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自11月起,韓國開始實施擁有未成年子女的離婚雙方當事人,只有在接受“子女養育指南”教育后才能進行離婚程序的政策。
“子女養育指南”是指從專家那里接受教育,學習關于離婚給子女帶來的影響、穩定子女情緒的考慮事項、離婚后父母角色的分擔等具體的行動指南,也會對監護權所有者和撫養權的變更、撫養費、離婚后子女的福利等問題進行說明,對當事者間的協議給予幫助。
自2008年起,韓國各家庭法院要求夫妻在協議離婚時要接受“父母教育”,但只是勸告,而不是義務事項。新政策實施以后,規定只有結束教育才能進入為期3個月的離婚熟慮期。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能進入熟慮期,因而也就不能進行離婚程序。離婚當事者需要在熟慮期內向法院提交《關于子女養育協議書》,法院在熟慮期結束之后將判斷離婚意愿是否一致、《子女養育協議書》是否恰當等,之后將發放確認書。只有附加確認書,才能到管轄區廳或是居民中心提交離婚申請。
韓國首爾家庭法院公報官林鐘孝表示:“如果說熟慮期制度是為了讓離婚當事人進行慎重判斷的話,那么子女教育指南就是為了讓離婚家庭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