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人員職業素質是個老生常談的題目,但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要求及培養認識上仍存在一定的混亂。本文從公司會計從業人員的角度,對會計從業人員必備的職業精神、專業素養、職務能力等方面做了全面梳理,提出了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培養途徑。
【關鍵詞】會計;職業化;素質
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市場主體、資本市場等發展極為迅速,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當然,造成這些不規范的原因很多,作為會計從業人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努力減少自己的問題,做一名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是由職業化、會計職業、會計職能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一、會計職業及職業化
1.會計職業的內容。作為會計從業人員,會計職業有四個層面的內容應當了解,這是提高自己素養的基礎。這四個層面的內容主要是:(1)資格層面。我國對從事會計職業實行會計從業資格準入制度。《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2)崗位層面。是指會計工作或者財務管理工作具體職位的設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十一條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會計工作崗位一般可分為: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這條規定只是舉例性的規定,各單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設置崗位,崗位名稱也可以有所不同,可以一人一崗、一人多崗、一崗多人,但不相容職務應該分離。(3)技術層面。是指專業技術水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職稱。《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第三條規定:“會計專業職務名稱定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會計員。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會計員為初級職務。”根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通過考試確認擔任會計專業職務任職資格。(4)職級層面。是指由崗位不同而產生的管理層級差別,《會計法》及其他相關法規只對總會計師等會計主管人員作了規定。就企業而言,財務工作相關的管理層級并沒有統一規定,有時相同層級的稱謂也不一樣。通常認為有這樣幾個層級:會計一般職員、會計主管、財務部門負責人、總會計師(財務總監、CFO)、總經理等。在職級層面也將總經理列入,是因為財務人員通向總經理的職位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封閉的,財務人員成為公司總經理的例子屢見不鮮。
2.職業化的內容。會計從業人員的素養是建立在職業化基礎上的。職業化就是在工作環境下表現出來的合適行為,是一個人在職場中態度、道德、禮儀、處世方式、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化精神、職業化心態、職業化習慣、職業化形象、職業道德等。
二、會計職能
如果說職業化素質是任何一個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話,那么會計從業人員還應有會計內在職能所要求具備的特殊素質。會計從業人員首先應該對會計職能了如指掌,從而培養自己的專業素養。在理論界,會計與財務關系的觀點眾多,鑒于其聯系的密切性,這里采用大財務觀,將財務職能與會計職能概念通用。
1.會計職能。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對會計的職能進行了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企業財務通則》等。這是法定職能范疇,法規性界定只是對重要方面的強化,有些會計職能難以用規范性的條例明確,因為會計職能一直隨社會、經濟發展、技術水平、企業需求變化而不斷演進,在不同發展階段,先后出現過的職能有財務會計、管理控制、財務管理、稅收管理、審計管理、財務服務、投資管理、戰略管理、信息管理、投資者關系管理、風險管理、企業流程再造等。
2.會計人員角色定位。既然企業會計職能涉及方方面面,為做好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就應善于協調各種關系,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這是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的重要方面。這里以公司形態的組織為例,談談財務主管人員(總會計師、財務部門負責人)角色定位。財務主管人員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立場要客觀公正,貫徹國家財經法規法紀,落實集團公司各項經營財務管理制度,做好財務本職工作,及時反饋財務信息結果。第二,協調好上下級之間的關系,要做上下級之間的紐帶,起到潤滑劑的作用。第三,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敢于任事,能獨擋一面,在自己職責范圍內解決問題。不推責,不輕易上交矛盾。對于重大事項要進行報告,但要有解決問題的預案。
三、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要求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做一名出色會計從業人員難度其實非常大,對素質要求非常高,涉及到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專業能力、業務素質、政策水平等。
1.專業能力。會計從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并運用本專業范圍內的知識,前面提到的職業資格及專業資格證書只是最基本要求,還應當對會計基本理論、會計準則體系、會計法律法規、內部控制原理、財務管理及管理會計、稅務等深入掌握,以培養合格的會計業務核算能力、資本運營管理能力、稅務業務處理能力、財務分析與管理能力以及審計能力。總的來說,會計專業能力是會計從業人員的核心能力,是會計從業人員的生存之本。
2.政策水平。會計從業人員除了具備一定的理論水平外,還應具備較高的政策水平,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應深入了解、吃透本質精神并會靈活運用。國家政策、法律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與會計從業人員工作密切相關。可以這樣說,具備了一定政策水平,工作不一定做得好,但不具備這個水平,工作一定是做不好的。
