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賞二】
在雨絲時飄時止,陽光欲露又掩的間歇里,蹄聲得得,上坡下坡,我坐在蕩動的馬車上,斷然上花溪去了。行行重行行,直等到走了兩個半鐘點以后,才遲遲地到了望眼欲穿的花溪。游客們都說“這馬跑得不錯,比車子還快的”。我想到“路遙知馬力”,一腔怨憤,也隨時著馬的疲憊的噓氣聲中,忽然間消失了。恰好此時淡淡的陽光,透出云層,把山野耀得微亮,精神不覺也就爽快起來。先在鎮上小飯店里,吃了一頓簡單的飯,因為時候已近午刻了。然后大踏步地走向花溪,可是失望得很,那是一塊多么平凡的地方,和普通的鄉村一模一樣。
不過,如果你嚼過橄欖的,你就得愛它那么樣的滋味;她給與你的味道,也正是如此,當你在“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失望里,會愈走愈高興,愈看愈愜意,直等到你走完了,看完了,還依戀地不忍和她分手。
……
我打從一條寬闊的田畦上走去,爬登蛇山亭。在亭里眺望到的是廣大的田野,綠油油的一大片。下了山,繞過尚武俱樂部,再登觀瀑亭。近看潺潺亂竄的瀑水,遠眺黑壓壓一堆的碧云窩以及整齊的仲家的房屋,那全是苗人的老家,令人涌起一股懷古的幽情。略低的柏亭,在另一座小山上和它遙遙相對,四周圍護著翠柏。旗亭在它的腳下,國旗正飄揚在翠柏與紅梅之上,從悠閑中揚起一股莊嚴來。防校亭在它的側面,放鶴亭在它的后面,壩上橋在它的前面。又慢步下了山。在綠水白浪之上,慢慢地蹁過壩上橋,沿溪走著,左轉再登××堂。在這里,可以鳥瞰全個花溪,景物歷歷可數;連田野里耕田的農人,山崖下鑿石開道的勞工,傴僂徐行的販夫,都成為點綴花溪景色的分子。花溪的美妙,即感動此,她與大自然打成了一片。至少在我個人的感覺上以為如此。徘徊了許久,盡量的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上去飽餐景色,幾乎不想拾級而下了。既然走了下來,行地走著,走過麟山,這是沿花溪旁最高的一座山,從歷亂的叢林的隙縫中,可以辨認出上面有一座躍躍欲飛的飛云閣來。可惜石滑泥濕,要用最大的努力才能爬得上去,怕的是登了上去,恣意四望,不肯下來,在再思三思之下,只得割愛。癡立在下面,抬頭凝望了好一會兒,仿佛自己已經躍登了上去,效法阿Q的精神勝利,祈求山靈勿笑。再沿著花溪曲曲走回去,淙淙的水聲,一直在后邊歡送著。
賞析
作者遠看花溪,只覺“失望得很”;近觀花溪,廣闊田野,綠水白浪,每一個角度看上去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令人流連忘返。對比之后的感受,更映襯出花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