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漢川市汈東棉花原種場(以下簡稱汈東農場) 轄長興鋪、長樂、長虹、洪淌、原種等7個村子,占地14000余畝,多年來以家庭承包的方式承包給當地村民種植棉花。然而,近年來汈東農場卻對所轄村強行征地達3000余畝,用于企業建設廠房。而讓坊間詬病的是,被征用的土地為“基本農田”用地。
土地手續申報中,
廠房建筑已起
“棉花地被征用后,有一部分租給外地人在耕種,有一部分建起了廠房。在路邊看到的祥飛米業、長久紡織,據說沒有任何土地手續,就已經建廠投產了。”長興鋪村廖某、王某、李某等多位村民如此向記者表示,并要求記者在報道的時候不要署真實姓名,免得為他們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就在記者在村民家中采訪了解情況之時,一名自稱是漢川市城建監察的工作同志闖了進來,告訴記者采訪要經過市委宣傳部的批準,并隨即電話通知了宣傳部。跟隨該同志身后的數名男子自稱是長興鋪村委會工作人員,過來邀請記者到村委會去坐坐。
在長興鋪村委會,蔡祥新(音)書記接待了記者。他告訴記者,自己剛上任不久,對征地的事情不是太清楚。
隨后,汈東農場場長王傳衛在接受《網絡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農場是7個半村,有14000余畝,目前已經征了3000多畝,都屬于一般農田,不是基本農田。祥飛米業、長久紡織的土地手續也正在申報中。”
關于祥飛米業的土地手續問題,記者聯系到了該企業的負責人蔣團祥,他對用地手續是否齊全表示不清楚。
農用土地被強征,
村民忿不平
記者輾轉來到長虹村,該村一王姓村民告訴記者:“2011年4月,我的8畝多地被汈東農場強行征用。如果不愿意,汈東農場就會每天來人做工作,直到你答應為止。征地的價格也都不一樣,我的是14000元每畝,有的村民是15700元每畝。”
聽說有記者來采訪,長虹村村民張某給記者提供了一份土地轉讓協議。協議中寫到,甲方張某自愿將川劉公路以東80畝的責任田4.23畝,土地經營權證號為:4302××××××號,以每畝15700元的價格轉讓給乙方趙某用于建設。甲乙雙方均已簽名并按了手印,簽訂時間2011年4月2日。
“現在由于沒有農田耕種,只能靠外出打零工維持生活。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把耕地要回來。”張某情緒激動的對記者說。
補償差價不翼而飛,
記者采訪受阻
至于長虹村村民反映的征地補償偏低情況,汈東農場場長王傳衛告訴記者,2010年以后的補償為24000元每畝,扣除村里公益留存、勞動安置外,村民實際拿到手的應該是16200元每畝。
但按照記者先前在長興鋪村和長虹村了解到的情況,有的村民2010年以后拿到的征地補償只有14000元每畝。其中每畝2200的差價去哪里了呢?王傳衛并未做出解釋。
記者就相關企業土地手續問題致電漢川國土局局長高水平,高局長在電話中稱有事拒絕了記者的采訪,隨后多次致電便掛斷記者電話或無人接聽。
對于記者調查汈東農場征地一事,漢川宣傳部副部長劉重慶對記者的到來并不太歡迎。劉重慶告訴記者,漢川處于農業向工業的轉型期,整個江漢平原都有違規違建,不僅僅是漢川。漢川違建問題已經有國土資源部在插手,你們媒體還來關注做什么?
而汈東農場征地一事,究竟還有多少謎?而這些謎究竟誰能給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