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盜墓筆記》《鬼吹燈》等小說的流行。考古在很多人心里變成了非常神秘的職業。也讓人心生向往,但是更多的人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放棄了填報考古專業,因此考古專業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一般來說,各個學校的考古系主要分為四個方向:考古、文物保護、博物館和古代建筑。普通大眾所認知的考古專業其實指的僅僅是考古學一個方向。現在無論是科教節目還是報紙書籍,都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其他幾個學科方向,卻不知其實那里也包含著無限的樂趣和挑戰。我就是因為特別喜歡考古而選擇了文物保護專業。
很多人以為文物保護專業是文科專業,實際上本專業高考時只錄取理科生。這是因為本專業對物理化學要求較高,大一大二的時候需要學習大量的物理化學知識。但是這門專業又不是純理科專業,需要深厚的文科知識,所以,作為一個文物保護學專業的學生,在本科期間所需要做的,是學習更廣博的知識,因此這個專業比其他專業更需要研究生和博士階段的深造。
文物保護專業在入學的前兩年,基本為學科基礎課程,其中包括文科理科兩部分。文科內容包括所有考古系學生都要學習的考古學導論、古代建筑導論、文物保護學概論、博物館學概論、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中國古代史等幾門基礎課程:理科內容包括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及實驗、無機化學及實驗、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及實驗、分析化學及實驗。接下來進行的就是更為專業的課程。比如無機質文物保護和實驗課、有機質文物保護和實驗課,以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文化遺產概論等等,與此同時,還需要選修諸如中國古代青銅器、古代陶瓷、佛教石窟、動物骨骼學、人體骨骼學、農業考古、科技考古等課程。如果有精力的話,還可以選擇旁聽考古專業的新舊石器、三代、秦漢、隋唐考古課程來充實自己。
文保專業最有意思的課程,應該是保護修復類的專業課,這門課包括無機質文物保護和實驗課、有機質文物保護和實驗課。以及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這些課程包括課堂部分和實踐兩部分:課堂部分包括文物保護理念、法規、各種保護方法,保護材料以及實際案例:而實踐部分,主要包括對各種材質文物的修復操作,比如修復陶器。從對出土陶片的清理開始,到拼接粘貼成整器,再到撰寫修復報告,也就是在課堂上完成一個完整的考古修復過程。在完成陶器修復訓練之后,會有專門修復瓷器的老師進行講座和親自示范,并有親身實踐環節。陶瓷部分的實驗課完成后。會有鐵器和青銅器的修復保護練習,對于鐵器和青銅器,修復實踐僅僅是整個保護過程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對青銅器和鐵器的緩蝕和封護處理。因為文物保護專業所培養的,并不僅僅是文物修復技師,而是文物保護的全才。同樣的,有機質文物保護的實踐課主要包括對絲織品的清洗、修補以及對古代紙張的清洗和裝裱等最基本的保護修復操作。而由于條件限制,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實踐課程。更多的傾向于參觀已有的遺址的現狀和保護措施。
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之后。我們一般會跟隨自己的導師開始進行某個方向的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但這些研究水平其實依舊是初級的訓練和積累經驗,更為專業的訓練和課題研究,需要在研究生和博士期間來完成。
總的來說,文物保護是一個有趣而富有挑戰性的專業。它需要廣博的知識儲備,一雙靈巧的雙手,和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但是,當看到一件件在埋藏過程中風化損壞的文物在你手中煥發了新的青春的時候,那種滿足感和自豪感,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比擬的。