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桌面互聯網誕生之初的情況類似,用戶快速增長的同時,商業模式成為令各大移動互聯網企業和應用開發者絞盡腦汁的問題。在國內,廣告商常規的方法是:用戶端應用低價或免費,最大限度地聚合流量;然后設法搭建渠道,從上游取得收入。
在常規方法中,業界公認的應用增值模式是移動展示廣告和電子商務的分銷入口。而在移動支付標準和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移動廣告無疑是眾多開發者的首選盈利模式。
不可小覷
放眼全球市場,如今最具知名度的國產移動應用之一便是觸控科技的捕魚達人。數據顯示,其上線112 天即達到1000萬次下載,在33個國家的App Store免費總榜都曾位列第一。
“移動廣告的推廣作用不可小覷。”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告訴記者,就目前中國的iOS游戲應用的競爭現狀來說,對于產品推廣渠道的選擇和使用,是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通過AdMob獲得一個用戶平均只需要30~50美分,最低時只要10幾美分即可獲取一個用戶。”陳昊芝對于移動廣告的效果贊不絕口。
競爭加劇
AdWords和AdSense等平臺讓業界了解了互聯網廣告的巨大能量,谷歌也憑借這一近乎完美的盈利方式成為全球第一大互聯網企業。
互聯網廣告王者谷歌沒有因此遭遇反壟斷的原因在于蘋果iAd的存在。“蘋果進入手機廣告市場,表明該市場充滿競爭。”時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表示。
事實就是如此。在傳統互聯網廣告市場基本塵埃落定的情況下,移動廣告正迅速崛起成為業界眼中下一個金礦。單論國內市場,目前就有數十家移動廣告平臺,展現形式除了傳統的廣告條之外,還有廣告墻、富媒體、二維碼、互動等多種媒介。
但在沒有一個平臺獲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這也導致了展示廣告主著重考量的流量遭遇分散,從而導致展示效果的碎片化。
“我不認為中國目前的一些應用推廣廣告平臺對我們有吸引力,它們規模太小。”陳昊芝坦承,從性價比以及效果考慮,觸控科技在未來仍會將重點資源投入到AdMob這一平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