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過“裸辭”(即尚未找好下家工作單位就辭職)的沖動。其原因不外乎壓力大、不喜歡、煩惱多,或是想擁有更多的時間、想換一個更好的工作……那么,沖動并付諸實施過后,是再次擁有一片天地,還是陷入瓶頸,迷失自我,失去歸屬?裸辭在你的職業生涯中,利大還是弊大?
一時沖動選擇了裸辭
芳芳在某公司工作近5年了,在公司里也算得上是一個業務高手了。可芳芳卻突然在上個月辭職了,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
芳芳說,上司給她的任務總是一年高于一年;下半年高于上半年。上個月月初,當她把下半年的任務報表領回來,一看就傻眼了——上邊羅列的任務量,比上半年足足高出30%!這讓她徹底崩潰了,想都沒想就提出了辭職。目前,沒事就守在家中的芳芳笑談自己是個閑人,她說打算過幾個月再去找工作。
從百色到南寧打工的羅先生,今年初也以裸辭方式離開了自己工作近10年的崗位,他辭職的原因很簡單——老板總是一不順心就給下屬氣受,他說自己已經受夠了,不想再干了!
許多人都有過裸辭的沖動,其中不少人裸辭后不久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干得還很順心;但也有一些裸辭者過后頗有些后悔,懊悔自己因為一時沖動輕易放棄了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事業平臺。
裸辭前請三思
裸辭的痛快帶來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后果?許多人在工作不順或者感覺壓力過大、力不從心之時,都會冒出這種想法。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兩個月,其中半數以上的人會將裸辭付諸行動。
中國人一向抱有“騎驢找馬”的職場心態,為的是牢靠。但這種思想也可能讓“找馬”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因為患得患失,反而會消磨斗志,最后成為“溫水煮青蛙”中的那只青蛙。若是裸辭,置之死地而后生,說不準會創出另一番天地。但在瀟灑裸辭之前,也應平靜心態,確認自己不是在一時沖動和不理性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同時,做好職業規劃,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打聽在該行業或者該崗位從業人員的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假如你認為自己的個性很適合該行業發展并且很有興趣,不妨去試試;另外,找出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崗位與期望工作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方面的差距,然后去學習你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專業知識,為下一步工作做好準備,拒絕盲目。
還有就是要具備足夠的職業競爭力和適應新環境的心態,否則面對看不到頭的待業期,受焦慮、自卑情緒的影響而盲目求職,很容易走入職業發展的死胡同。
裸辭需做好三點準備
如果真的不堪壓力走到了裸辭的地步,也必須做好三點準備:
1. 需有3到6個月的財務準備,讓生活有個保障。若沒有做好財務上的準備,則建議保守點,還是“騎驢找馬”為好。
2. 重新找工作,很少有一次就成功的,要做好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保持樂觀心態。其間,還要不斷總結面試得失,及時調整面試策略。
3. 若工作時間還不滿一年,建議不要輕易辭職。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在工作上尚未積累足夠的經驗,這時匆匆忙忙換工作,給人的感覺會很不踏實、缺少規劃或缺少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新人在工作頭一年內率性裸辭,不單對個人發展沒好處,而且不會受到企業的歡迎。
人們都應該謹慎對待裸辭,不要輕易辭職。因為人面對的大環境都是一樣的——面對紛繁復雜的市場變化和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壓力。此時,注意克服壓力造成的工作厭倦,積極消除職業倦怠才是根本。否則走到哪兒都一樣,呆不長!天底下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壓力越大、工作任務越艱巨,才越鍛煉人,完成之后回報才會越高,這是一定的,所謂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
周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