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的影響分析是客觀、公正地評價稅收優惠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徑,是糾正政策偏差、調整政策手段的前提條件。有助于全面了解、并及時糾正優惠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調整政策手段,以便實現優惠政策收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的影響,推進調整政策優惠措施,更好地發揮政策扶持作用。
[關鍵詞]稅收優惠 龍頭企業 影響
就各國的情況來看,盡管各國稅制有所不同,但是都制定了有利于農業發展的各種優惠政策,其中也包括對涉農類生產和流通企業的各種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都是保護本國農業、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龍頭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基本概況
稅收優惠政策的實質是政府通過制定有利于龍頭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把政府的部分稅收收入讓渡給龍頭企業,從而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和收益,從而促進了龍頭企業的發展和社會效益的增強。國家對龍頭企業的發展制定出了包括財政、稅收、金融等在內的一系列優惠政策,根據《關于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的意見》,對于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將在基地建設、原料采購、設備引進和產品出口等方面給予具體的幫助和扶持。這些稅收優惠適應了龍頭企業農產品初加工部分利潤低、科技投入較大、一些設備常需從國外進口的特點,被稱之為龍頭企業“量身定做”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是通過國家稅式支出制度的安排,給予龍頭企業各種稅收上的優惠待遇。以次來減輕龍頭企業的負擔,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進而帶動農民增收的一種特殊政策措施。與其他行業的企業相比,涉農類的龍頭企業在資金規模、技術水平、盈利能力等一些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這樣,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的作用和影響就顯得更為靈活和快速。因此,稅收優惠政策在促進龍頭企業發展方面更具特殊效應。
龍頭企業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包括:所得稅減免、增值稅減免、出口退稅和其他稅收優惠政策。除了國家的優惠政策以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紛紛出臺了相應的各種優惠政策,來支持龍頭企業發展。
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的影響和對一般企業的影響其在作用原理上是相同的,稅收優惠政策會觸及到龍頭企業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對龍頭企業的資本融資、投資、勞動力投入、產品營銷和企業內部管理等環節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通過投資規模的擴大、技術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實力不斷增強,通過與農民連接成的各種形式利益共同體,帶動農戶共同發展,從而更好的促進農民的致富增收。
二、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的影響
1.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按勞動價值論來解釋,稅收作為價值體是商品價值的構成部分。由于價值必須通過價格來實現,因此商品的價格中必然包含稅收的價值而不論什么稅種。龍頭企業出售商品的銷售收入是由生產成本、納稅、稅后利潤三個部分組成,因此,稅收優惠政策對龍頭企業主要通過稅收減免額度的大小來影響所獲得稅后利潤,從而影響龍頭企業的商品生產數量。此外,稅收優惠還對龍頭企業的生產結構也必然存在著影響。如果生產不同商品的稅收優惠額度不一樣,在價格即定和生產要素流動性可能的條件下,就會促使生產者減少高稅賦產品的生產而增加低稅賦產品的生產。因此,稅收優惠政策影響了龍頭企業產品的生產數量和結構。
2.稅收優惠對龍頭企業投資行為影響
企業的投資行為取決于投資的收益與成本,龍頭企業增加投資,直至最后一單位產品的邊際收入等于邊際成本。那么,投資行為滿足下列關系式:
Ct= Pt×MPKt (1)
在t期中,Pt表示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單位價格,MPKt表示資本的邊際產出水平,Ct表示資本使用成本。
稅收可以增加資本使用成本。因此在t期中,假定資本的獲取價格為Pkt,資本使用成本包括該項資金的使用價值(Pkt 與利率rt的乘積)和資本的折舊(Pkt 與折舊率ηt的乘積)和稅收額度(稅基Yt和稅率T的乘積)三部分組成。
因此,在不存在稅收優惠政策時,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如(2)式表示:
Ct=PKt(rt+ηt)+YtT (2)
考慮稅收優惠政策:
考慮優惠的稅率T*(T>T*),此時龍頭企業享受到的稅收優惠額度為Yt(T-T*),稅收優惠直接影響到了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Ct。此時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為:
Ct,=PKt(rt+ηt)+YtT* (3)
考慮稅基的抵扣,新的稅基為Yt*(Yt> Yt*)此時龍頭企業享受到的稅收優惠額度為(Yt-Yt*)T,稅收優惠直接影響到了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Ct。此時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為:
Ct,,=PKt(rt+ηt)+ Yt* T (4)
因此,根據(3)、(4)式,龍頭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會根據稅收優惠政策的變化而變化,資本使用成本會隨著稅收優惠額度的增加而降低,隨著稅收優惠額度的降低而增加。
下面用彈性資本存量調整法來分析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投資行為的影響。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技術,可以得到第t年的預期的資本存量Kt,即:
Kt=α(PtQt/Ct) (5)
在(4)式中,α代表產出對資本的彈性,Pt表示產品的價格,Qt表示第t年的產量。龍頭企業是將各期預期資本存量的變化作為增加投資的決策。此外,每年提取的折舊就也相當于對現有資本的重置,也包括在投資需求模型中。因此,龍頭企業的總投資就包括現有資本的重置和各期中預期資本存量變化值的加權平均。假設龍頭在時期t內將進行n次資本存量預測,則第t期的總投資It為:
It= Wi×△Kt-1+ηt×Kt-1 (6)
在(5)式中,Wi表示權數,Kt-1表示第t-1期的資本數額,它也是企業在第t期提取折舊的直接依據。
現在分析稅收優惠政策(包括稅率的優惠和稅基的抵扣)對投資It的影響。稅收優惠政策首先影響的是企業的資本使用成本Ct,進而通過Ct對企業的預期資本存量Kt產生影響,最后才影響到企業的投資決策It。線路圖為Ct→Kt→It。因此,該模型意味著稅收優惠政策將對龍頭企業的投資行為It產生重要影響,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了資本使用成本Ct,影響了最后的投資決策。因此,稅收優惠政策將對龍頭企業的投資行為產生較大的刺激作用。
3.稅收優惠對龍頭企業內部融資的影響
