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概述:199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滴灌節水綜合配套技術應用研究與示范項目立項實施。到2010年底兵團滴灌技術面積達到61.4萬公頃,成為全國最大的滴灌技術應用示范區。
滴灌節水增產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可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大幅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實現農場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同時應用滴灌技術改變了傳統農業耕作模式,為實現精量灌溉、施肥、播種奠定了基礎。
經過多年技術攻關,開展了棉花膜下滴灌的需水規律、灌溉制度、滴灌施肥、機械化作業及相關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的試驗研究,并對進口滴灌設備、器材進行了吸收、消化、改進和創新。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滴灌設備及器材生產技術,大幅降低了滴灌工程一次性投資成本,由進口國外設備每畝2500元降低到了每畝800元。膜下滴灌技術率先在大田棉花上取得了顯著的節水和增產效果。在國家“863”重大項目及兵團重大科技攻關的引領支撐下,研發出加壓固定式滴灌、自壓固定式滴灌、移動式滴灌、自動化控制滴灌等多種滴灌系統,以及滴灌專用肥等一系列配套產品,優化和完善了田間管網設計及相關農藝配套技術,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大田作物滴灌工程一次性畝投資已降到400元左右,是國外同類產品的六分之一,年運行成本(含折舊)在每畝140元左右。制定了《滴灌技術應用技術規程》、棉花、番茄等作物滴灌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編制了《滴灌設計圖集》等,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兵團科技進步獎。
滴灌技術已經成為兵團精準農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兵團農業實現大面積高產發揮了作用。但在國內部分省份,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通過在兵團十余年的試驗示范和大面積應用,該技術已具備在農業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條件,可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區和南方季節性缺水地區推廣使用。
增產增效情況:
1. 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灌溉保證率:①管理定額提高2~3倍。②水量一定,應用滴灌技術的灌溉面積是常規灌溉的1.5倍左右。
2. 提高肥料利用率:運用滴灌隨水施肥,不僅實現了水肥一體化管理,而且氮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磷肥利用率提高18%以上。
3. 減少機械作業層次:實施膜下滴灌種植,減少了開溝修毛渠、中耕、化控、打藥等機械作業環節和次數,農機作業量節省15%左右。
4. 提高土地利用率:膜下滴灌系統采用管道輸水,田間不需修斗、農、毛渠及田埂,節約了土地,土地利用率提高5%~7%。
5. 抑制雜草生長:滴灌水通過過濾器進入管道傳輸到田間,杜絕了渠道輸水過程中草種的傳播,同時因滴灌屬局部灌溉,作物行間始終比較干燥,有效抑制了雜草種子的萌發和生長。
6. 有利高產優質:滴灌技術可及時對缺墑土壤補給水分,使作物出苗整齊集中,促苗早發,作物生長健壯,有利作物的高產優質。
7. 降低勞動強度:由于滴灌改變了勞動田管制度,減少了鋤草、打埂、修毛渠等作業,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節省勞務30%以上。
8. 提高經濟效益:滴灌較常規灌溉畝增純收入為:棉花352元;加工番茄714.2元;小麥198元;玉米400元。
技術要點:①水質達到農業灌溉用水水質標準,專用過濾器過濾后達到滴灌工程水質標準。輸水管網材質選用農用U-PVC或PE管材,工作壓力達到滴灌系統工作壓力要求。②工程設計執行國家《微灌工程設計規范》。
適宜區域: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區以及南方季節性缺水地區。
技術依托單位:新疆農墾科學院農田水利與土壤肥料研究所
聯系地址:新疆石河子烏伊公路221號
郵政編碼:832000
聯 系 人:周建偉
聯系電話:0993—6683148
電子郵箱:zhjw5148@163.com
中國農學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