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林果大縣,山場面積廣闊,野生酸棗資源非常豐富。近年來,隨著鮮食棗價格的一再攀升,廣大山區農民為了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現有大量的酸棗進行了嫁接,主要品種為菱棗、冬棗、梨棗等品種,通過幾年的示范栽培,調查發現,易縣原生的鄉土棗樹品種—菱棗的綜合性狀表現最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見效快,在嫁接當年即可見果,如果砧木粗壯可有1千克產量;二是較抗棗瘋病,在同一地點嫁接的棗樹品種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抗棗瘋病能力;三是果實品質優良:口感好、汁多味濃、果肉甜脆;四是果形奇特,棗果呈紡綞形,深受消費者喜愛;五是售價高,在易縣是其他鮮食棗的2~3倍。現將嫁接及其綜合配套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1 酸棗嫁接
(1)酸棗樹清棵: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單株,清理周圍的雜草、灌木,將擁擠的根蘗苗刨除。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坡面成片的酸棗確定株行距為2米×3米,地埝邊的酸棗每隔2米單株保留。
(2)改善酸棗樹的立地條件。
①地埝邊的酸棗樹:整修埝階,于早春加固地埝埂,埂高50厘米,攔蓄增加土層;晚秋或早春結合施農家肥深翻埝地,一般深30厘米,注意靠近樹體淺翻,盡量不傷根;合理間作豆類、花生等農作物。
②坡面生長的酸棗樹:整修樹盤,春季3~4月份,在樹下砌成外高內低的月牙形石墻或土埂,以利蓄水保墑,同時回填雜草,刨松坡面,修好樹盤,施入有機肥并逐步擴穴改土。
(3)嫁接。
①選好接穗:從健壯的菱棗母株上,選樹冠外圍生長充實的1年生棗頭或二次枝作接穗,接穗為單芽,長6厘米左右,采后全穗蠟封,放置于0~5℃的潮濕環境中存放待用,也可放在地窖內沙藏。
②選擇適宜的嫁接時期和嫁接方法:生產中多采用腹切接和插皮接。腹切接:在易縣適宜時期為4月上中旬,嫁接時,剪斷砧木,砧木斷面一般剪成斜面,斜面高的一側向下斜剪,深達木質部,橫深不超過砧木接口粗度的1/3,將接穗削面削成不低于3厘米長的偏楔形,嫁接時長削面向外,短削面向內,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布綁實綁嚴。插皮接:4月底5月初酸棗樹離皮后進行,嫁接時,先橫剪斷砧木,選皮部光滑處,用刀豎切,深達木質部,剝開皮層,呈三角形裂口。在接穗接芽的背面削成不低于3厘米的長削面,呈馬耳形,削面向里插入砧木皮層內,削面上端稍露白0.5厘米,然后用塑料布綁嚴。(注意嫁接部位盡量靠近根頸部,以克服“小腳”現象)。
③及時清除酸棗萌芽、萌蘗,一般需3~4次;當新梢長到20厘米時,及時綁縛支棍,防止風折。
④及時防止金龜子、尺蠖、棗癭蚊、紅蜘蛛、刺蛾等害蟲危害嫩芽及嫩葉。
2 接后樹體管理
(1)整形。棗樹嫁接成活后,促其新梢盡快生長,因其有單軸延伸的習性,所以要多保留枝條,使其盡快生長加粗,及時定干,定干高度為1米左右。樹形采用自由紡錘形和小冠疏層形(適合于地埝邊的樹)。自由紡錘形:在中心干上,均勻分布7~10個主枝,兩主枝間距30厘米,主枝基角為80°~90°,主枝上無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主枝均勻占據空間,樹高控制在3米。小冠疏層形:干高1米,樹高2.5~3米,第1層2~4個主枝,每主枝1個側枝,第2層2~3個主枝,無側枝,直接著生結果枝組。
(2)修剪。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疏枝。根據樹形,合理留主枝,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并生枝、細弱枝、病蟲枝、干枯枝,培育好樹體結構。
②回縮。對多年生骨干枝,要及時回縮衰老枝、下垂枝、冗長細弱枝,以抬高主枝角度,復壯生長勢,回縮部位需選在壯股、壯芽處。
③短截(生長季節摘心),剪掉棗頭或二次枝先端,可以復壯棗股和二次枝,減少后部干枯,也可使主芽萌發成新棗頭。
④緩放,對骨干枝上萌發的徒長枝、內膛鞭桿枝,合理利用,增加結果部位。
⑤落頭,當樹體長到所需高度時,及時落頭于分枝處,打開天窗,有利于膛內通風透光,提高坐果率,同時便于操作管理。
(3)肥水管理。
①秋施基肥,采果后至落葉前,結合刨樹盤施入農家肥。
②追肥,在棗樹三個重要需肥時期進行追肥,即:萌芽期、坐果期、果實膨大期。萌芽期,以氮肥為主,適量磷鉀肥;坐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復合肥。以雨季追肥為主。
③搞好葉面噴肥。
(4)花果管理。
①花期噴水:傍晚噴清水,可以提高空氣濕度,減少焦花,有利于棗樹花粉萌發和授粉,提高坐果率。一般噴水3~4次。
②花期噴布0.3%的尿素(或0.3%的磷酸二氫鉀),加上0.3%的硼砂,提高坐果率。
③噴激素,在盛花期噴赤霉素,濃度為20毫克/升加0.3%的尿素混合液,噴2~3次。
④環剝。盛花期進行,樹干粗度要在3厘米以上,環剝寬度為樹干粗度的1/10,環剝在距地面10厘米處進行,剝后用報紙裹嚴,(注意不要用塑料條或膠帶),嚴禁蟲菌侵入,禁止用手觸摸環剝后的木質部,以免破壞形成層。
⑤棗園放蜂。
⑥摘心打頂,于6月底7月初,主要針對幼樹除骨干枝之外的棗頭,留3~5個二次枝進行摘心。
⑦在幼果期噴灑“新高脂膜”,保護果面,可明顯降低棗果實的裂果。
⑧在坐果后根據墑情及時灌溉,促進果實正常發育,不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劇烈變化,防止裂果現象發生。
⑨注意樹下深翻或刨樹盤,促使根系向縱深生長,可以緩解菱棗成熟期降雨而造成的裂果、落果現象,保證產量和質量。
⑩從7月下旬開始,結合病蟲害防治噴藥,每次加入高硼鋅鈣葉面肥,防止裂果。
(5)病蟲害防治。棗樹上多發病蟲害為棗步曲、棗癭蚊、紅蜘蛛、刺蛾、銹病、縮果病等,要采用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辦法,盡量減少農藥污染,實行無公害化管理。
①在冬春季節,刮除主干和主枝基部的老皮;清理枯枝、病蟲枝、僵果等,集中銷毀。
②發芽前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可以有效減少越冬病蟲源。
③在生長季節,根據所發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適時用藥,常用藥劑有1.5%的甲維鹽2000倍液、25%的滅幼脲3號1500倍液、4.5%的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0.36%的苦參堿1000倍液、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
(6)果實采收。
菱棗一定要在脆熟期即棗果初紅到半紅期采摘。因棗果成熟期不一致,注意要分期采摘。
采收時要人工手摘,要求帶果柄,切不可用手揪拉果實,應一手托住棗果,另一手用疏果剪從果柄與棗吊連接處剪斷,采摘時要避開清晨露水未干的時間。
(作者聯系電話:1393223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