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此次營改增試點雖然解決了大多數行業重復征稅的弊端,但對動產租賃行業一般納稅人稅負加重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應對營改增給企業稅負加重的問題,充分利用國家本次稅收改革給企業減賦的主導思想,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探索的過程。文章從稅負增加的影響及應對辦法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從企業避稅實務方面闡述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營改增;有形動產租賃;納稅影響;應對方法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對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推行增值稅轉型改革,短期可為企業減負、增加企業投資積極性,長期可以刺激投資、擴大內需,配合市場經濟結構轉型,對振興經濟和民眾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推進稅制改革,優化稅制結構,消除貨物勞務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所產生的重復征稅問題,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要求,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利于完善稅制,消除重復征稅;有利于社會專業化分工,促進三次產業融合;有利于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有利于優化投資、消費和出口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試點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試點地區從事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的納稅人自新舊稅制轉換之日起,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根據新《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規定,在現行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1%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適用6%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7%稅率。
一、營改增對有形動產租賃納稅的影響
首先,相比其他營改稅行業而言,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劃為最高一檔,將稅率由以前營業收入5%提高到銷售額的17%,營改稅雖然解決了大多數行業重復征稅的弊端,但對動產租賃行業稅負加重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原因如下:增值稅制的核心是稅款的抵扣制。我國增值稅采用憑專用發票抵扣,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應稅貨物、勞務或者應稅服務,憑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在計算繳納應納稅金時,在本單位銷項稅額中予以抵扣。雖然國家稅收政策允許抵扣,但對于本行業而言,由于行業特殊性(與交通運輸業類似,但交通運輸業有許多優惠),大量成本為操作人工費用及成本結構組成與其他行業有很大不同等原因,實際運行中往往無法獲得有效抵扣的票據,由于大量費用都是零星開支,結算對象多為個體戶。可抵扣的不多,因此稅率變化是造成稅負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且這與國家保障試點改革行業總體稅負要求是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主導思想是背離的。企業除購置新設備外,由于不是銷售企業,除大量是工人工資,運輸也基本是租用私人運輸車輛,修理配件也是品種多且雜,金額小,需在不同市場零星從個體戶購入,只有部分修理配件及代租業務能取得專用發票,真正能形成抵扣的購入并不多;就資產購置而言,大量資產系與國企改制時與員工買斷工齡轉入的舊設備,就銷售租金收入而言,本已低于市場,而簽合同金額是已含增值稅金額。此次營改增不僅未給企業帶來稅負減輕的好處,稅負沒有減輕反而明顯加重,給企業生存與發展背上了更加承重的負擔,成為營改稅的犧牲品。
其次,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稅率差異過大也是制約大型設備租賃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7%稅率;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的征收率為3%;對于小企業,提高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后,眾多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可以按照3%的征收率納稅,稅負降低明顯,在工程機械租賃市場中,中小企業居多,小規模納稅人由于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安全成本投入少,抗安全風險能力較差;且多為個體,只要承租方不要發票,賬務處理不健全,收入大量不入賬,但對于設備租賃結算與大型租賃企業相差無幾,而達到一般納稅人規模的企業股東多,做賬規范,收入反映較客觀;因此此次稅率變動對大型租賃行業將提出更大挑戰,成本與小型租賃企業顯然不在同一起點;對本行業營改增,大量都是無法抵扣的費用,稅率有加重趨勢。小規模納稅人大幅降低其增值稅稅負,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稅負不平等,以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標準為500萬元來劃定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將年銷售額500萬以下的小規模降為征收率3%,顯著降低,相比較而言,對結算相同的一般納稅人則形成巨大壓力,雖然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少,當前許多大型租賃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輕松,如何實現自身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經濟活力,合法避稅或許可算一條可行之道。
