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股東資金占用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中國資本市場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大股東資金占用問題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曾經相當嚴重。從理論上看,大股東資金占用具有普遍的適用性,是被控制公司向控股股東進行利益輸送的重要手段,并可能對被控制公司產生不利的經濟后果,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資金占用現象相當突出,不僅過去非常嚴重,今后仍然不可忽視,因此,研究大股東資金占用問題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股東 資金占用 成因 措施
一、大股東占用資金
大股東資金占用是指一個公司的控股股東(包括控股股東的附屬企業)以各種形式占用所控制公司資金的現象。大股東資金占用可以分為經營性資金占用和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其中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一般是不正常的,除非被占用公司具有閑置資金,同時占用公司對所占用的資金支付合理的資金成本;而經營性資金占用則可能是正常占用,也可能隱藏著不正常占用。我國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主要有三種形式:(1)通過非經營性交易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直接占用主要表現為:在非經營性交易背景下,利用關聯交易占款;代其承擔費用或償還債務;提供委托貸款;為其開具無真實交易背景的商業承兌匯票等。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其他應收款項下,主要包括預付的備用金,應收的各項賠款、罰款、租金以及存出保證金等。(2)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占用上市公司資產。主要體現為經營性占款,主要體現在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與預付賬款項下。在銷售和采購過程中,往往因為關聯交易而造成金額巨大的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嚴重威脅到上市公司的生存和持續發展。(3)利用上市公司進行借款擔保。上市公司為大股東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的現象十分普遍。上市公司對外不正當擔保的發生,極大地增加了其或有負債的金額,使破產風險大大增加。
二、我國大股東資金占用現狀及成因
公司的資金占用的深層次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1.改制不徹底,關聯交易嚴重;2.股權分置,股東利益嚴重分歧,一股獨大;3.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缺乏有效的內部制約機制;4.會計制度的缺陷,會計信息嚴重失真以及法律制度的建設不健全,違規成本較低。因此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才是根治大股東資金占用,從而進行公司治理的必經途徑。
一是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現象由來已久、金額巨大。對上市公司年報進行的統計分析表明,近年來,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現象基本上沒有明顯的改觀,甚至在某種方面還有變本加厲的跡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占款金額依然巨大。大股東及其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主要體現在\"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兩個會計科目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認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經營性方式占用的資金可能并沒有明顯的改觀,甚至可能還略有上升。我們認為,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為上市公司代銷產品等經營性關系,加大對上市公司資金占用是影響因素之一。
二是占款方式更加隱秘。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的注冊會計師關于關聯方占款的\"專項審計報告\"顯示,\"預付賬款\"也是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途徑之一。通過\"預付賬款\"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比\"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更加隱秘。
三是占款渠道此消彼長。從以上統計數據我們推斷,由于監管部門加大了監管力度,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部分或全部歸還了由其本身直接占用的款項,特別是顯示在\"其他應收款\"科目下的款項,以逃避監管部門的監管與社會公眾的監督。而通過其他關聯方占用的款項,特別是通過與上市公司有直接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的關聯方,以\"預付賬款\"方式占用的資金可能還有增加的趨勢,形成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
四是國有控股(絕對或相對控股)上市公司是被占款公司主體。從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信息看,關聯方占款現象多數發生在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
三、改變現狀建議
第一,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強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大股東的占款行為。強化對控股股東有關信息的披露,特別是當存在控股股東與上市公司發生關聯交易行為的時候,要求審計師對控股股東進行適當的審計。
第二,完善和強化獨立董事作用。獨立董事實質上是中小股東的代言人,職責是為中小股東爭取合法利益。對于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行為,需要有人為他們維護權益和制止大股東的侵權行為。
第三,加強和完善對上市公司股東行為的監管。要有效限制控股股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還必須擴大證券監管部門對控股股東的監管權限。可以在相關法規中,規定證券監管部門具有對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控股股東進行調查取證的權力,以從制度上對大股東形成實質性約束。
第四,完善股東大會制度。增加董事、監事選舉累積投票制度,對于特定事項表決,還要強制啟用類別股東大會制度。增加中小投資者在上市公司中的\"話語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股東占款情況發生。我覺得還應考慮在大股東占款達到一定數量時,在股東大會上限制大股東提案和表決權。
第五,強化市場中介的作用。大股東占款問題往往都伴隨著中介機構造假。由于信息失真,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行為一般被掩蓋起來,最終導致公司行為失控。如果會計師、律師、券商等中介機構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大股東及上市公司隱瞞占款真相的可能性將大大縮小。
四、結語
面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我國的公司治理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有較大的改善空間,作為中國經濟中堅的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也將更為關鍵,這不僅需要監管部門、上市公司利益各方的努力,更需要全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公司治理指數的開發和大力發展,對于上市公司加強公司治理的作用,或更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