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的風脾氣很大,尤其是秋冬兩季,即使你躲在屋里,也能聽到它在外面怒吼的聲音。如果你運氣不佳,被某件事不小心逼到街上,剛才晴空萬里,有可能就瞬間變成遮天蔽日——風裹挾著黃沙或者雪花把太陽團團圍住,不讓它冒出一點光亮和熱氣。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令人真正感到害怕的是你不知道風從哪里來。
二連浩特的風不是來自天上,而是從土里冒出來的。它喜歡跟隨和擺布弱者的腳步,試圖令其屈服。弱者往往選擇順從,這正合了風的意愿,風就顯得更加得意和肆無忌憚了。
人的確不能征服自然,但是,屈服也絕不是最好的選擇。在人與風的斗爭中,眼淚不會帶來春光和煦,它只會摻和著沙土壘一間囚房,圈住你蓬勃向上的心。
二連浩特位于內蒙古的中部,北與蒙古國接壤。若干年前,這里沒有用石碑壘砌的國境線的時候,風是自由的。每當夏季來臨,雨把草喂養得油光水亮,風為其梳妝,牛羊則用鋒利的牙齒剔除掉雜蕪的部分。可以說,每一片草原都是壯碩而又時髦的蒙古族小伙子頭上的漂亮發髻。
那時候的風,滿眼盡是柔情,別說發脾氣了,喜歡還來不及呢。
可惜的是,近些年隨著草原的破壞,風的大部分時間不是用來梳妝草地,而是四處游蕩。它看見千瘡百孔的草地裸露在烈日之下,很是著急,就試圖用拆西墻補東墻的方法把一處的草搬運到另一處。結果不盡如意,風的苦楚又無處宣泄,于是,每當一個人落單時,它就拼命地撕扯他的頭發和衣服。
盡管武裝到牙齒的人每次都毫發無損,但還是越來越不喜歡風。
二連浩特的風只是眾多討人厭的風中的一個。
然而,這里的風終究是已經融入了成吉思汗的血液,它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畢竟它在這片曾經屬于它的土地上還是自由的。就這樣,每年帶有成吉思汗氣息的風都會在特定的時節,從西伯利亞高原上遷徙到錫林郭勒大草原,回家看看。
它希望再次看到碧碧的草,藍藍的天,白白的云。遺憾的是,這一切只留存在愈加清晰的記憶里。
二連浩特,作為風的一個逆旅和這一事件的目擊者,多年來每每看到風希望而來、失望而去,就感覺異常神傷。它不僅沒有怪罪過風,還包容了風越來越大的脾氣。
因為這,也有一些人覺得對風有所虧欠,所以就不那么討厭二連浩特的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