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風頭最勁的公司當屬蘋果,雖然近期股價下挫不小,但還是穩坐世界第一市值寶座。這無疑要歸功于iPhone的風靡。iPhone不僅是蘋果在產品設計營銷的登峰造極之作,也代表了蘋果公司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跨域——為硬件安上“心”,不僅僅是“芯”。
從一開始,蘋果就與微軟不同:蘋果靠操作系統建立起來的軟件生態系統來賣硬件,而微軟則把90%以上毛利的核心軟件賣給蘋果的硬件競爭對手。可以說在PC的戰爭中,微軟+Intel+IBM完勝了蘋果。
在手機市場中,蘋果的大思路其實還是沒變,即靠獨有的軟件生態系統來賣設計性能出眾的硬件。簡單來說,軟件是“手段”,賣硬件才是“目的”。而這一次不同的是,蘋果的iPhone手機中不僅僅有了iOS及其上的上百萬款軟件,更重要的是每個手機用戶都申請了蘋果王國的賬號通往App Store、iCloud等蘋果自有的最基礎的云服務。
上百萬的iOS應用程序,加上用戶賬號、App Store及iCloud等構成了iPhone手機強大的“心”,這顆“心”將具有極強的延續性、更新性和排他性,使iPhone硬件的“芯”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毛利率,更重要的是給硬件銷售帶來了最可貴的可預測性!
其實這種帶“心”的硬件模式已經在各個細分領域復制成功了。
在視頻游戲機領域,xBox360和PlayStation是很好的例子。用戶購買他們的硬件不計價格,因為平臺上現有的以及未來不斷涌現的好游戲是無價的。前期微軟和索尼花費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去建立開發者生態系統,為日后的商業模式建立了極高的壁壘。一個不支持《Call of Duty》的視頻游戲機,再便宜又有多少人會去買呢?
為了增強這顆“心”,他們也同樣花了大力氣經營用戶的個人家園及賬號系統。假設你在xBox上交了哪怕只有三兩個“戰友”、“對手”,你可能就更難離開它了。兩年后當你要買更高性能的游戲機的時候,不管價格高低你還是只能選擇xBox了。這就是在硬件上安上了“心”,這顆軟件的“心”其實比那顆實際存在且具有超強計算性能的“芯”更具商業價值。
在體育用品行業,Nike又一次走到了前面。Fuelband的熱銷其實才剛剛開啟了Nike“心”戰略的第一步。當全世界幾億的Nike消費者通過Fuelband和Nike的數據中心建立了聯系,消費者就從匿名的“游客”變成了有名有姓的“會員”——不僅有名有姓,還會把身高體重體質運動量習性等等健康指標都不斷地向他匯報。
如果有一天Nike開始成為你的運動健康顧問,你其實不用奇怪,因為他確實很了解你;如果有一天他的每一個產品都帶上了傳感器,你也有可能習以為常。那時候當你要換一雙跑步鞋的時候,可能你會想都不想就走進Nike專賣店,因為你不想中斷和這個顧問的“友誼”……
在專有閱讀器領域,Kindle也把這個模式做到了極致。他可以這么告訴用戶:你不僅僅是買了一個硬件性能優越的電子墨水閱讀器,更重要的是買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圖書館……
在巨大的視頻監控領域,其實這些硬件廠商們也在培育他們的“心”——視頻采集中的處理、采集后的管理、海量數據的挖掘、給視頻中的每一個物體附上ID為他們記錄軌跡……
可能未來在商場你目所能及的優秀商品中,都會有“心”。這顆“心”超越品牌、超越具體功能性能。她是一種延續性和排他性,將是比品牌更強的消費者粘合劑。她包含了數據的延續、習慣的延續、關系的延續和發展。
作為和iPhone齊頭并進的Android陣營手機廠商之一,Google給這個陣營中的每一個盟友的手機都種下了一顆強勁的“心”——Android OS及之上的生態系統。但是這顆“心”是大家共享的,作為每一個手機廠商來說,怎么在這個共用的平臺上打造自己的那顆“心”呢?UI?云存儲?安全?Sense?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