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怡) 中國金融業改革到底該往何處去?監管者又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日前在“2012金鳳凰金融盛典”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金融業應該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尤其是弱勢群體客戶,應該獲得更多的支持和保護。
銀行業暴利、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近來一直是宏觀經濟學界研究和討論的重點。一些觀點認為,政府對金融業的干預是一系列問題的主要原因。但劉明康卻認為,加強市場層面與政府的合作,使得企業和個人客戶,尤其是弱勢客戶群體,獲得更多的支持與保護,是金融企業發展模式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劉明康認為,在尋找新的金融方舟時,也就是發展模式發生根本轉變的時候,要記住,金融監管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這一環,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來進行探索。在任何國度,任何時刻,對于金融業的監管都不可缺失。
對于如何監管,劉明康認為,金融監管不可以重行政處罰而輕責任意識,不能到處設置市場準入許可來替代其他責任:“金融監管應該以風險管理為中心,而絕不能以權利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