由于建筑設備租賃行業目前準入門檻較低,大量個體經濟進入該行業,致使行業竟爭激烈,大打價格戰,而較正規租賃企業而言,個體經濟由于不正規,管理成本較低,風險意識都較差,抗風險能力較弱,但由于價格的優勢,目前生存空間大大優于大型國有改制租賃公司,而作為一般納稅人的大型正規租賃企業,由于投資回收期長,安全投入及工人成本及管理費用方面投入要明顯高于小規模企業或個體租賃戶。還要面臨投資未收回在設備落后淘汰風險,出事故風險。在這種情況下,國有改制租賃公司面臨人員包袱重,設備陳舊落后,歷史原因造成的管理費用偏大。為了順應國家改革大潮,將企業平穩改制,帶動分流人員更好地發展,除了公司在管理上下功夫外,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將企業避稅方法運用得當,對企業財務人員而言,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另外,代租業務,例如以我方承接租賃業務,但設備不足,邀請另外租賃公司共同完成此項業務,實際上并無收入,由于總包只與我方簽訂合同,收付款,因此此業務必須繳納二次營業稅金;而且自營業務也有困擾:由于操作工都由我方代管,但現場只支付按人數實際操作人員工資而不管稅金,因此單位必須將此工資計入收入繳稅;現場損壞設備收回款與租金不能劃清但現場只會付購置賠償而我方只能按收入交稅后再開支內修理多付稅金。
企業經營目的是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就決定企業必然會想方設法減少成本,以獲得較高利潤,降低稅收負擔 ,也提高了稅后利潤,實現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統計上海市有89%的試點企業在改革后稅負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應對“營改增”帶來的好處,享受結構性減稅;提出營改增企業要做好的應對工作,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大事。
二、在實務操作中如何應對營改增稅費給企業帶來的生存壓力
1.安全風險轉嫁法。由于行業安全風險較大,一旦出事,血本無歸,在這種情況下,除加強自身安全管理外,簽訂合同時強調現場施工方管理責任,將安全風險費用直接與現場施工方掛鉤,現場就不會只用不管;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各付各責,現場將直接承擔費用,我方將不會有因收賠償款而開票繳稅的現象發生(因對方付款都要求開發票),減少了不必要的稅金。
2.企業分拆法。將企業規模變小,可分拆變更為兩個公司。由于根據規定納稅服務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分拆企業中新辦企業分出設備,企業大變小,雖然先辦企業轉變不了一般納稅人17%稅率的事實,但可將此公司業務量變小,而以新辦企業承接更多租賃業務,而新辦企業業務量以小規模納稅人的條件出現。將應稅服務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企業進行分拆,將每個企業年銷售額降到500萬以下,在無法抵扣或抵扣較少的情況下,申請為小規模納稅人,可大幅降低稅費,享受稅率降為征收率的好處,因為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3.合同分拆法。將租賃合同、安拆合同、人工費合同分別簽訂。簽訂合同時將人工、材料、安拆、修理分別簽不同合同;收款及簽證分別核算,由于只有動產租賃業務按17%稅率,安拆可按3%征收率納稅,人工若是代收代付業務,可憑相關單據直接支付,避免了動產租賃合同部執行17%稅率的現象發生。
4.費用轉移法。有些項目費用開支能不收回再開支,而采取直接由甲方現場開支使用的辦法,例如:現場操作工人工資的問題,直接由租用方現場發放,而我方只提供工資發放表,交給租用單位;避免以租金形式收回,重復計稅;現場發生配件材料損失費用、修理費用、現場車輛使用等都可直接由現場處置,使用單據交租用方,我方只做備案記錄,此種做法將大大減少租金及開發票量,從而減輕稅負。工資現場直接發放。
5.融資租賃法。從試點方案及相關政策看,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購入設備,設備出租企業則必須按新稅政規定開具17%的增值稅發票,這樣也改變了稅改前采用其他結算方式購入有形動產能取提增值稅發票的不合理的地方。《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第二條第四款中規定:經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這樣,融資租賃企業稅負減少,且由于下游企業得到抵扣,其業務范圍擴大,因此得到了雙重的利益。
6.代租設備時,對代租行為,一定說服使用方分別簽合同付款,對互相租賃行為,只將價差單列合同,可避免人為加大業務量,造成重復繳稅的現象。
7.與生產廠家形成聯營公司。租賃可以避免企業購買機器設備的負擔和免遭設備陳舊過時的風險,它不但可以得到稅收方面的優惠,還可以使租賃企業以支付租金的方式沖減企業利潤,減少納稅額。還可分期付款形式代生產廠家出租;以及可直接讓承租方購設備計折舊(可以簽訂協議代購代租形式),合同注明租賃不用后由租賃方以確定價格購入設備,這幾種情況都可使計稅收入明顯下降。
8.通過股權變更,與本行業上下游企業成為關聯企業,將資產租賃給關聯企業,多以低稅率行業開票,將收入向低稅率行業轉移,還可利用租賃給集團內部單位,將下游發票直接交給租用單位,相互之間提供服務以差價結算,只以收回差額租賃繳納增值稅。
9.開發票與收款盡量同步。因為先開票必先報稅注意跨月抵扣問題,根據稅法,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并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盡量用正規運輸車輛,尋求可抵扣發票。談合同價款時一定要明確價外增值稅,避免糾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加快設備更新速度,從正規生產廠家購置,除可抵扣外,處置還可按4%減半,可明顯減少稅負。實務操作中還可將幾種方法混用,都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參 考 文 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110號文)
[2]《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問題解答》(武漢市國家稅務局2012.9)
[3]《稅法》注會考試2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