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欲而剛,實為君子。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三十載,漸漸從心所欲,不逾矩,塑造了過百的角色,也讓他看透人生百態。
從年少成名的后生到大眾視野里的棄兒,從鬧市中的街頭小販到光芒萬丈的影帝,曲折的經歷讓他的路更加清晰,不必為假面所玩弄。
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從他的名字上俘獲緋聞,好好先生的稱謂注定不落旁人。
這個男人的名字叫梁家輝。
有人粗略地計算了一下,迄今為止梁家輝已經塑造過108個角色,這一數字成為他的笑談:“108個,梁山好漢都給我演完了。”
任何角色對于梁家輝而言,似乎都不陌生,他可以將每一個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出神入化。不論是黑社會老大、囚犯、警察,還是科學家、教師,俠客,他塑造得那樣的深入人心。
大俗大雅,百變無形。
有一點必須承認,當我們平靜地坐下來欣賞那些特別而偉大的聲光變幻的時候,不同的角色都被硬生生地貼上了梁家輝的烙印。有文藝評論家這樣描述:那些偉大演員的共性是他們扮演了一百個角色,卻是一個人向一百個層面的投影——只有一個“本我”,一種生命的氣質;還有一些偉大的演員,在忘情的表演中融化了“本我”,以至一百個角色具備一百種氣質。梁朝偉屬于前者,與梁朝偉相對之人,則是梁家輝。
梁家輝可以在不同的時空中,演繹著每個人物的悲劇和喜劇……
對梁家輝有過知遇之恩的李翰祥曾經罵過他:“我要捧你成為一個明星,但是你卻跑去當演員,沒出息!”明星區別于演員,更懂得保護自己,不容自己在選擇上有半點兒閃失,否則,光芒盡失。如果梁家輝聽從了恩師的意見,或許,那就不是如今的梁家輝了。接扮丑的戲、接搞怪的戲、接裸戲……只要那個角色的生活他沒有經歷過,他都要一一嘗試。“我當演員,就是因為我要演別人,要過別人的生活。我自己的生活,我每天都在過,我為什么還要過自己的生活?”
1984年,憑借李翰祥的《垂簾聽政》,26歲的梁家輝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1986年,李翰祥又找到梁家輝,在《火龍》中演繹末代皇帝溥儀的后半生。意大利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看過《火龍》后,想讓梁家輝演溥儀的前半生,也就是后來尊龍版的《末代皇帝》。梁家輝拒絕了意大利人的合約,并附信一封解釋:“這個角色我已經演過了,不好意思。” 這樣的拒絕沒有讓貝托魯奇內心不快,反而記住了這張坦誠的東方面孔。幾年后,在他的推薦下,梁家輝參演了讓·雅克·阿諾的《情人》,成為全世界不計其數女性的“夢中情人”。
1996年,梁家輝出了唯一一張音樂唱片《誘惑我一輩子》。唱片里的很多首歌都與愛情相關,其中《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她》值得多年后的今天再次聆聽。這首歌被鳳飛飛、鄧麗君、張國榮、黃小琥、李宇春等翻唱過,也是詞壇巨匠陳蝶衣先生的經典之作。
“我的心里只有你沒有他,你要相信我的情意并不假,只有你才是我夢想,只有你才叫我牽掛……”
褪卻梁家輝身上所有的光環,他不是黑社會老大、囚犯、警察,也不是科學家、教師,俠客,他只是一個人近中年的男人。獨處一室,低吟淺唱,臉上的滄桑不會因愛情而羞赧,不會因時光而后悔。
1983年,在梁家輝最困難的時期,一個女人走進了他的世界,從此,他們的世界只有彼此。
第一眼見到江嘉年,梁家輝就被她善解人意的笑容深深打動,“她是一個讓男人沒有壓力的女人。當時我窮困潦倒,在她面前卻感到很放松”。
交往半年后,他們準備結婚。當時梁家輝只有八千元港幣,連酒宴都支付不起。兩個人決定一切從簡:不通知家長,不辦酒宴,不公證結婚,悄悄地結婚。
“嫁給我覺得委屈嗎?”
“不覺得,我相信你以后是不會讓我傷心的。”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對話,讓梁家輝刻骨銘心。他暗自發誓:不管以后境遇如何,永遠不能辜負身邊的這個女人。
如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梁家輝與太太江嘉年一起出席各種聚會,從不計較她“體態臃腫,面容憔悴”,他曾經的誓言始終沒有被誘惑他一生的娛樂圈所吞噬。
梁家輝是演員,是歌手,還有一個身份不能被遺忘——作家。這個作家絕對是被生活逼出來的,在擺地攤的歲月里,一篇專欄的稿費足以讓他支付水電費。為了擺脫窘困生活,梁家輝每天筆耕不輟,最忙碌的時候也未曾放下。這一寫就是二十年。
梁家輝也會抱怨自己忙。“事啦情啦天天發生,數不勝數,不愁沒米下鍋。”豐富的閱歷是他創作靈感的基礎,他電影生涯是生活閱歷的濃縮。
生活中,人會有失有得。對人生而言,重要的是對得失的領悟,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字面很簡單,做起來卻難。
“上小學的時候我就會做飯了。 印象中,做飯不難,難的是生火。飯菜無非就是油鹽醬醋,生火學問可就大了。家長用一把松毛就可以燃得滿灶膛亮堂堂的。我至少用一堆松毛,末了還手黑黢黢的,眼紅通通的,淚流汪汪的,臉面上當然也就免不了黑道白道無間道了。火候太重要了。”
梁家輝對“得失”的解讀,有煙火氣。
“人生五十才開始”,用這句俗話評定梁家輝此時的火候相當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