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體育產業的現狀的研究,找出其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系列對策,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體育產業;現狀;問題
體育產業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背景下已有百年歷史,二戰以后,歐美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競技體育蓬勃發展,體育的經濟價值日趨明顯,體育產業的地位愈加重要。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體育市場迅猛發展。體育產業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它也逐漸成為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門話題。我國人口眾多,因此,體育消費市場在我國潛力巨大。對于體育產業發展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同時也為體育產業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價值。
一、體育產業的概念
體育產業是有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稱謂。稱謂的改變帶來的不是體育事業本質屬性的揚棄,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體育產業運作方式和產出成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
我國的體育產業起步晚、底子薄,規模較小。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體育產業已經有了它獨特的發展方式。我國已經形成了多項體育產業并舉,多種所有制并存,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具體表現為:(1)我國的體育產業逐步的在縮小與歐美國家的差距。歐美國家的體育產業自19世紀中葉開始產生萌芽到最后的發展成熟經歷了140年左右的時間;而我國自20世紀中期萌芽產生到成熟僅僅歷時50年,我國整整比歐美國家縮短了將近一個世紀。(2)體育產業市場體系框架基本形成,發展質量與效益日益提高。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體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市場由最初的單一、層次不清開始向層次分明、全面發展有秩序的推進。當前,體育市場框架基本形成,以競賽表演市場為先導,健身市場為基礎,技術培訓市場、體彩市場、體育廣告市場、體育用品市場等逐步被開發出來,各市場發展迅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體育產業在不斷開拓新的發展領域,對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很多體育資產和資源顯示出了極大的開發潛力和潛在的市場優勢,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顯著提高。
三、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因素
與國外相比,我國體育產業還不夠成熟,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體育產業規模開始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已經去除了過去結構單一、體委作為“搭臺配角”的弊端。但仍然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缺點與不足。如:模小、發展不均衡、地域差異顯著。產業內部結構有缺陷、質量不高。體育產業實體經營發展較為緩慢。體育產業和金融資本沒有很好的融合,產業的發展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撐。體育用品行業缺乏競爭力,生產水平較低。經營管理人才匱乏,規模、整體效益和管理水平不高。下面就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進行分析:第一,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偏低,這是影響我國國民體育消費的主要原因。我國人均GDP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因此人均體育消費與歐美國家也存在一定的懸殊。第二,缺乏好的運營機制和足夠的資金支持。這兩者的缺乏使得體育產業機構缺乏盈利意識,也無法激發人們對體育產業的投資欲望。第三,城市化進程較緩,影響了體育消費的發展速度,城鄉差異使得體育消費發展極不平衡。第四,政府缺乏合理的引導,重視程度不夠,法制不夠健全,這些都是影響和制約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四、發展對策
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盡力為體育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強指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政企分離,優化資源配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減少無謂的行政干預。建立健全的體育產業經營管理制度,積極穩妥地拓寬體育產業的投資融資渠道。大力開拓、發展體育產業市場,盡力把體育產業發展成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體育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其健康有序的發展,能夠促進體育消費的擴大內需,進而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進步。目前,我國體育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但它作為一個新的產業,有自身很強的生命力和潛力。我國體育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總體發展情況急需提高,要想使我國的體育產業真正得到發展和提高,必須同時發展供給和需求,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消費觀念,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產業積極、穩定的發展,體育產業才能發展成我國的重要經濟產業。
參 考 文 獻
[1]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7
[2]周利偉.比較中外體育產業[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