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更多外資的引進,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巨大挑戰。國內中小企業在面對國外資本和技術經驗的沖擊中,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經營戰略特色,如何汲取其先進的知識經驗,作出正確的戰略決策,把企業經營的風險降低,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一系列嚴峻的挑戰都是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問題探討;管理創新
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企業的立足之本,時代科技的日益進步,傳統的經營管理思想已經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形成良好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不僅僅是時代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根據企業自身的狀況,及時發現問題,汲取新的知識經驗來改變,在保持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特色中強化優勢,彌補不足,立足長遠發展,謀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競爭機制不合理。我國企業數量很多,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一些大企業在市場份額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中小企業往往會受到大企業的排擠和壓制,很難突破發展的瓶頸階段,且一些中小企業由于在人力資本和資金資本上存在著很大的弱勢,企業的經營管理比較落后,技術差距很大,抗風險能力很弱,一旦市場上有經濟震蕩或政策調控,很難及時調整并加以改變。(2)融資機制不合理。我國企業融資最重要就是依靠內部融資和社會融資,對于中小企業主要是內部融資,這是一種最保險最簡單的融資模式,但是內部融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速度,一旦內部融資跟不上就會阻礙企業的發展,而在依靠外部融資時候,由于企業資金量比較小,龐大的外部資金流入會使企業失去控股權,被他人收購,所以中小企業很少依靠外部融資。而一些大型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社會融集的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在很大程度滿足自身發展,剩余的大量資金企業會去經營涉足其他的與企業原本經營無關的項目,這樣一旦出現資金出現虧損,就會影響整個企業的資金鏈供應,甚至嚴重影響企業發展,也影響社會投資發展。(3)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混亂。我國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落后,經營管理制度缺失,企業的經營發展往往會出現責、權、利不對等現象,缺乏科學有效的內控管理。企業的管理者與經營者權力的不明確和相互的干擾,直接影響了企業內部信息的傳遞和執行力的落地。由于缺乏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往往會造成企業經營管理偏離預定目標。還有就是有些企業缺乏健全的財務制度,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手段,缺乏合格的財務人員,稅收問題突出,財務預算不完善,財務工作未能在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4)企業創新機制嚴重偏低。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強心劑,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僅僅能增強企業發展實力,還能夠在很大程上縮短企業的發展進程,是企業致勝的主動力。但是我國中小企業大部分很難在企業經營創新和科技創新中邁出第一步,由于一項新的研發項目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成功的概率較低,這種高投入但效益不確定的風險使企業失去了對研發投入的原動力,只能依靠買進新技術,從事加工生產的老路子,失去了對一件產品的利潤的話語權。這就使得企業對研發投入的預算偏低,不愿也不敢去承擔創新的高風險所可能形成的致命打擊。
二、對我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的探討
面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和不足,在國內外先進經營管理理念的熏陶和啟發下,我國中小企業要逐步改變原來陳舊的經營管理理念,創建適合自己的經營發展道路。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確立技術創新理念。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創新就是給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持續不斷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不斷進取。(1)強化人才管理戰略。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各方面的人才短缺現象會日益凸顯,不斷培養和引進各種高新技術人才,是企業面臨的重大改革方向。在企業內部要善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通過內部合理的競爭來選拔人才,通過對其物質和精神上的激勵來挽留人才,尊重人才。通過各種措施使企業形成一種良好的競爭機制,從而使企業保持活力。另外,還可通過外部選聘來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通過相互學習,不斷激發各種人才的創新思維;通過加強與人才的溝通,了解人才對企業的需求,通過對企業文化的渲染來穩定人才。(2)增加創新預算的費用。企業要不斷加強對技術創新研發資金的投入比例,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注意企業的技術進步。中小企業應進一步加強創新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中小企業應鼓勵創新,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增加對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比例,通過不斷的創新獎勵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改變企業的固守成規的老思路,營造出新的企業文化和活力。(3)強化對創新的發展意識。鼓勵員工對企業在經營管理與技術創新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見,并極力改進企業發展中的不足。對科學創新型人才進行獎勵,鼓勵企業的發展,同時國家也要加強對企業創新的關注,增撥專項費用和人才來幫助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中小企業還應不斷地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逐步轉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和管理制度,使之盡快適應社會的進步。
2.改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理念。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資本運營是企業發展革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引進新的人力資本和財力資本來不斷地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因此要做好對融資后資本的增值。中小企業要做好對企業的產權和債務關系的清理,適當引進外來資本,適應企業的發展步伐,做好企業融資渠道的正確性、合法性,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充分利用國家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和貸款政策,減少資金對企業發展的限制;當企業在自身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股份合作、產權交易、股權融資、引進風險投資等方式增加直接融資比重,減少對間接融資的依賴。通過規范企業的財務和管理制度,引進新技術和新理念,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增加對無形資本的投入。在吸引外界資本的同時要及時向社會和投資者展示企業的資金投入方向和發展規劃,增強外界對企業的信心,及時聆聽投資者對企業經營發展的建議,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內部資金的積累,獲得最大的規模經濟效益。
3.創新企業經營管理策略。中小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觀念,通過深入研究國內外成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創立適合自身的經營與發展策略,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來鞭策自己,改進自己。企業在引進先進管理理念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發動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及時發現創新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反應,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并提高其執行力度,完善經營管理制度,將新的經營管理制度落到企業發展的實處,從而有效地發揮管理制度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而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時,在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實施過程中,應注重加強對員工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提高,使其在新的經營管理制度的約束與激勵下,創新工作,提高效率,進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提供長遠的動力。
4.注重企業文化的構建。中小企業在改進經營策略的同時還應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能使企業上下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使上下齊心協力地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而努力,有利于穩步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同時還能對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形成約束作用,這種沉淀在員工心目中的無形規則文化往往能夠起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所無法達到的影響效果。企業文化一旦形成,就能發揮經久不衰的影響力,從而形成一種無法被模仿,無法被復制的獨特核心競爭力。
三、結語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國眾多中小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創建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實力,走規范經營的道路;通過樹立危機意識,創新企業經營管理策略,深化中小企業管理改革;通過合理規劃企業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率,進而推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蔣天穎,張一青.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J].問題與對策研究理論導刊.2005(5):8~21
[2]高敏芳,程亞瓊.淺談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J].渭南師專學報.2002(2):22~35
[3]傅曉軍.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導報.2009(10)
[4]李曉琳.論企業領導人的素質[J].經營管理.20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