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NAND閃存正式公之于眾。25年之后,包括優盤、閃存卡以及固態硬盤在內,與NAND閃存相關的產品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閃存技術的這種發展態勢來自于數字化內容的爆炸式增長。IDC預測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消費者將創造和消費2.7ZB的數碼內容,其中包括電影、音樂、文件及其他數據。這一數字是2005年的20倍。閃迪(SanDisk)全球零售業務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Suki Nir在接受采訪時認為,手機、計算以及消費類電子產品市場的迅速發展,正在提升消費者對于閃存產品的需求程度,而移動終端與閃存產品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聯系,“如果沒有閃存存儲,那么也就不會有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
“這對于閃迪來說是一個發展機會。”Suki表示,“一直以來,閃迪都在不斷地通過各種市場活動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時,我們也在為渠道商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利益。”
從創辦初期的3 個人,到如今擁有大約4000名員工,Suki認為,閃迪的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我們是全球七大閃存顆粒制造商之一,同時,我們也擁有自己的控制器技術。”在談到閃迪的競爭優勢時Suki表示,“多年以來,閃迪的工作人員一直都致力于閃存技術的研發與拓展,這使得他們在這一領域非常專業。”來自閃迪的資料顯示,其2011年收入為56.6 億美元,研發投入約占總收入的9.1%。
目前,閃迪與東芝合作,運營著3處世界級的NAND閃存制造廠,同時,全球有超過2.5萬家零售店在銷售閃迪的產品。Suki表示,閃迪目前已經掌握了19納米制程技術,同時還擁有3900多項技術專利。
在中國,閃迪不僅在市場宣傳和活動方面積極投入,同時還在上海建設了自己的工廠。據介紹,閃迪上海工廠二期占地約為3.2萬平米,主要用于裝配及測試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設備中的閃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