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從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探討,提出了一些新的構想,并結合實際教學工作對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研究。
專業英語研究探討教學改革一、引言
隨著各國間合作交流與競爭的日益加強,世界經濟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社會中各個領域的對外交流也越來越廣泛。社會對外語能力的需求逐漸轉向應用型。英語作為人類交往工具的國際性語言,它的學習已不再是僅僅作為一門學科,更多的承擔進行交流與合作的溝通作用。作為這樣的溝通平臺,直接閱讀和翻譯英語書刊論文,學習國外的先進科學技術,把握科技發展的新動向,都離不開專業英語。專業英語的教學是培養學生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復合型、通用型人才的關鍵環節。因此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就業前景和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
專業英語的教學是培養學生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復合型、通用型人才的關鍵環節,對于高職學生的專業英語教育也同樣呈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是,高職教育中的專業英語教育應不同于本科專業英語的教育。從學制上為三年的高職教育與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不僅從教學時間上縮短一年,并且從生源上也比本科生源稍遜一籌。這就要求針對高職學生教學的專業英語應更加具有針對性、直接性和有效性。根據教育部提出的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高專的教育應從專業學科為中心向職業崗位為中心轉變。專業英語的教育教學也應該圍繞這一思路,以培養適應職業和崗位所需的專業英語應用人才為目的。
二、現狀分析
針對高職教學特點,專業英語教學的開展已經進行多年,但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筆者作為專業英語教師就在教學中遇到的情況提出以下現狀問題。
1.教材分析
目前,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采用的是課本式教材,重閱讀薄應用,其形式同基礎英語教材極為類似,大多是對簡單專業基礎知識的介紹。當然,專業英語是從基礎英語到雙語教學轉變的中間過程量,難度不易過高,但枯燥的內容無法促使學生對專業英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也就沒有學習專業英語的熱情。
2.學生現狀分析
就高職學生生源來說,學生的英語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更有甚者則對英語的學習出現厭煩和抵觸的情緒,并且,學生的英語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生源主要有兩種,一是普通高中畢業生,二是從中職、中專或是職業高中升入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差距較大,如果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就會更加厭惡專業英語的學習。
3.師資力量分析
高職院校的專業英語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專業教師缺乏扎實的英語授課基礎,不能夠根據文字語言進行分析。這種顧此失彼的師資狀況使高職專業英語教師維持在取舍兩難的境地。根據上述分析,對于今后專業英語的教學,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與改進。
三、研究與探討
1.教材內容的編排上應做到全面化、多樣化
教材內容的編排應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材的開始部分應側重于常見專業詞匯,選取一些可讀性強并且短小精悍的文章或選段。中間應安排些學生曾經學習過的專業理論知識,以使他們逐漸適應科技英語的文體語法形式。最后安排些專業最新的前沿文獻資料,以實現鞏固與提高。教學材料的來源也不僅局限在課本本身,可以從網上直接獲取相關資料實現新知識的獲取。
對于電工電子專業,其專業英語教材的開始部分應圍繞專業相關如二極管、三極管、萬用表、示波器等做基礎介紹,然后增加較深層次的專業文獻,文體形式也較前一部分更加接近科技英語文體。最后再安排一些新知識,讓學生通過前面所學知識來學懂新知識。
2.教學內容應模塊化,教學手段應多樣化
針對學生認為專業英語課程意義不大的想法,應在專業英語課的第一課時帶學生去參觀某些外資公司,讓他們直接接觸未來可能所處的工作環境,改變學生的思維,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與此同時,消除學生對英語交流的恐懼感,讓他們意識到,英語是用來交流的工具,而非一件高深莫測的學科。
在隨后的專業英語教學中應按模塊進行,同時穿插安排參觀活動或邀請外籍專家進行講座,以創造英語的語言環境和氛圍。專業英語內容涵蓋的專業知識較為廣泛,所以在講授內容時,完全可以按照模塊的方式將內容進行劃分,打破原有的格式,使教學內容自成體系。
(1)多元化教學法在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輔助作用。授課的材料應不僅拘泥于教材,也可以使用多媒體等各種材料,甚至部分內容的相關科技文章可由學生提供。這樣,學習的內容就必然是學生想要知道的部分。在課堂中可對該內容進行集體研討,共同研究,學習了解文章中的知識信息。形式也可以多樣。有些人認為,在專業英語教授初期應使用中文講課,到后來再逐漸采用英文授課。但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盡量使用英文,對于較難部分可對照中文重復其內容,建立盡量多的語言環境,只有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段,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情境式教學法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情境式教學法越來越多地被教師采用,專業英語的教學亦可如此。針對高職學生教學職業化的特點,純理論的研究不但所需要的語言量大、難度高,而且不切合高職學生的職業崗位為中心的教育實際要求,如果把專業英語應用于一定的專業情境中,則不僅會加強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掌握,而且與今后的就業環境相貼切,成為學生從校園走向就業崗位特別是外資企業工作崗位的橋梁平臺。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歷,充分采用了情境式教學法。
通過以上設計的情境進行教授,即完成了與專業英語教材中二極管及萬用表兩張內容的知識。并通過實踐的方式完成從二極管設計到測量的一系列動作。然后,匯報其測量數據,完成設計方案。最后,教師再根據其匯報內容進行語言及知識結構的糾正和總結,并及時聽取學生反饋。
3.加強專業英語師資隊伍的培養
目前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主要是專業類教師,而既懂專業又能進行英文授課的“復合型”教師極少,現有的專業教師缺乏過硬的英文授課經驗。這就要求專業教師要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以求更好的適應教學的需要。
四、結束語
高等教育在我國正在逐年普及,對于其中的高職層面的專業英語方面的教育也正面臨著時代的挑戰。如何調整教學教法來適應社會發展將是成為許多高職院校關注的焦點。高職學生的崗位逐漸從后臺轉移到生產一線,對專業和對英語交流能力的要求也隨之轉變。如何來適應這種變化,把握專業英語教學的時效性和實用性,實現專業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融合,培養復合型人才,便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研究和探討的工作使命。
參考文獻:
[1]謝佩軍,程越.關于專業英語教學的探討[J].寧波大紅鷹學院,2008,(9).
[2]劉穎.關于高校“專業英語——雙語教學”體系的思考[J].汕頭科技,2011,(2).
[3]劉世金,肖音.基于應用本位教育模式的專業英語教學研究[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
[4]張露.多方入手,提高英語教學效果——高職英語教改談[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