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當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工作壓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與此不相協調的是社會各種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員工心理壓力日益增加,企業對于員工心理壓力方面的管理卻遠未得到同步發展,甚至沒有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個別企業設立的心理輔導咨詢部門也是形同虛設,更有甚者直到企業員工已經出現心理壓力問題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以應付現狀。近年來出現了大企業員工自殺等嚴重事件,企業員工心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壓力過大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典型生存狀態。作為企業管理者,有必要了解心理壓力的來源,運用正確的方法來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
一、心理壓力概述
心理學的壓力也稱為應激,這一概念最先由加拿大著名學者漢斯·薛利博士提出,他認為壓力是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現出某種特殊癥狀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是生理受到的刺激而引起非特定性變化。本文中所指的心理壓力是指企業中的成員由于一些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存在或虛幻的事件而產生的精神困擾,并且這些困擾使得該企業成員的精神狀態、思想和行為語言等受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的一種情緒情感狀態。
二、企業員工心理壓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過大的心理壓力會給員工、企業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1)對員工身體及家庭健康的傷害。過大的心理壓力會影響企業員工的身體健康,比如肌肉緊張,消化不良,尿頻或者便秘,呼吸急促,頭暈或者偏頭疼,口干,心悸,免疫力下降等等。心理壓力還會產生不良的行為,比如習慣于緊張、不能放松,對煙、酒、茶、咖啡的依賴性增加,性欲衰退,出現強迫性行為,做事拖沓不主動,難以作決定等等。還有一些是情緒和認知方面的癥狀,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創造力下降,經常擔憂,煩躁不安,焦慮,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等等。企業員工本人或其家庭成員若無法正確對待心理壓力,則會影響員工整個家庭的健康與和睦,造成離婚率上升,也就影響了我們整個社會的和諧。(2)影響企業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成本。企業員工心理壓力的個體反應,無疑會對企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員工的壓力和情緒等問題,不像其他身體問題,在組織生活中是會發生彌散的,形成一種壓抑、消極、悲觀的組織氛圍,使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大大降低,士氣低落,工作效率下降,缺勤率、離職率及工作事故率上升,工作中的人際沖突增加,因工作失誤造成的經濟損失上升,招聘、培訓等方面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
三、企業員工心理壓力的來源
企業員工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人際
及社會關系。如與領導的頻繁沖突、與同事之間的沖突、與客戶之間的沖突、婆媳關系沖突、與單位之間的糾紛、與鄰居之間的沖突、與親人的沖突、朋友之間關系的不良變化等等,而其中客戶、企業領導對于員工的負面評價更使員工造成極大的心里壓力。(2)經濟收入。如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大額借貸、還債、資金周轉困難、工資增長慢、收入與預期目標相差較大、體制性變革的風險對收入的影響等等。(3)工作。如工作過度、工作量大、工作時間緊迫、工作單調乏味、沒有能力完成工作、社會快速發展而個人知識更新太慢、缺少交流、領導對自己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不明確的角色規定、工作環境不理想、不樂觀的地位、職務提升前景和個人發展前景等等。(4)身體健康。如身體疲乏、體質虛弱、疾病、食欲減少或增強、睡眠有問題等等。(5)家庭。如夫(妻)死亡、離婚、分居、家庭成員之間不和睦、性生活困擾、子女入學問題、搬家、愛人不支持、子女很難管教、家庭成員罹患疑難病癥、家庭成員濫消費、家庭成員違法等等。
四、如何緩解員工的心理壓力
(1)要學會自我調節。一是消除壓力源。當員工感到有壓力時,首先要找到壓力源,盡可能地消除壓力源。如果員工的壓力是因為工作量太大造成的,員工可以通過合理的時間管理來區分工作的輕重緩急,重要的工作馬上完成,次要的和不那么重要的可以先放一放,待時間充裕時再完成。二是改變員工的認知方式。采用換位思考可以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別人,如當員工與上級溝通存在障礙時,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員工是上級會怎樣處理,這樣將有助于與上級更好地溝通。三是學會宣泄。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可以通過運動、讀小說、聽音樂、看電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來宣泄情緒。(2)企業的關心與幫助。一是增加精神獎勵。提高物質獎勵自然皆大歡喜,但對于因經濟實力不濟而力不從心的企業來說,精神獎勵同樣也能達到良好效果。當員工工作表現好時,不妨公開表揚一下;當員工過生日時,一封精美明信片,幾句祝福問候語,一次簡易生日PARTY,將會給員工極大的心靈震撼,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對下屬員工提出的建議,你微笑著洗耳恭聽,一一記錄在冊,即使對員工的不成熟意見,也一路聽下去,并耐心解答。二是注重員工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一般來說,員工工作興趣的激發與培養依賴于以下一些因素:崗位安排:崗位與人的相互匹配有利于員工提高工作興趣。目標設置:目標的具體性、挑戰性和個人價值性影響人的工作興趣、水平。目標設置應當遵循具體、難度適中、具有個人價值、可以被個人接受的原則。激勵機制:工作的過程既是實現組織和團體目標的過程,也是實現個人目標的過程,組織目標與員工目標應該成為命運的統一體。三是告訴員工發展方向。企業應用不同的方式告訴員工發展方向,讓員工看到自己的發展前景。從某種角度講,職業計劃應著重于實現員工心理上的成功,而不一定需要升。個人和組織的職業不是獨立、有差異的。如果一個人的職業計劃不能在組織內實行,那么這個人遲早會離開這個組織。因此,企業應在職業計劃方面幫助員工,從而使雙方的需要都能得到滿足。四是對于來自個人生活、家庭的壓力,企業管理者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有些管理者會認為員工的個人問題屬于隱私范疇,不適合過問。但這種壓力對于員工來說,往往是最難擺脫的。這時候,管理者如果能伸出“援助之手”,獲得的將是員工更大的信任。對于管理者來說,一方面在工作中要有領導藝術,善于觀察,如果看到員工心不在焉,就要主動溝通。另外,當下屬因為家庭與工作產生矛盾的時候,管理者一定要分清輕重緩急,絕對不能因為員工在關鍵時刻因私事請假從此就對他另眼相看,產生偏見。(3)適時引入員工幫助計劃(EmployeeAssistant Program,EAP)。EAP是由組織(如企業、政府部門、軍隊等)為其成員設置的一項系統的、長期的援助和福利計劃,通過專業人員對組織的診斷、建議和對組織成員及其家屬的專業指導、培訓和咨詢來幫助解決組織成員及其家屬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以維護組織成員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績效,并改善組織管理。2001年,在心理學專家的主持下,聯想電腦公司客戶服務部的員工幫助計劃啟動,這是國內EAP項目的首次嘗試。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企業不能忽視員工的心理壓力問題,應該找出根源并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讓我們的企業乃至整個社會能更加和諧地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耿興永,吳洪珺.心理壓力與健康[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美]杜布林著.王佳藝譯.心理學與工作(第6版)[M].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王林.不確定性與企業預警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4]趙國秋.心理壓力與應對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時勘.中國災難時間社會心理的研究[J].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經濟與心理行為研究中心.2002
[6]馬啟偉,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81~499
[7]祝蓓里.運動心理學的原理與應用[M].上海:華東化工學院出版社,1992
[8]王小棉.自我適應與適應環境的心理分析[J].心理科學.2000,23(1):117~188
[9]萬海玲.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企業導報.2010(7):228
[10]高治軍.研究生招生人員的心理壓力及其緩解對策[J].中國建設教育.2008,8(8)
[11]高波.高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