一般來說,企業融資方式包括兩種: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種渠道。內部融資是指收購企業利用留存盈余進行并購支付,外部融資是指收購企業通過外部渠道籌集資金進行并購支付。外部融資包括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內部融資對于龍頭企業來說,不需要支付實際利息或者股息,不會減少龍頭企業的現金流量;同時,由于資金來源于龍頭企業內部,不會發生融資費用,使得內部融資的成本要遠遠低于外部融資。因此,內部融資是龍頭企業首選的一種融資方式,只有當內部融資仍無法滿足企業資金需要時,企業才會轉向外部融資。現代投資理論認為,不同融資方式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龍頭企業內部融資能力的大小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投資水平的波動。企業內源融資能力的大小取決于企業的利潤水平、凈資產規模和投資者預期等因素,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將使得作為龍頭企業的一項現金流出量的稅收得以留存在龍頭企業中,使更多的利潤留在企業,將直接提高了龍頭企業內部融資的能力。
4.稅收優惠對龍頭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和企業發展的原動力。龍頭企業作為涉農企業中技術創新的主導力量,對其而言,技術創新自然是更加重要。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追求技術創新的動力來自于內部激勵和外部激勵。內部激勵是是企業受到行業內的競爭壓力。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在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的共同作用下,大力加強科研開發和成果應用,從而提高了產品質量、節省了生產費用、擴大市場的占有份額。二是外部各種優惠政策的刺激。技術創新活動具有特殊性,技術創新的結果具有較強的外部性。此外,其成果的不確定性決定了企業要承受極大的風險。因此,政府為了加快企業科技進步,往往會對企業科技開發和應用給予金融、財稅、人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如投資抵免、加速折舊、提取開發準備金、費用加倍扣除、適用優惠稅率以及定期減免等。企業在為了爭取這些優惠政策的有利條件,必然會順應國家的政策調控,加快自身科技研發投入力度,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優惠政策在企業技術創新的過程中扮演著“助推器”的角色。可見,技術創新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也是政府外部激勵的結果。
稅收優惠作為優惠政策的一種,和其他優惠政策一樣,加快了企業科技研發投入的回收,激勵科研專項基金的積累,提高企業投資收益,鼓勵了社會資金進入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不僅增強了企業科技研發的投入能力,而且提高了其稅后利潤,二者形成一種合力,共同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稅收優惠將影響到龍頭企業的生產結構、投資、融資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促進了企業多方面的發展。最終結果表現在企業的經濟效益指標上,促進了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龍頭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龍頭企業通過擴大投資規模,增加產品生產產量,加大農產品收購規模,進而又會帶動當地農戶的致富增收。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對于龍頭企業的稅收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1.增值稅優惠政策對于提升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有著顯著的影響。龍頭企業受到的增值稅稅收優惠力度越大,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則越強。增值稅是以商品生產流通和提供勞務所產生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流轉稅。作為增值稅課征對象的增值額,從理論上講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對于消費者而言,增值稅會轉嫁到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格中的一部分,如果給予龍頭企業增值稅稅收優惠,就會使得龍頭企業生產的商品在市場競爭中具有相對價格優勢,即能夠以更低的價格進行銷售或者在同樣的價格條件下賺取更多的利潤,從而有利于擴大市場銷售規模,另一方面也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該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來。因此,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有利于社會經濟資源向龍頭企業轉移。因此,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提升。
2.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提升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帶動能力的影響不顯著。因為所得稅是龍頭企業完成全部收入與成本核算后最后的一項費用支出,各種所得稅減免和稅前抵扣優惠政策,實際上減少了龍頭企業的納稅數額,直接增加了龍頭企業的凈利潤,相當于給予龍頭企業一定的財政補貼。不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對提升龍頭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經營水平的影響不顯著。因而,對于提升龍頭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效果不明顯。
3.通過做大做強龍頭企業來帶動農戶致富增收的邏輯是可以證明的,因此,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對社會效益存在明顯的正向影響,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促進了社會效益的增強。
4.從增值稅綜合稅率和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來展開,得出增值稅綜合稅率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分有反向作用,即增值稅綜合率越低,即龍頭企業的稅負越低,龍頭企業的經濟效益越高。增值稅優惠政策促進了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給予龍頭企業優惠政策促進其經濟效益的提升,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龍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對其社會效益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應該把龍頭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放在特定的特定形勢下予以客觀公正的分析。我國龍頭企業優惠政策總是由我國目前特定的特定形勢所決定的,但隨著這些特定形勢的變化,原本完善的政策也必然或多或少地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形勢,形成政策缺陷而導致政策無效的一面的產生。而有些缺陷并非優惠政策所必然具有的,而是未能及時進行政策調整所造成的,完全可以通過政策調整予以解決。因此,建議繼續保持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而修改或降低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力度,使稅收優惠政策能夠全面的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侯夢蟾.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稅收理論構建芻議.中國稅務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稅收理論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
[2]劉華,余補凡,葉桂生.稅收對煙草企業競爭力的影響.稅務研究,2005(4)
[3]黃鳳宇.政府稅收對私人投資的影響模型分析.商業時代?理論,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