3.業務素質。《總會計師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也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做了規定,要求“掌握現代化管理的有關知識”、“熟悉行業情況”。第一,要熟悉產業特點,如產品特點、產品形態、顧客對象、市場容量、國內外發展趨勢、現存的機遇與威脅等。第二,是市場狀況,如競爭對手情況、市場同盟者情況。第三,是潛在競爭對手的情況(網絡化、電子出版等)及潛在進入者。第四,是行業制度,只有對行業特性有充分了解,那么企業經營才會做到有的放矢,會計人員才能更好地參與經營管理,做好相關職能工作。
4.會計人員職業道德。以上幾點是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如果說知識能力是會計從業人員生存之本的話,職業道德則是會計從業人員的立身之本。會計人員在遵守一般意義上職業道德的同時,也要嚴格遵守會計職業特有的職業道德。朱镕基總理曾經為國家會計學院題詞:“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這一題詞成為國家會計學院校訓,其實就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誠信為本,操守為重”是對做人的總體要求,“堅持原則,不做假賬”是對做事情的總體要求。
5.管理能力。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當然,對不同職級的會計人員,管理能力的具體要求會有所不同。具體說,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執行力等。
6.開闊的視野。在知識能力、行為能力基礎上,會計從業人員還應具備開闊的視野。我們經常聽說這樣的話“眼光比能力更重要”、“思維決定高度,眼光創造價值”等,就是指要有開闊的視野和較好的思考能力。面對日益復雜的企業外部環境及激烈的市場競爭,會計從業人員應深入思考企業下一步將如何發展等問題,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戰略眼光。
四、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及完善
會計從業人員素質要求是比較全面的,但會計從業人員達到以上素質要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在會計職業生涯中逐步培養及完善。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及完善要由多個層面進行,政府管理部門、單位、會計人員自身都負有責任和義務,具體說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培養及完善路徑有以下幾個方面。
1.繼續教育。(1)會計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我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要求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這是國家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普遍要求,帶有強制性,也是國家重視會計工作的體現。在培訓內容上,也做了方向性指導。(2)單位組織的培訓。會計工作要與具體單位工作融合,為單位經營管理服務。各單位會根據工作需要,組織本單位會計人員進行相關學習,如行業知識培訓、單位管理制度培訓、管理技能培訓、法律法規培訓等。(3)自我學習。這是會計人員提高自身素質的最根本途徑。會計從業人員應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現在強調打造學習型社會、建立學習性組織,這也要依賴于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學習不是形式上的要求,而是自身的切實需要,會計從業人員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結合單位、崗位需要,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學習方式有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等。
2.崗位輪換。建立崗位輪換制度,通過崗位輪換,使員工熟悉掌握各項工作技能和業務流程,培養全面獨立的工作能力。崗位輪換包括在財務部門內部崗位輪換、單位內跨職能部門崗位輪換、跨單位崗位輪換。崗位不同,工作環境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工作要求不同,那么與此對應,會計人員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素質要求也要做相應調整。通過崗位輪換,可以豐富職業技能,培養換位思考能力,提高合作能力培養。
3.加強企業建設。會計從業人員處于一定的環境之中,其行為畢竟受外部環境影響,良好的外部環境可以有助于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這就要求在另外一個層面加強企業建設,包括企業文化建設、人員建設、企業約束機制建設等。
4.建立激勵機制。加大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激勵機制建設,通過激勵機制調動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主動性,從而促進其素質的提高和完善。激勵機制包括正面激勵機制、懲戒機制、淘汰機制等。
參 考 文 獻
[1]鄭朝暉.遠離財務騙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6)
[2]李宏飛.職業化——21世紀第一競爭力[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1)
[3]吳水澎.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研究[M].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講話[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12)
[5]特里卡·羅爾.財務主管的角色轉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1)
[6]徐燕.新形勢下企業財會人員素質培養[J].企業導報.2010(11)
[7]杜勝利.CFO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
[8]俞新生.CFO的能力與價值[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6)
[9]喬世震編著.最新企業財務通則講解與應用[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