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工作任務壓力與開展思想工作沖突、滿足員工利益需求與持續提高企業能力矛盾、提高企業控制力與增強經營活力的困惑等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對黨員思想教育存在較多薄弱環節、國有企業黨組織未能參與重大決策、黨員管理的方式方法缺乏創新等。因此就需要從思維方式、工作方式以及企業文化三個層面來加強黨建工作。
【關鍵詞】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新時期
一、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1)工作任務壓力與開展思想工作的沖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繼續深化,一方面國有企業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員工的生活和工作節奏明顯加快,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薪酬與業績功效掛鉤,員工提拔使用與能力水平關聯,快速、緊張、忙碌的工作,利益格局的調整,以及無形的競爭,使得員工心理壓力隨之加大,甚至產生無所適從的焦慮感。(2)滿足員工利益需求與持續提高企業能力的矛盾。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有企業員工的利益需求不斷增長。員工往往最關注自身的、眼前的實際利益,經常存在員工的具體利益和公司整體利益相矛盾的情況。(3)提高企業控制力與增強經營活力的困惑。國有企業是追求利潤的經濟組織,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僅僅依靠留存的40%的黨費和業余時間、兼職的黨組織負責人,黨組織活動的方式很難得到創新,活動時間得不到保證,活動質量得不到提高,導致國有企業內部出現了黨務干部崗位沒有吸引力、黨務干部老化、黨務工作弱化、黨員意識淡化的趨勢,黨組織的先進性和戰斗力受到了影響。
二、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問題的成因
(1)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存在較多薄弱環節。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改制成股份制企業,員工普遍存在“雇傭”思想,擔心得罪老板,丟掉飯碗,對企業沒有歸屬感,缺乏“主人翁”的思想意識;與此同時,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習氣也無時無刻不在侵蝕著員工的思想。這樣,職工思想呈現復雜化、多元化的趨勢,給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難度。(2)國有企業黨組織未能參與重大決策。對國有企業來說,黨的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都體現在它的決策中,黨組織只有參與決策,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和黨對企業領導的實現。可在有些企業中,一切都是廠長說了算,黨組織只是擔負決策之后的監督保證,而這種監督又不具有阻止錯誤決策行為的權力。因此,黨的領導就是一句空話。(3)黨員管理的方式方法缺乏創新。黨員管理的方式方法缺乏創新,這是大多數國有企業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如果說,在企業精簡機構或改制的大環境下,國有企業從精簡機構、提高經濟效益角度出發,根據工作實際對政工機構進行精簡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從客觀上看,在諸多的國有基層企業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著黨組織被削弱,政工人員被取消的現象。從政工隊伍的素質分析,在整體觀念比較陳舊、理論素質較低的同時,人才匱乏,后繼無人的問題已經很突出。
三、新時期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改進策略
(1)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思維方式。一是要與生產經營實踐相結合。國有企業應該改變過去單純抓黨建的做法,確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大黨建思想,做到黨的工作始終“圍著經濟轉,盯著業務干”。二是要與企業人本管理相結合。要思想道德教育為先導,以崗位培訓為重點,以知識技能培訓為方向,努力實現人力資源效率與效益的最大化。三是要與企業群眾組織相結合。國有企業把公司黨委、行政、工會、共青團等組織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2)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工作方式。一是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管理。國有企業黨建過程中,要進一步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積極探索創新,全面提升以人為本管理企業水平。二是要努力從粗放型經營向高質量高效益發展模式轉變。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國有且有黨建工作必須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緊緊圍繞轉變企業發展理念、發展思路、發展模式,提高企業發展質量來創新加強黨建工作。(3)創新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企業文化。一是要加強制度文化建設。當科學的企業制度逐漸成為一種優秀的制度文化時,企業就獲得了長期的生命力。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必須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設。二是努力從注重硬件建設向注重硬件和軟件同步建設轉化。這就要求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既要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又要重視抓好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三是以企業品牌戰略發展規劃為指引打造企業文化體系。國有企業應該在品牌戰略確定后形成主流價值觀念。
參 考 文 獻
[1]陳都峰.對國有企業黨建的思考[J].黨政論壇.2008(1):32~35
[2]楊立強.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理論學刊.2010(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