未免太刻意了,生活本來就沒有什么統一的標準,而變化從來都是不容易被量化的。3樓和4樓的露臺上種滿了花花草草,王靜瑤拉著記者介紹品種,雖然在她的指點下我仍舊分不清芒果和石榴,但我知道,這幾棵樹苗一定能結出最飽滿的果實。)
TIPS
【當時地震了】
周捷:“原本以為是外面立交橋施工造成的晃動,有人喊了‘地震’之后才反應過來,當時沒顧得上害怕,畢竟是第一次遇到,就是很擔心家里人還有我女兒。”
王勇:“地震的時候我跟我母親在一起,判斷是地震的時候我就把她帶到衛生間,后來覺得也不是特別安全,我們倆就朝外面跑,恐懼肯定是有,更多的是擔心。”
王靜瑤:“老師說地震了讓我們往外跑,當時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來看到同學哭,我就有點害怕了。”
【現在生活著】
周捷:“現在我就覺得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好的,經歷了一些事情,看到別人怎么度過危難,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王勇:“現在我的心態平和了,去參加一些婚禮或者葬禮,都會比較平靜,不管生前多么富貴,很多東西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所以不會太計較得失。”
王靜瑤:“現在就比較喜歡跟爸爸媽媽和家里人一起待著。”
【他們對你說】
周捷:“有時間就多陪陪家人,不要在不幸發生之后,才后悔自己以前給家庭的時間太少。”
王勇:“做人做事不要急功近利,有一顆平常心最重要。”
王靜瑤:“如果以后還遇到什么突然來的災難,不要先害怕,不要馬上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