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民工勞動技能培訓,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長期工程。在貴州省貴定縣城鄉還存在一定差距,農民文化程度不高、致富門路不多,加上農民工培訓過程中,教學方法、實用性等與農民工學員的特點不相適合,使得學員既難理解也難接受。筆者認為,農民工培訓教學應做到科學、創新、簡明、適用,講授教學、觀摩教學、實踐教學、提問教學、研討教學和歸納教學綜合運用,這樣既能解決農民工學員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差異、學習枯燥乏味、理論難學難記等困難,又能激發農民工學員的學習興趣。
講授教學:教師通過教學語言,將現成的、經驗的知識直接向學員進行講授,并做必要的板書、演示、描繪、舉例、闡釋、說明、論證等,使學員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理性知識。講授教學靈活性大、適應性強,無論在課內教學或課外教學,無論理性知識或感性知識都可運用,且便于調控、組織教學環節有機結合。采用講授教學對農民工培訓時,要注意與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相適應,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生搬硬套。
觀摩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實物、掛圖、模型、光盤、影像、收看中央電視臺第七套“農廣天地”節目等形式進行示范操作、現場實驗和觀摩,組織學員參觀優秀企業、示范基地,考察其生產技術、管理模式等。觀摩教學讓學員通過對實物進行觀察和了解,達到抽象理論和實物載體的聯系,幫助學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獲得感性知識,同時能克服學員因文化程度不同造成的理解能力差異,提高培訓效果。
實踐教學:教師根據教學方案,組織學員到示范基地、優秀企業進行生產過程的現場培訓和實地操作,讓專業技術人員、土專家、田秀才根據當地農民工生活需要、就業需要、社會需要、企業需要進行現場指導、答疑解惑。實踐教學通過現場演示和實地操作,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使學員系統地掌握所學的書本知識,提高實際操作技能。教學實施過程中,學員要聽從教師指導,嚴格操作規程,注意操作安全,指導教師應加強監督,認真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實操效果。
提問教學: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口頭提問的方式,對學員有意識、有目的地提問題,通過提問,激發學員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引導學員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轉化,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鞏固已學知識。提問教學有利于教師幫助學員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強化記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問、善導、善解,同時應根據學員的整體水平,面向全體學員發問,讓每一位學員都有回答問題和提高認識的機會。
研討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員對課題或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教師可根據學員實際情況劃分討論組,討論前教師先確定一至二個主題,再根據分組情況組織好學員進行討論。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啟發學員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調動學員的主動性,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避免學員由于年齡跨度大、文化層次差、學習意識淡、從事行業多等情況,討論脫離主題而變成小組聊天,失去討論意義,達不到討論目的。
歸納教學:教師結合教學情況,適時對學員已學的書本知識進行梳理分類、歸納小結,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淺顯易懂,讓學員讀得懂、記得住、用得上,使學員真正獲得系統的、科學的、實用的知識。歸納教學不僅要對普遍的、重點的、分散的、個別的書本知識加以歸納小結,同時要注意發現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理解偏差和認識不足的問題,及時糾正和引導,以加深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六種教學方法要綜合運用,科學施教,并貫穿于整個生產環節,包括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跟蹤指導,學員才能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達到培訓社會需要的有“一技之長”新型農民工的目的。
貴州省貴定縣農廣校 余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